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5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精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

1、萨比娜把媚俗视作她一生的敌人,她的各种行为都充满了挑战意味。但她心中唯一曾有的媚俗想法,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除此之外,这是一个不能用常理推断的女人。

2、这部作品使得米兰·昆德拉倾刻之间轰动世界文坛,《纽约时报》曾评论该作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作品发表那一年,即获诺奖提名。

3、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

4、要活在真实中,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除非与世隔绝。

5、如何理解Es muss sein和Einmal ist keynmal?

6、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他是一名医生,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在性道德上极度开放,广为结交各色性伴侣。托马斯的轻是不限于世俗道德和传统价值观,他放弃了抚养儿子的权利,在与情人的交欢中追寻每个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但他并不是轻浮人士,他有着自身坚守的道德观,绝不收回自己的“反动”文章向苏共当局妥协,而在特蕾莎身边也算是一位负责的丈夫。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是无可置疑的。

7、诚然,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走人生的路,那听一听长辈的建议,或是按长辈规划好的路线走,都是不错的选择。

8、特蕾莎是一个生命之重人物。她曾是酒吧女侍,通过萨比娜学会摄影,青少年时期一直在母亲的阴影中度过,婚后也一直因为托马斯的出轨行为饱受煎熬。特蕾莎心中的爱情是理想化的,她认为肉体和灵魂不能够人为分割。不论在爱情还是在社会关系上,她都处于对托马斯的依赖地位,但在书的最后部分,特蕾莎逐渐摆脱了这种生命之重而几乎转变为生命之轻。特蕾莎对托马斯的爱也是无可置疑的。

9、著名作家王朔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形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父母:总希望孩子和大家一模一样地生活,总觉得自己有义务指导孩子像自己这样过“有意义的”生活。大家参军时,也要孩子去参军。大家上大学时,也要孩子去上大学。希望孩子入d,再娶个女d员。什么都考虑得很周到,就是不问孩子自己想要干什么。

10、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用心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用心,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户外自由而毫无好处。”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取什么呢?沉重还是简单?”

11、体检被医生告知患癌症的几率很大,要做活检才能判断,于是,从我身上取了四块黄豆大小的肉去做活检。尽管结果出来只是虚惊一场,尽管我始终相信自己没有患这种病,但等待结果出来的这一周还是很难熬的!我甚至在思考:如果真得了癌症,我将如何度过我的余生。前天晚上,毫无征兆的头痛,想起那几位不惑之年猝死的朋友,我不敢大意。凌晨3点去中医附一看急诊,做脑部CT的那一刹那,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出来后我写下了这段话:当医生把我推进CT机时,突然感觉与推进火化炉一致,只不过一个是活的,一个是死的。只有经历,才会有刻骨的体会,尽管这两次检查都没有一点问题,但经历这些后,感觉自己变得更通透。

12、所以,托马斯一边爱着特蕾莎,一边又在重与轻的两极之间徘徊,正如他在特蕾莎和萨比娜之间来回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许可以完全鄙视托马斯沾花惹草的行为,但不得不说,他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欲望。在他最后在“田园变重之前,他都沉醉于轻的自由。我们每个人在被生活的重任压垮之前,谁不渴望着自由呢?

13、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

14、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爱情是不是人生的全部?

15、心理层面:有高度的自我控制感,觉得自己能作有效的决定与行动来处理问题;能够愿意接受挑战、作出承诺,并且忍受暂时的不快乐。

16、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预先彩排他的内容,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却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

17、特蕾莎说。她把托马斯的手抓得更紧了,又睡着了。托马斯知道,此时,特蕾莎正在一架飞得高高的,飞在星星上面的飞机里,透过舷窗往外看。所以当灵魂超过肉体的欲望之时,爱情显得多么美妙啊。

18、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19、他说他一共有个两百多个女人,并且解释道:“我和女人大概打了二十五年的交道,用两百除以每年差不多八个新的女人,这不算多。”他对女人坚持“三”的原则:“可以在短期内去会同一个女人,但绝不要超过三次;也可以常年去看同一个女人,但两次幽会间至少得相隔三周。”

