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句王守仁名言名句精选
王守仁名言名句
1、至诚之心,是心之本体。《大学》倡导的诚意,也是此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唯有至诚之心,方可无敌于天下,方可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方可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王守仁名言名句)。
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3、“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王阳明《传习录》
4、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传习录》
5、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6、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8、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不动真体,自能应变无言。
9、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
1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冯梦龙
11、其实,无论是在思想的影响还是在事功的建立上,曾国藩都稍逊其偶像王阳明一筹。
12、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13、 品格是最难下的定义,但它却是人生中最具影响而重要的`东西。——谚语
1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6、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7、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18、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19、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21、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2、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
23、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守仁《传习录》
24、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
25、王阳明名言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6、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2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8、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9、 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西塞罗
30、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31、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32、聪明人是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塞万提斯
3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4、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冯梦龙
35、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36、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37、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38、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39、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4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1、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2、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4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44、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45、“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46、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一腔热血,尽诛宵小乃天策义我有一玉簪,足以慰凉心,你曾说过,随我游医护我无虞我有一军罐,足以护到老,医者仁心,终究是你不守信用医者仁术,大医精诚。
47、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见识。 --王小波
48、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49、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5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51、此心不动,是说看到万事万物也不动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随心而动,不过分执着,不局限条条框框,追求内心的真实想法,随机而动,不过分追求成功,失之不悲,得之淡然!
52、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3、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王守仁名言
54、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於吾心。清代启蒙思想家魏源经典名言摘抄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55、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5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王阳明
57、夫学贵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虽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於孔子者乎?
58、谦逊是藏于上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苏格拉底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林逋
搜索更多
59句王守仁名言名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