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5句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

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

1、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

2、15(好文分享)遇人藏住事,遇事沉住气,生气压住火(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

3、据史载,苏轼在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程氏教他读《后汉书》。当读到《范滂传》的时候,苏轼为范滂母子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动,就问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有一天,我做官成了范滂,那母亲将如何呢?”程氏回答说:“你要是能像范滂一样为国尽忠,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吗?”范滂是东汉名士,因清廉正直而得罪权贵。第二次d锢之祸时,十常侍诬陷范滂,下令将他逮捕。许多人劝范滂逃走,不少地方官甚至有意纵放。但是,范滂的母亲却劝他学习李膺,慷慨赴义。苏轼母子这番对话,就是典型的见贤思齐。也正因为有这样向善自省的修为,苏轼后来才成为一代贤士。

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6、◆诵读国学经典《论语》-先进篇第1-26章

7、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8、注释)(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9、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10、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11、(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12、(译文)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天子规格的八列歌舞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种事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13、(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14、(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2)时习:按时温习。(3)说(yuè):同“悦”。(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5)愠(yùn):怒。

15、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16、“以天下让”一句,古注争议很多,郑康成注,太王死后,泰伯接到告丧的讣闻,并未奔丧回来。刘宝楠认为郑注比较合理。但韩诗外传,论衡,吴越春秋等书,都说泰伯和仲雍奔丧回国,在丧事完了,又到吴地。究竟事实如何,已难考证。若以情理推论,古公既有遗嘱,季历不能不遵嘱接回伯仲。伯仲到南方,并非不告而别,只说为采药而去,迨闻父丧,没有理由不回来。至于回来以后,是否能如原意让得了位,因已文身,不能治国,且有古公默契在前,自无问题。     

17、(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么可以行走呢?”

18、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原文)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1、(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22、(译文)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

23、(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24、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5、◆诵读国学经典《论语》-雍也篇第11-15章

26、(注释)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27、(注释)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

28、注释: 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29、(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30、(解读)我一直对这一章的解读存有疑问,为什么颜路请求卖掉孔子的车为颜渊准备外椁呢?孔子的回答我也觉得理由不够充分。仍需要我们进一步体会其中的含义。

31、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32、(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 思无邪:原本是《诗经 鲁颂 同》中的一句;孔子借来评论整部《诗经》。“思”在《同》篇里本是无义的语首词,但孔子却引用它当“思想”解。

33、解释: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

34、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5、◆听书|家著播讲《平凡的世界》-合集(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全

36、(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37、君子应有仁德之心,表现在待人接物上,最重要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就是一个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明君。贞观初年(公元627年),太宗便明确说出自己的君道观念:“朕经常思谋,个人祸患,常非身外之物所致,而是因为人的欲望害了自己。倘若贪于佳肴美味,沉醉歌舞美女,被欲望所带动,国家便会因此废墟,百姓也会大受侵扰。”    

38、(注释)①士:“士”在古代有多种含义,是一种特殊的阶层,总起来说,是指有知识,有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论语》中的“士”则多指读书人,即知识分子。

39、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40、(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yin乱的行为。

41、注释: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42、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43、(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44、1-11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⑵);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5、(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4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7、(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48、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49、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0、(译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51、(注释)(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2)媚:谄媚、巴结、奉承。(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52、(注释)(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2)媚:谄媚、巴结、奉承。(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53、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

54、(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发:发挥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5句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