20、    原著小说堪称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米兰·昆德拉通过描写一段爱情故事来讨论关于生命中的轻与重的意义,同时还表现了捷克在60年代的特殊历史。

21、我听过很多朋友对我抱怨,说自己的人生就像是父母写的一本小说,从目录到引言再到正文,每一个字都出自父母的“自以为”。

22、   但是特蕾莎的出现,打破了他以往的行事作风(虽然只是稍加收敛)。特蕾莎是个在感情上敏感脆弱的人,她把生命和情感看得很重。

23、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校企合作)专业于5月6日下午在G332教室举办了d员素质提升系列活动。张文超老师和第一d支部的所有预备d员以及入d积极分子参与活动。

24、“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但这种重负在这个轮回不存在的世界里,没有好处---“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我们在没有好处的一次性*中,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期望得到肯定与唯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当托马斯将特蕾莎比作树脂的篮子里抱出的孩子时,他们俩命运的缉畔便开始将他们牢牢束缚,再也不能放开。正因他们是昆德拉笔下的第三类人:“务必活在所爱的人的目光下。”他们透过爱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重,没有了爱,就务必应对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的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但这种重也使他们的处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正因人类的爱并不是只有无条件的付出,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回报,期望得到和自己付出说相同的一份爱,正因只有这种回报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好处。在存在主义的世界里,认为人是无法知道自己的存在的,只有透过与他者的交流来找到自我。托马斯与特蕾莎也正是如此,为了找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他们互相爱着也互相纠结着。正如故事中所提到的,“他们为彼此造了一座地狱,尽管他们彼此相爱。”

25、回过头看,她似乎只是嫁给了男方家里的几处房产。她妈妈喃喃自语:我怎么知道这个人会是这个样子,不应该的呀。

26、师:同学们,昨天没能来给大家上课,十分抱歉。前天晚上,老师突然无征兆的剧烈头痛,一整晚在检查。所以没能来给大家上课,对不起!这段时间,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十天前,我去医院做了体检,被告知我的一项体检指标有问题,有患癌症的可能……

27、因为Einmal ist keynmal,偶然一次不算数,所以我们无法客观评价历史与人生的意义,历史与人生毕竟只发生一次。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作者就评价生命:“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都没有任何意义”;托马斯认为,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因为我们无法判断抉择是好或坏,一切都是初次经历。我们既没有足够的经验,也没有客观的角度去评价究竟什么是客观价值。托马斯的想法颇具虚无主义的真谛。

28、以至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人间,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正如萨比娜所说:“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既使在这种情况下,特蕾莎还在怀着内疚的心情检讨自己是否对托马斯太苛刻?这就是她人生的境界。始终恪守人生的戒尺!这也是她这个“被背弃的世界”的美之所在。虽然特蕾莎也有过一次对托马斯的越轨报复行为,但“与工程师的小插曲是否让她已经明白,风流韵事与爱情毫不相干?是否明白风流之轻松,了无重负?如今她是不是比较心静了?根本不是。”于是她立即又回到了她的严肃人生的道德的轨道上。与之相反,托马斯、弗兰茨、萨比娜则是生命之轻的一类人物。

29、个体性的丧失的确是场噩梦。通过作者对一大堆毫无特点,绝对相似的裸体人物的描述,我们很容易就想到集中营里赤身裸体排队受难的弱小民族;想到战战兢兢磕头如捣米的封建臣民;想到狂热崇拜元首高喊口号的昏暗时代。历史上,这样的场景真是太多太多了。

30、当她考上公务员不久,她妈妈又催她找结婚对象。从小一直被反对和男孩子有过多接触的她,根本不懂恋爱这门功课。

31、也许在大多数父母看来,合适的婚姻,稳定的工作,平凡的人生,这就是最好的。

32、                                2010年5月14日

33、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的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昆德拉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34、有人说,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孝字当先,违背父母不就是大逆不道吗?

