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49句孔子的故事成语精选

孔子的故事成语

1、(近义词)一语中的、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大彻大悟、迷途知返、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如梦初醒、振聋发聩(1)(孔子的故事成语)。

2、孔子和学生被困几天后,因为粮食已经吃完,这几天都是靠吃野菜野果充饥,所以很多人都饿得头昏眼花,疲惫不堪,甚至病倒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3、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4、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5、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9、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

10、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偏袒”也在所不免的......这也算人情之常,不足深怪;但当侃侃而谈之际,那自然也许流露出来。

11、"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12、清·颐锁《黄绣球》三:黄绣球只是侃侃而谈,全不像他平时的性质。

13、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14、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5、在工作中并非总是事情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只要把你应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越俎代庖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16、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7、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为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8、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是朱自清《匆匆》一诗里开头的几句。古往今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在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南宋儒学家朱熹在《劝学》中也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其实,这种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出现了。

19、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

20、《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21、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22、(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3、孔子,我们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实他还是个音乐家。孔子不但喜欢弹琴奏乐,还特别喜欢唱歌。他在和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谁唱得好,他就必然要请那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着唱。他不仅经常和人谈论音乐方面的问题,而且欣赏力、领悟力也特别高。

24、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25、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6、(出处)“回也闻一以知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27、子张:老师,我不是犯懒,我只是……我只是想着,人与人遇到好事应该谦让,而您是老师,是长辈,我更应该谦让您。所以,我想着,把能发扬仁德的事情留给您去做。

28、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9、昨天我们讲了成语"韦编三绝"的典故,圣人如孔夫子,也需要刻苦认真,才能求得真正的学问。而孔子为求《易》之真谛,达到韦编三绝的境界。也是其能成为后世之楷模的原因之一。今天杏儿姐姐要讲的成语故事也是关于孔子的,这个成语是《废寝忘食》。

30、(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31、(示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

32、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33、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34、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35、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36、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x尽善矣,又尽美也!&#x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37、  (智慧小语):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用心专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以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学习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我们自己学,为更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而学。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

38、孔子:听我慢慢讲来。恭,是恭敬的恭。一个人如果内心平和,不用放肆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那就做到了“恭”。

39、在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的叶邑(今河南叶县附近),叶县大夫热情地接待了孔子。大夫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40、清·文康《儿女英雄》五:我即这等苦苦想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1)

41、  有一次,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他弹一支名曲,连续将它弹了十天。

42、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43、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

44、踌躇满志: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与今异意。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足。

45、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46、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47、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这段话出自《论语•先进》:

48、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一贯倡导的行为准则,是儒家学说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主体,是人们遵循的普遍运用的行为准则。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49句孔子的故事成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