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句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精选
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
1、林徽因的美,是外表与内在的高度结合,漂亮而优雅,美丽而端庄。
2、北京建筑设计院退休的高级建筑师张德沛先生,就是清华建筑系1946年入学的第一届学生。
3、“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才子佳人,一段民国佳话,一对在风雨中走过的人生伴侣。”当时人们形容二人的结合。
4、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选择一个一生的爱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林徽因遇到徐志摩的时候,她只有十六岁,可能会被徐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他的出现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奇遇,然而,却不至于让她背弃家里为她安排的主流的人生道路。
5、林长民原本有一位原配夫人,但很早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家里人就给他续娶了何雪媛。两个人出身不同,对世界的认知也有天壤之别,因此两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再加上何雪媛性格上的偏激,让两人的关系非常紧张。一开始,林长民是想把夫妻关系搞好的,他也曾尝试着和妻子沟通,但每次交流,何雪媛都是一味的抱怨,把所有问题都推到林家人身上,让林长民非常反感,跟她越来越疏远。后来,林长民干脆跟何雪媛分居,自己住在前院,让何雪媛住在后院。一墙之隔,却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段婚姻,其实早已名存实亡。林徽因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都说童年时期应该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对于林徽因来说,童年却是她不堪回首的噩梦。(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
6、后来,林徽因留学美国,一心想报建筑学专业,奈何该专业不收女学生。她只好选择了与之相关美术专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选修了几乎所有建筑学的课程。并且在建筑系担任助教,可见其优秀。
7、林徽因考虑了很久以后,对梁思成说:我选择你!
8、林徽因才貌双全,她会写诗作赋,是诗人,是作家,是建筑师,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可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些,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她的感情。
9、第林徽因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和对事的态度。且清醒且独立的女子总是会让很多男人侧目,林徽因不依靠男人,有自己的事业,并且热爱自己的事业,她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女子,但林徽因好像不会被别人的追求所动摇自己的心智,而是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10、古都北京终于在林徽因的美丽梦想中沉沦了。五百年来从改朝换代的兵灾中得以完整幸存的北京古城墙,却在和平建设中被当作封建余孽彻底铲除了。她在病榻上眼睁睁地看着,却无能为力。
11、林徽因8岁。这一年,林徽因随家人迁居上海,居住在虹口区金益里,她和表姐妹们一起,进入爱国小学,入二年级学习,她在这里读书4年。这是与表姐妹们的合影,林徽因居最左。
12、套用金岳霖为她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来对她进行一下总结。
13、时光暗换,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见时,林徽因已与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订了婚。金岳霖曾题“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的对联赠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倒也贴切天成。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
14、留学归来,她与丈夫一起在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学专业,并在那里任教。与此同时,还与丈夫一起去全国各地考察古建筑,一起踏遍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2738处古建筑。后来还与丈夫一起编写了《中国建筑史》。
