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69句论语常用名句有哪些精选

论语常用名句有哪些

1、  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2、(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巧笑的两个酒窝儿很美,水灵灵的两只眼睛多好看。

5、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水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也会被击穿。用来形容长年累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终究会成功。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语出《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9、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0、他人以桃子赠送我,我要以李子回送。比喻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

11、  格言大意:立志应当崇高远大。这句话意在鼓励青少年放宽眼界,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12、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论语常用名句有哪些)。

1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因,毋我。——《论语·子罕》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19、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21、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2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论语》

23、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9、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3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投稿邮箱:120156131@qq.com,请注明“原创”字样。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饱暖安逸,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学习的君子了。

3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3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5、  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36、  格言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这两句话意在说明人们之间的感情是互动的,关爱、尊敬别人,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尊敬。

37、所以,年轻人不要慌,世界那么大,想去看一看的,和父母沟通好,就大胆去吧。

38、真相: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所以立的不是事业、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0、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4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3、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44、关关雎(ju)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45、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46、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47、真相:我们来看原句: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4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9、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译文: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50、孔子的“立”,立的是人格。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

51、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的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不周密,但最后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52、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5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杀身成仁)(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当仁不让于师。(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5、  格言大意:为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之忧而忧。孟子用这句话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按照这个思想,与天下百姓共忧乐、以国家民族大事为重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

56、一个人如果立志于实行仁德的事情,便不会去做坏事。

57、  格言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这句话说明了节俭的意义。物质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挥霍滥用。只有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5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9、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60、既然这种情况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6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论语·学而篇》

6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5、天降的灾难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都逃不掉。

66、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67、  格言大意: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后人常借用松柏来称颂现实生活中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强者。

6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9句论语常用名句有哪些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