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句巴顿将军精选
巴顿将军
1、真正令他心烦的还是后勤保障问题。由于蒙哥马利主导的“市场花园”空降战役即将打响,盟军把大部分的补给都优先供应给了那个方向,而供应不足的巴顿则受命要“暂停攻势”。巴顿当然不打算这样做,他集中起手头的物资,下令手下的第20军军长沃克少将“推进得尽可能远”,最好是在摩泽尔河对岸打出一个桥头堡。(巴顿将军)。
2、这不仅让后人猜测,巴顿真正的死亡原因难道真的是因为平常的一次车祸吗?从后人的眼光看,巴顿的政治立场恐怕才是他真正失去生命的根源。西方和苏联本来就并不是朋友,只是因为要联手对抗共同的敌人才站在了一起,在战争结束之后,西方和苏联的关系立刻变得微妙起来,几年之后冷战就开始了。而巴顿这个人则是狂热的战争分子,他曾经多次叫嚣盟军应该立即与苏联开战。更有甚者他甚至指责盟军一直以来打错了对象,应该攻击的不是德国人,而是对面的苏联人。
3、首先,潘兴将军通令全军嘉奖巴顿,然后,又召集新闻记者,将巴顿的英勇事迹讲述给他们。这样,巴顿的事迹上了美国各大报纸,成了美利坚民族的英雄,“巴顿神话”第一次在全国传开了。
4、影片基本采用写实的手法,着重表现了战争与人的关系,成功地塑造了有“暴戾军神”之称的巴顿将军。因此巴顿的独特性格无疑成为构成影片魅力的重要因素。他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又是美国最富有的将军。他常常用粗话骂人,脾气暴烈,喜欢打硬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美国人一向是爱斗的”,“美国人爱胜利者”。他酷爱战争,是一个典型的战争动物,是没有战争就无法生存的人。他对布莱德雷将军说:“一个职业军人应该死在最后战争的最后一仗里,被最后一颗子弹打中。”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而书生意气恰恰是巴顿不同于一般军事将领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本质来说,巴顿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书生意气与将军本色的天然合体。巴顿的古典气质和书生意气在美军墓地和参谋一起漫步的一段中有明显的表达。远景中巴顿和参谋立在沙漠里,背后是两行脚印,切到近景,巴顿谈起他想和“混蛋天才”隆美尔像古代骑士一样单独决斗:“隆美尔和我各乘坦克,相隔20步停下,出来握握手,再进坦克进行战斗,就我们俩。这次战斗决定战争的胜负。”参谋笑着说他的想法已经不时兴了。因为这已是20世纪。巴顿感慨地说:“天哪,我真恨20世纪!”(巴顿将军)。
5、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威尔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讨仍然得不到别人的谅解,他被解除了军职。
6、大战期间,最困扰巴顿的问题不是德军的顽抗,而是总部的制约与汽油短缺。“尽管到头来实际的需要战胜了种种忧虑,而且巴顿还是留在第三集团军以便发挥他的干劲和技能,但他一直被埋没。故意不让他出头露面。分派给他的尽是一些上级认为不会给他们招惹麻烦的任务。一般人都认为,高级指挥部一方面相信巴顿出众的战术能力,一方面又的确害怕他的「鲁莽」。因此,布雷德利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约束他:有时下命令,有时则采用把给养、部队转移给其他集团军的办法。”1944年8月31日,巴顿曾找到顶头上司、第12集团军群司令官布雷德利上将说:“真该死,布雷德,只消给我四十万加仑汽油,我就可以在两天之内把你送到德国境内。”缺少汽油,巴顿就下令士兵到路上截获友军汽油运输车辆,或者直接到友军部队油库和坦克里偷油。他对第三集团军装甲军长埃迪的命令简单粗暴:“你必须尽快动身,继续前进,直至发动机油干滴尽,然后步行前进,真他妈的!我们必须而且也能够拿下默兹河的渡口!在上次战争中,我把坦克中四分之三的汽油集中起来供给那四分之一的坦克,让它们继续前进。你也可以照样办嘛!”8月31日,第三集团军麾下第7装甲师,后面紧跟着第5装甲师,越过默兹河在凡尔登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重振旗鼓的第90师已抵达兰斯,第4装甲师已从康麦斯和默兹桥两处越过默兹河。就在同一天,第三集团军真的是滴干油尽了!1945年5月8日,在第三集团军的战地记者会上,巴顿被问及,“将军,我们为什么不占领布拉格?”“我可以确切的告诉你们为什么,”巴顿回答说,他停了一会,得意洋洋的望着那些以殷切目光期待着的听众。“因为,”他继续慢慢吞吞地说:“我们奉命不要去占领。”5月10日,巴顿发布了集团军停止战争的第98号总命令。
7、虽然用意是“军方宣传片”,不过这部战争片要从归类来说却还是属于传记体,以二战为背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著名乔治·巴顿将军在二战期间的经历。影片有意把巴顿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