15、梁思成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16、林徽因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自然不愿意做家务琐事,这也是婆婆不喜欢的地方,哪个婆婆都喜欢儿媳妇可以多做家务,照顾自己儿子。
17、1934年凭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同年她在上海《大晚报》举办的“广播歌星竞选”中名列第二。
18、林徽25岁。这年8月,女儿梁再冰出生,林徽因初为人母,散发出一种温馨的美丽。
19、林徽因公公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婆婆是李蕙仙,是清末旧家庭的大家闺秀,父兄皆在京城为官。她自幼熟读古诗,善于吟诗作文,且擅长琴棋书画,有才女美誉。这也算是那时候名副其实的白富美了。
20、林徽因的完美在于皮囊,在于气质,在于灵魂。
21、她自己就是庶出长大,母亲在家庭没有地位,当然不愿意伤害贤良淑德的张幼仪。
22、我老公一直跟我说一个女人,要看就看她的气质,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皮肤的美会渐渐消失,只有一个人的气质会伴随她终身。
23、林徽因的美,是外表之美与内在之美的结合,漂亮而优雅,美丽而端庄。
24、张学良校长给东北大学定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的发展”,除了在经费方面的保障,对校舍的建立、人员的聘任、教材的选取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方面都倾注了心血。当时东北大学的校徽就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选用的“白山黑水”方案,设计者正是建筑系教员林徽因,现在的东北大学校徽也是在林徽因版上做出的改动,把林版的“东北大学”四个古体字换成了张学良先生的题字。
25、一般人不相信男女之间纯粹的友谊,更不能理解和包容婚姻之外的爱情。恰恰是林徽因就处在了这种情感之中,这就是人们难以理解甚至诟病的原因。
26、张学良为了提高东北大学的竞争力,采取了高薪诚聘教职人员的撒币策略,开出的薪酬比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的都要高,在国内的知识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北平刚迁出国府,各大学经费不如东北大学充足,像北大、清华的普通教授薪水就要比东北大学低出20%左右,还经常朝不保夕,很多教授纷纷慕名出关,投奔东北大学。
27、第一阶段:梁再冰首度落榜清华,林徽因寄望梁从诫
28、第五张:林徽因16岁,随父游学欧洲,虽然青涩,但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正是这个模样,让徐志摩疯狂心动不已。
29、林徽因是建筑师,是诗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30、林徽因和梁思成青梅竹马长大,一起到欧洲求学,又有着共同的爱好,都迷恋建筑。
31、新婚之夜,梁思成问林徽因:“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
32、但是林徽因之所以有名气,除了美貌,更加分的就是她的智慧。
33、林洙在公开场合更是评价了她的容貌说:林徽因太瘦了,很难说得上是美人,但却是我见过最美最有风度的女人。背地里散播从未坐实的感情谣言,正面却赞誉了一下林徽因。
34、除了外表的美丽,还有腹中的读书,优雅的气质,动人的神韵。
35、第一张:4岁时的林徽因,对世界还有些茫然与懵懂。
36、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爱情都似乎是唯一的,排他的。理应是非此即彼的,不应该存在灰色地带。
37、1935年进入电影圈。1937年主演的剧情片《马路天使》成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华人地区流行。
38、回国后,林徽因很理智地选择了梁思成做她的丈夫。
39、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了。而林徽因却只是个穿着白衣、容貌纤细的十六岁少女。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她就成为诗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徐志摩单恋上她,为她写作无数动人心弦的情诗,甘做她裙边的一株杂草。1922年,“林徽因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40、这个故事很能说明三人之间情感的上乘品质。世间无数的情爱纠葛,若当事人都能这样设身处地为他人谋想,会省去多少麻烦和悲剧?事后三人心中全无芥蒂,金岳霖仍是“太太的客厅”中的常客。
41、林徽因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教书时,张德沛是她的学生,已是耄耋老人的张德沛,如今回忆起林徽因来,依然惊叹有加,他回忆当年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的情形说:“一看一亮,就很漂亮,她那么漂亮,跟一般的影星漂亮不一样,人家漂亮要打扮,描眉画凤,夹眼眉,她什么都没有,她也不施粉,也不抹胭脂,可是她一穿起衣服来,一站起来,你就看到这个人很高雅,很高贵,这很难形容。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人,非常有魅力!”
