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0句孔子名言100句学而精选

孔子名言100句学而

1、(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名言100句学而)。

6、解释: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7、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篇》(孔子名言100句学而)。

8、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0、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11、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13、孔子语录: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6、在言语理解部分,孔子出现的形式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语句排序等多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找到孔子的身影。言语理解本来就容易模棱两可,与孔子相关的题目中更容易出现古文或者艰涩的词句,更加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尤其加强自己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译文:由,教你知道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1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21、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23、(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24、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25、注:《琴操》:"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歌,喻季之蔽鲁也。"《琴操》,古琴曲集,传为东汉蔡邕辑。

2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7、(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28、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9、孔子语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0、  (译文)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33、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4、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35、孔子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6、(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7、(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3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9、(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40、(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2、春秋 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4、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4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9、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0句孔子名言100句学而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