8、对进攻受挫感到吃惊的沃克军长又投入了生力军,他用第90师替下了第5师,但是这支部队一直打到24日都很难获得进展,沃克只得在那时暂时叫停了攻势。
9、巴顿首先做的是消除士兵将上战场的恐惧感,他以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的身份这样说:“不要怕死。每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这几段话并不避讳战争会带来死亡,也不否认每个人都会胆怯害怕,但巴顿还指出实际上死亡率并不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敌人也会害怕。这样的说辞,实事求是,毫无隐瞒,对消除士兵的恐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0、变身战士遗孀,深情读信过程中更数度泪崩,催人泪下;
11、巴顿出生于军事世家,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名门之后。18岁那年巴顿考上了军事学院,19岁时考入了美国乃至全球著名的军事院校西点军校。不过他由于数学等科目成绩较差,留级一年。25岁时巴顿结婚了,第二年调任美国陆军参谋部任职。
12、甚至在所有战争结束后,无仗可打时,心生“悔恨”。
13、关于巴顿这方面的态度,有几个经典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他曾经对记者表示,如果他的军队在德国军队和苏联军队中间,他会两边都打。另一次故事则是巴顿在一次与苏联将军的酒会上面对过来敬酒的苏联将军,他说了一句我不与任何俄国狗娘养的喝酒。幸亏对面的苏联将军反应机敏,表示两个狗娘养的可以一起喝,这才避免了一次严重的外交纠纷。事实上有一句话最能说出巴顿的想法,那就是既然盟军和苏联早晚都要开战,那么为何不就趁现在趁美国的军队还在欧洲,立刻就和苏联打呢!
14、“道德勇气是最宝贵的品质,但通常也是士兵最缺乏的一种品质。”
15、司机驱车右转,古罗马式的废墟突现眼前,他们下了车,巴顿蹲下后自言自语︰“战场就在这里。迦太基人被三支罗马军团围攻。勇敢的迦太基人已支撑不住,不能保住这座城了。他们全部被屠杀,尸体暴露在烈日之下,两千年前,我就在这里。”巴顿回身笑了笑,“你们相信我说的吗?”布莱德利将军和司机一脸茫然,第一次到北非的巴顿如何知道这个迦太基人与罗马军团作战的旧址。
16、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7、士兵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极端地自信。彻底、完全,甚至自以为是地自信。你可以不满意你的相貌,可以对你的智力没有信心,担心自我控制的能力,但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
18、不知在多久之前我买了本巴顿将军自传,看了两三章,觉得比较枯燥就放下了,最近,又把这本书重新拿出来看,在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波澜壮阔的后半生以后,直后悔当年没有一口气把它读完。
19、在巴顿36年的军旅生涯中获得过以下军事荣誉:
20、谈到军事判断力,这也并非与生俱来。就好像强健的肌肉不是与生俱来一样。你或许生来就有这样的素质,或许你的体格可以让你有强健的肌肉,但它们都需要后天努力来获得。是否特别强烈地想要获得某种特别的能力,这会因人而异。你决定这个夏天去学习,而不是放松自己、享受一番,这就表明你有愿望、有抱负,这是很好的品质。士兵,或者说所有的人,都崇拜英雄。热爱指挥的将领们都明白这一点。而且,他们会在自己的穿着举止上,刻意突出一些他希望他的士兵们也拥有的品质。
21、巴顿擅长演讲术,他大胆、犀利、叛逆的言词,往往深受士兵们的欢迎,却得罪他的上级和同僚。他热爱士兵却又冲动、粗暴,不断地闹出风波,如掌括士兵,成为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但是,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都认为欧洲之战离不开他,因此保下了他。
22、到巴顿的部队逼近梅斯时,城西高地上一共分布着17处这样的防御支撑点。至于守军,则是由数支从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和若干缺乏经验的补充单位构成的,梅斯城本身交由第462步兵师把守,而一些强悍的武装d卫队部队也投入到了城外的工事里,比如经历过好几场硬仗的第17SS“格茨·冯·伯利欣根”装甲掷弹兵师。
23、作为一名血性军人,巴顿几乎集中了军人的一切特质,好的坏的无一例外。他作战勇猛机动灵活,是不可多得的装甲指挥人才,但又口无遮拦心无城府,注定了难以被人接受。所以,在世人眼里,巴顿堪称二战最传奇、最有争议的名将了。
24、巴顿生于1885年11月11日。1909年6月毕业于西点军校。1917年11月9日巴顿负责组建美军第一个坦克营的命令。为此,他先后赴英,法等国的坦克学校见习。而后回国建立一个训练中心,招收学员,实施严格紧张的训练,后来,马歇尔将军说“他是美军真正的第一个坦克兵”。