42、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女士曾说过:“徽音对徐志摩的回忆,总是离不开那些文学大家的名字,如雪莱、曼殊斐儿、吴尔芙。我猜想,徐在对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导师的角色领她进入英国诗歌和英国戏剧的世界……同时也迷惑了他自己。我觉得徽音和志摩的关系,非情爱而是浪漫,更多的还是文学关系。在我的印象里,徽音是被徐志摩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然而她只有十六岁,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世故。他不过是父亲身边的一个女学生而已。徐志摩的热烈追求并没有引起这个未经世事女孩子的对等反应。他的出现只是她生活里的一个奇遇,不至于让她背弃家里为她已经选好的婚姻。”
43、1938年签约上海国华影业公司。1941年《上海日报》举办“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在当选后婉拒了“电影皇后”的荣誉。
44、徐志摩遇难之后,民国四大美女陆小曼此时究竟悲伤到什么程度,连郁达夫都觉得难以描写,陆小曼清醒后,便坚持要去山东d家庄接志摩的遗体,被朋友们和家里人死命劝住了。最后决定派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张幼仪所生)去山东接回。
45、林徽因的杀伤力是毋庸置疑的,徐志摩为了她离婚,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梁思成和她也是恩恩爱爱,羡煞旁人。
46、第二阶段:梁从诫再度落榜,落榜背后,却是另有苦衷
47、可是他偏偏在梁思成家的文学沙龙聚会上对林徽因一见钟情,还执念成魔,爱了一生。
48、林徽因教员在东北大学月薪400银元(高出其他大学同职位三倍,梁思成更是达到800银元),但她在1930年以“治病”为由去往北平,次年梁思成也挂印而去,一个只呆了两年,另一个不过三年。梁思成离开东大的原因据说是与同事童寯不睦,也有的说法是说惹恼了张学良,更大的可能性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在东北隐隐踏响。
49、林徽因爱上的这个人就是金岳霖,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因为爱着林徽因,终生未娶。
50、她和梁思成回国后,一道考察了华北地区很多的古建筑,并测绘了山西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隆兴寺建筑群、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唐代和辽代等古建筑,今天人们能认识到这些国宝级古建筑的价值,也多亏了二人的功劳。
51、可想而知,她确实是一位倾倒众生的佳人。在她身后,似乎还真难找到一个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52、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林徽因专注于建筑学,在大学中,老师讲解到林徽因的作品时都是以先生称呼林徽因。“达者为先”,林徽因一位女性在民国时期就能够专注于建筑领域,着实令人敬佩!其实,林徽因的起点很高,家里对这位女儿也一直保持写接触西方思想的原则,并不是关起门来富养女儿,所以,林徽因的内心也是丰富的、充实的。
53、冰心跟林徽因之间也有一些恩怨纠葛,其实两人不仅是老乡,就连故居都一样,当年林徽因随父母搬家,祖宅就卖给了谢家,两人的丈夫在清华又是同寝舍友,她们之间的交情自然不错,两人还相处过一段时间。
54、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55、张德沛老人至今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林徽因时的情景,当时,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临时教学楼门口,林徽因迎面走来,张德沛说:“一看一亮,就很漂亮,她那么漂亮,跟一般的影星漂亮不一样,人家漂亮要打扮,描眉画凤,夹眼眉,她什么都没有,她也不施粉,也不抹胭脂,可是她一穿起衣服来,一站起来,你就看到这个人很高雅,很高贵,这很难形容。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人,非常有魅力!”
56、虽然如此,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愉快地合作,常有书信来往。林徽因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经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帮助她发表了一些诗作。
57、从她们留下来的资料分析,少女和初婚时代的陆小曼更具女性魅力。她曾在日记中感性地写道:"可叹我自小就心高气傲,想享受别的女人不易享受得到的东西。”
58、林徽因的每一张留存下来的照片,都留存下来了她的美丽。
59、但更令他难过的还在后面。当时的北京还有四十六公里长的明清城墙完整而巍然地环抱着,林徽因称之为“世界的项链”。1935年,她在自己的小诗《城楼上》还曾写道:“你爱这里城墙/古墓,长歌/蔓草里开野花朵。”她有一个绝妙的构想,让城墙承担北京城的区间隔离物,同时变外城城墙和城门楼为人民公园,顶部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的城墙可砌花池,栽种花木;双层的门楼和角楼可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供市民休息娱乐、游戏纳凉。
60、先来说下这位不待见民国女神的婆婆是何许人也?
搜索更多
61句林徽因最漂亮的图片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