35、有时候,就是给你选取,那选取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取》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务必立刻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向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36、师:翊宁,你真是一位大哲学家!大家刚刚有记住他说的一句话吗?人一边祝福——

37、生理层面:能够均衡的饮食及规律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3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对失去你的痛苦,不如选择遗忘

39、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只有当迫害者误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时,我们才能与它不期而遇。

40、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

41、第一次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在深雪的《爱经述异》中,书中的女主角期望透过无尽的付出来换取男主人公对她的爱,于是就举了特蕾莎的例子来自勉,期望所爱的人能从众人中走向自己。正因这个情节,让我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误认为是一个女生的坎坷恋爱史,直到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感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能够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42、第请每位同学珍爱自己的生命。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会遇到挫折、困难,请同学们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动不动就想不通,作业做不完想不通,考试没考好想不通,愿望得不到满足想不通……因为各种各样的“想不通”而离家出走的,甚至做出跳楼自杀等轻视生命的可悲事件。从这节课上,大家应该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我们往往向往着生;当经历过失去,我们更懂得活的重要。活着,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珍爱自己的生命吧!

43、本书的第一章第二节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四个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这一问题,他们是或轻或重的选择者。

44、或许那句玄妙的墓志铭有了解答,“这里安息着卡列宁,他生了两个面包圈和一只蜜蜂。”,因为特丽莎的一个梦,她想出了这句话,作为她爱犬的墓志铭。如果仅把它当做一道形而上的美学命题,我想昆德拉远非那么简单,如果硬说面包圈与蜜蜂象征什么,我想这也是暴殄天物。

45、投稿、荐稿可留言或发邮件:2479791180@QQ.COM

46、第二个是“珍惜拥有”。你们生活得很舒适,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神仙日子。你们是一群幸运儿,拥有了很多,拥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拥有老师耐心的教导,拥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的陪伴,你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没有战争,不用担心温饱。你们在不断索取的过程中,会慢慢迷失自我,会以自我为中心,会越来越喜欢享受。你们会把父母的照顾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会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成是对自己的否定,你们因此与父母发生口角,甚至是高举青春叛逆的旗帜,和家人对着干。孩子们,今天班上这些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同学,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人终将死去也是一个不变的自然规律,你的爷爷奶奶已经不再年轻,他们陪伴你的时光会一天天减少,也许只有几十年、十几年、甚至更短。也许,你的亲人都很健康,但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珍惜今天的拥有吧。请你在下次想要任性的时候、矫情的时候,告诉自己:爷爷奶奶陪你们的时间越来越少,父母在竭尽全力爱你,今天拥有的,不意味着永远拥有,不要等失去的时候,再去后悔,好好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璩老师爱你们,不希望不幸发生在任何一个孩子的身上!我永远祝福你们!但有时候,这就是生活,我们得学会理性地面对生活,乐观向上地度过每一天,珍惜每一个有生的日子,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47、游子思乡,因为年少时没有觉得家乡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而苍颜华发之时,又想着家乡的好,于是天涯人断肠。当然,并不是说敢于出去闯不好,其中没有褒贬之意,闯——华发——断肠,这似是一种生命常态,这种不能承受之轻每个人必须要承受,无时不在承受。

48、师:是啊,人一边祝福,一边接受现实;人一边悲伤,一边勇敢地活下去……我想今天这节课上到这儿已经无需多言。老师由自己这十五天的经历,引发了一个话题,可以说是一个血淋淋的话题,一个你们都无法接受的话题,但在我们人生旅途当中,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与意外到底谁会先到?它很残酷,也很现实,我们越是早去思考这些问题,越能坦然地面对前路上的困难,对你们的成长会越有帮助。我想送同学们八个字:(板书:珍爱生命,珍惜拥有)

49、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50、Einmal ist keynmal,意思是偶然一次不算数。两者是昆德拉对重和轻做出的形而上学的阐述。

51、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52、但是当他向后望去,判断过去的人们的时候,他看不见道路上任何雾。

53、读罢全书,大概有不少读者会爱上萨比娜,因为她代表着真正的自由,毫无负担的轻。她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女托马斯,一个自始至终都没被责任捆绑住的人。不过她也只能成为理想,无法成为现实,因为现实就是沉重的。

54、比如,轻与重,比如,灵与肉,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5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800字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