25、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26、“很多士兵对战争产生错误的认识,原因在于他们接受了太多错误的思想。”
27、不过,一旦真正踏上战场,亲身接触战争的时候,埋藏在他血液里的某种基因被唤醒了,他充满斗志地投身战场,并沉迷于其中。
28、 在信中他对儿子说到,所有的人在参加战斗时都会胆怯,不管是第一次参战还是最后一次。但胆小鬼是那些任由怯懦主宰自己的人。他鼓励儿子说,你永远不会这样,因为你的身上流动的不是这样的血液!除了勇敢,巴顿认为,作为一个士兵,自信是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品质!一个士兵,可以不满意自己的相貌,可以对自己的智力没有信心,担心自我控制的能力,但要赢得战斗,绝对不能怀疑自己有能力做个好士兵。
29、巴顿显然明白这一点,在演说一开头,他就开宗明义,十分明确地提出,你们到这里来,有三个目的,“保卫家乡和亲人”:“为了荣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既然参赛,就要赢”。这三个目标层次分明,第一个可谓是物质层面的目标,打败纳粹,保家卫国。按照一般的做法,只提出这一个目标,也可算合格了。但巴顿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又提出两个精神层面的目标。这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荣誉的要求。这是指美国军队的荣誉,此前美国军队从未打过败仗。而这份荣誉需要当下的每一个士兵来共同维护。这是一个针对集体的精神目标。另一方面,巴顿又针对士兵个人提出精神目标,在战斗中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勇敢地去争取胜利。这三个目标,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是集体和个体的结合。当每一个士兵都明确了解后,就为巴顿下一步的激励埋好了伏笔。
30、●上门20多年的女婿竟是杀人逃犯!儿女考上名牌大学,被抓时已癌症晚期
31、而巴顿真正的风头是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的阿登战役和强度莱茵河战役以及易北河战役。
32、如果说,除了战争还有什么令巴顿牵挂的,那就是妻子比阿特丽丝了,二人情比金坚,巴顿常年坚持给妻子通信,战事紧张时也未曾间断。全书收录的巴顿写给妻子的信件,也多达二十封。
33、当然,美军也有自己的麻烦,他们一直奋勇追击败退中的敌人,导致自己的补给线已经拉得过长。那时,盟军的补给物资还是先得运到诺曼底卸货,然后由卡车长途运送到不断延展的前线去。因为供应不上的原因,巴顿的第3集团军不得不在原地停留了好几天,直到通过空运的方式将燃料送到兰斯附近的机场后,才得以恢复前进。
34、毕竟在巴顿看来,战场看似是武器与武器的竞争,本质核心仍是人与人的竞争,或者说意志与意志之间的较量。恐惧,很有可能就成为绊脚石。而战胜恐惧,往往是赢得胜利的最基本元素。
35、在西西里时,通过我得到的信息,我的观察和直觉,我曾判断敌军不会进行另一次大规模进攻。我对此下了赌注,并且赢了。当然,你不可能让战争绝对安全,只有死了的将军才不会受到指责。所以只能如此。
36、1942年,巴顿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个任务是到北非突尼西亚,重振刚刚被德军挫败的第二军团,准备反击。一天,巴顿和布莱德利勘察战场,巴顿突然要求司机向右转,司机不解︰“先生,战场是在前方。”“请不要与我争执。我已闻到战场的气味。”
37、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官兵服饰整齐,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格的训练计划。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的部队。
38、甚至他的顶头上司艾森豪威尔他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的。
39、●男子杀妻后竟叫来儿子交代后事,之后他再次举起刀……
40、在电影《巴顿将军》里有这么一个镜头:一位苏联将军要和他碰杯,他傲慢的让他的副官告诉这位苏联将军,我不和混蛋一起干杯。
41、从小就受尽冷落、歧视的巴顿,第一次享受到英雄般的礼遇,他内心狂热的求胜信念终于爆发了。在以后的战斗中,以及二战时期他都以勇往直前著称,最终成为美军中优秀的将领之一。
42、到1918年7月巴顿已组建二个坦克营。1918年9月12日到15日,美军第一集团军在进攻凡尔登西南地区以及9月26日进攻阿尔贡地区时,都有巴顿的坦克部队参与。然而,绝大多数坦克战绩甚微。巴顿却因战场上的表现和战斗热情,获十字勋章,晋升为上校。
43、我坚持认为我们必须展开全面的练兵活动,因为维持世界和平的希望就寄托在是否有一个强大的美国,足以迅猛地击退所有来犯之敌。p280
44、战争是执行一种简单的暴力,体现在书面上是极为苍白和毫无激情的。
45、幸亏他的上司艾森豪威尔将军见事不好把他调离美第三集团军,为人他为巴伐利亚军事行政长官。
