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句老子有关道德的名言精选
老子有关道德的名言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老子有关道德的名言)。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3、况且君子得其时则出来做事,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他还并告诫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
4、(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三章》(译文)有胆量但是贸然行事的人容易被杀,有胆量但不贸然行事的人就可以活命。
5、只有修身明德才能架起通往我们民族根文化的桥梁,从而使我们自由地遨游在《老子·德道经》的智慧海洋之中。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8、第五次问道,《庄子》记载,孔子59岁问道于老子,地点在陈地。
9、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0、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11、那你就干脆捡起来等人来认领,或是送到警察派出所招领,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所以自尊与傲慢,看是用在什么地方,用不对了,就是傲慢,用得好就是自尊。傲慢的人不能成功,所以要不自矜才能成长。
1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
1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5、(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追求学问,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
16、第二次问道,《史记》记载,孔子31岁问礼于老子,地点在洛邑。
17、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18、道家的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与佛家、儒家,三家教人的道理,几乎都是一样的。不过佛家、儒家是从正面上讲,老庄道家是从反面上说的。
19、(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自以为是的人分不清是非。
20、这些方法共同构成了学习《老子·德道经》,实践修身明德、淳德归道的方法体系。
21、然而假如对方的思想似龙一般,腾云驾雾,而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形无影,令人无法捉摸,我就无法去追逐和捕捉了。
22、第一件事,影响成就了同时代的另一位文化巨擘孔子。
2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24、首先,关于老子其人和其思想的明确历史记载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司马迁在《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里用了很大篇幅写老子,并且关于老子有三个说法,第司马迁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接着司马迁记录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这些和这些人的尸骨都已经腐朽了,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存在,就像在耳边刚刚说过一样。有德行的人得到时机就会出来掌控,没有机会就蓬头垢面游走江湖。我听说,老的商人,深藏不露富,装扮成穷苦的样子;有德行的人心怀大德,看上去很愚钝的样子。舍去你的骄气和追求的欲念,舍去得意的面相和长期坚持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于你没有什么益处的东西。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而已。”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2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26、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曾经五次求教问道于老子。
27、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28、(出处)《道德经·第一章》(译文)无名,是宇宙天地的初始;有名,是万物得以孕育化生的根本。
2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老子要求摒弃文明,返璞归真,同时也是走向浑沌无知。
30、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1、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乃万物之源,可它却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
3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33、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
3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35、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3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可见,封建统治者总是在利用人民、欺骗人民。
37、《史记卷老庄申韩列传》内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38、综合上面这些道理,也都是为了“曲则全”原则的发挥,看来都是反面文章,同现实一般的人生,都是相反。
39、《老子·德道经》第六十九章《昆成》中对“道”进行了命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40、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42、老子曾担任“周藏室友之史”,他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亦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而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4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4、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48、(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4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1、(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译文)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阴阳交合生三才,三才化生万物。
52、(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
53、(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译文)百姓不害怕威严的统治,那么祸乱就要来了。
54、这种解释。也不是我的发明,看了很多古人的注解,果然早已有这一见解。所以,书读多了,常常发现自己不能“自见”、“自是”,好像有很了不起的见解,以为前无古人。
5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56、《老子》瑰集的是两千五百年前大智慧者们的悊学思想精华,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五百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7、(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上德之人,没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
5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59、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如遨游于天宇之中的神龙,使我无任何言语可以去反驳他,我很久心神不定,难以测知老子是人还是神。老聃,真是我的老师呀!”
60、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61、(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镜,可以警醒善人。
62、(出处)《道德经·第十三章》(译文)把自己的身家和天下看作一样重要的人,才可以寄托天下重任。爱天下的人像爱自己的身家一样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64、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明)洪应明《菜根谭》
65、在《老子韩非列传》的结尾处司马迁写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这里面提到了虚无,正因为虚无所以才能够因应变化于无为。
6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7、(出处)《道德经·第七章》(译文)圣人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后面,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身体。
68、“不自伐故有功”。“自伐”,是自我表扬的代名辞。有了功劳的人爱表功,差不多是人们的常态。
69、全篇五千言中,“德”字出现45次,“道”字出现73次。淳德归道、明德归道的喻意深刻,凸显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70、甚至可以说,老子强调的“重积德则无不克”当中,就藏有历代帝王和士人所追求的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它不是在身外求,而就在“重积德”,就在“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文化基因片段之上。
71、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荀子》
72、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73、有些人稳几天可以稳得住,多过几天,心里就稳不住了,我做的事这么久了,好像老板都不知道一样,就要想办法表现出来。
7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75、这五次问道分别发生于孔子人生中不同的重要转折时期,影响了孔子的一生。
76、民不畏死,奈嘴可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搜索更多
77句老子有关道德的名言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