78句论语全文翻译精选
论语全文翻译
1、试译:子夏说:“工匠靠作坊做成器具,君子靠学养成就道行。”
2、⒁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3、12子曰:“色厉而内荏(rěn),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欤!”
4、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gàn)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5、试译:鲁国人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还用旧库房,如何?何必翻修呢?”孔子听后说:“这个人要么不说,要说就一语中的。”
6、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7、试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行孝道的,只晓得说能够养爹妈。可是你看狗啊马啊,我们也都能把它们养起来。没有孝敬心,怎么区别这两种养呢?”
8、试译: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话说得好就认为人也好,不因为人不好就认为他的话也一定不好。”
9、19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0、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1、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论语全文翻译)。
12、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13、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14、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5、试译: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贤明。”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用围墙打比方,赐的围墙只有肩膀高,在外面就看得见里面院子漂亮。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不从庙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大殿的宏大壮美,百官公署的富丽堂皇。找得到庙门的,可能不多吧。武叔先生那句话,不也情有可原吗!”
16、1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试译:孔子说:“自己主动送十条干肉来,我没有不教诲的。”
18、18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9、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1、(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22、(译文)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属,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们,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23、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故:旧的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
24、(译文) 孔子说:”如果他在父亲去世三年以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的人了。“
25、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26、(原文)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27、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8、29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29、试译:陈亢问伯鱼,说:“您也曾得到什么秘传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老师一个人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就问:‘学《诗》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鲤回去就赶紧学《诗》。有一天老师又独自站在庭中,鲤快步走过去,老师又问:‘学《礼》了吗?’鲤回答说:‘没有。’老师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脚。’鲤回去就赶紧学《礼》。鲤听到的教导是这两句。”陈亢回去后心中很欢喜,说:“问他一句,竟得到三个道理: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知道君子教育子女时要保持一点距离。”
30、试译:冉有问子贡说:“夫子会帮助卫君(争王位)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夫子。”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哪一种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后来怨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道,就得到仁道,还怨悔什么呢?”子贡于是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
31、22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32、(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33、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34、(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35、(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36、(注释)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追求到以后的快乐。②淫:不局限于现代仅指性行为的狭义,而取广义的解释,即过度的意思。
37、寓意: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38、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9、(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40、(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了。"
41、试译:子贡问道:“怎么样才能说是一个士?”孔子说:“独自办事也有廉耻知道反省,出使四方能够不辜负君王的使命,可以称为士了。”子贡问:“请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里头夸他孝顺,乡亲们夸他尊敬兄长。”子贡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办事一定完成,愣头愣脑小人一个,也许可以算再次一等的士。”子贡问:“如今从政的怎么样?”孔子说:“噢,都是米桶大的人啊,怎么能算作士。”
42、(注释)(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43、7子夏1)曰:“贤贤(⑵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4、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45、(注释)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举直错诸枉:举,提拔。直,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错,同“措”,放置。诸,“之于”的合音。枉,与“直”相对,不正直,这里指不正直的人。
46、试译:孔子在陈国,说:“回家吧!回家吧!我们家乡那些学子豪气冲天,简单率真,文采又好,不知道该怎么调教啊!”
47、子曰:“君子不重(zhò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8、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原文:
4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
50、(译文)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51、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52、此文出自春秋末期·孔子所著的《论语》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53、(译文)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54、(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哩!”
55、译文:不要凡事都依赖他人,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对自己有帮助。也不要事事只凭自己的意思去做,最好参考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免得后来突然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
56、8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nuó),朝(cháo)服而立于阼(zuò)阶。
57、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
5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0、试译: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勇敢。撤退中走在最后,快进城门的时候,却故意抽打战马快走,说:‘不是我敢殿后啊,是这马走不快啊!’”
6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6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63、(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64、试译:子夏说:“君子有三点非凡:远远望去有威严,亲近起来很温和,听他说话很严谨。”
65、试译: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今人有些已经没有了。古人张狂是志大才疏,今人张狂却放荡不羁;古人自傲是棱角分明,今人自傲却蛮不讲理;古人愚钝是直来直去,今人愚钝却不过装样子蒙人罢了。”
66、试译:孔子说:“可以和他同学的,未必可以同道;可以同道的,未必可以同上顶峰;可以同上顶峰的,未必可以一同再下来……”
67、16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译文)
68、 “仁”是爱的哲学,同样,“孝”也是爱的哲学,是一种感恩回报的爱。父母生儿有女,你可以说那是繁行后代的生物本能使然。但是,作为父母,通常会养育照顾子女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财富理应得到回报。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回过来照料他们,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如此,古人还给这种回报一个好名声一一孝。
69、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70、试译:孔子说:“君子有三点要避免:少年时代,血气未定,要避免迷恋情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避免争强好胜;等到老了,血气衰弱了,要避免倚老卖老,什么都伸手要。”
7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72、 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73、试译:孔子祭祀祖先,真如祖先就在眼前;祭祀神灵,真如神灵就在头上。孔子说过:“对我来说,假如祭祀不是人在心在,那就跟没祭一样。”
74、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5、(译文)孔子说:“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76、试译:孔子说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在坐牢,但他并没有罪。”后来果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7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搜索更多
78句论语全文翻译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