46、目标明确了,激情发动了,但这还不够。要想完成团队的任务,还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执行当然需要合作。巴顿很清楚,要想达到团队的目标,靠一个人绝对是不行的。要想实现最后的终极目标,离不开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密切合作。
47、凡论及诺曼底登陆之后的西欧战事,通常呈现出一派盟军势如破竹高歌猛进的画面。而美军由巴顿将军指挥的第3集团军更是所向披靡、战功卓著。这些当然大体也都是事实,不过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就在1944年的9月至11月间,巴顿的部队曾在法德边境一个名叫梅斯的地方,遇到过大麻烦。
48、两度登台,化身巴顿将军阵前教子,同时魂穿北洋海军,详尽还原了这场惨烈海战;
49、这本自传,实则是巴顿将军的书信集加上他的自述,主要回顾了自己的戎马一生:从童年开始,到求学生涯,再到失意的军官,一战时崭露头角,最后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从而成为一代军神。
50、巴顿部队继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缓,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懦弱的士兵,引起震惊,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51、在马歇尔等人被授予五星上将时,巴顿任第3集团军司令,军衔仅是中将,1945年4月才晋升上将。美军在二战后期共有12个集团军和3个集团军群,这些集团军和集团军群的司令当时没有1人被授予五星上将,只有1人后来获得了五星上将衔,这就是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第12集团军群共有5个集团军,其中就包括巴顿的第3集团军,但布莱德雷当时也是中将,他正式晋升上将的时间是1947年4月,比巴顿还晚。布莱德雷晋升五星上将时,已是1950年他担任美军参联会主席兼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时。
52、沃克下令第5师抽调老兵组成一支突击队,于7日晨发起殊死进攻。激战4小时后,终于有一个排杀入了堡内的一条地道,他们发现终点的铁门被反锁上了,用爆破炸开后,发现里面又是一堆废铁阻路。美国人直到中午才清出通道,他们认为地道将直通150毫米大炮的炮台,结果却发现这是一条早已废弃的死路。
53、巴顿将军的特点就是以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用个性去影响部下在战场上奋勇前。”。作战勇猛顽强,指挥果断,富于进攻精神,善于发挥装甲兵优势实施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部下称为“血胆老将”。
54、在我们的现实中,往往是组织的高层领导对使命和目标了如指掌(因为是他们自己制定的),但却忽略了基层的执行者。这样,即使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再天衣无缝,也会由于执行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现执行偏差。
55、1913年,巴顿设计了新型骑兵军刀,几个月后,批量生产的新型骑兵军刀在骑兵部队中广泛使用,并以“巴顿剑”闻名天下。1916年3月,巴顿调任布利斯堡骑兵团时,高兴地看到团队使用的军刀全是自己设计的“巴顿剑”。这一发现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56、则成为中国古代名将之母,对儿子的一番教诲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受益良多;
57、在这封信里,巴顿不仅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也是以一位将军的身份,在对自己的士兵在传递自己的人生体验,以自身为出发,告诉儿子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58、梅斯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因为控制着摩泽尔河上的重要渡口而成了兵家必争之地。通过普法战争占据此地后,德国人就开始在城西的高地上构筑一系列碉堡体系,这项工程一直延续到1914年一战爆发。
59、不久,巴顿率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激烈的战斗,德军大败。蒙哥马利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60、他其实不是瞧不起朱可夫元帅,而是瞧不起整个的苏联军队。
搜索更多
61句巴顿将军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