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句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精选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1、周国平说:"我对成功的理解: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让自己满意,不要去管别人怎么说。我们都很在乎成功和失败,但对之的理解却很不一样,有必要做出区分。譬如说,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外在的社会遭际,飞黄腾达为成,穷困潦倒为败。其二是指事业上的追求,目标达到为成,否则为败。可以肯定,抽象的谈问题,人们一定会拥护第二义而反对第一义。但是,事业有大小,目标有高低,所谓事业成败的意义也就十分有限。"
2、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周国平《独处是一种能力》
3、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实践上——“我需要我一无所需”。然而,达到了这个境界,在谦虚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乐业已消融为了一种和谐的宁静了。
4、 选择的困难在于,一个人永每变不可能依靠自会好那的经验来对不同的选择作要以便水较。
5、检验一个人的学校教育是否合格,最可靠的尺度是看他走出校门后能否坚持自主学习。
6、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
7、在神话时代,神替人解释一切,安排一切。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或者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8、没有一个人性的弱点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但有的是出于同情,有的是出于鄙夷。
9、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10、(纪实)走进图信中心电子阅览室(数据库)博看数字阅读平台使用介绍(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11、只有你愿意为之而死的东西,你才能够藉之而生--周国平《善良丰富高贵》
12、广泛的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作品,还可以帮助读者学会独立思考。娄山中学语文教师汤雅华认为,当下人们热衷于刷微博、微信、QQ空间,收获了巨大的信息量,但这些碎片化知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对人益处甚微,甚至会阻碍我们深入、独立思考,而经典阅读才能让我们避免人云亦云,真正拥有独立的灵魂。
13、《读书》中周国平认为,读书不在于破万卷,重要的是读书时的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用品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读书破万卷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是在于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是自身精神的丰富和成长。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就必须摆脱功利的考虑,要有从容的心境。大学时期是我们养成读书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学培养的就是我们读书的习惯和无师自通的能力。同时读书也提高了我们的觉悟,进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从中得到某种教化。更重要的是,大学读书的多少决定我们以后发展潜力的大小。读的书越多我们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因为我们有厚度,这个文化底蕴的厚度,也决定了我们发展潜力的高度。
14、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庸人无聊,天才孤独
15、"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生命的快乐,例如健康、亲情、与自然的交融,这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另一是精神的快乐,包括智性、情感和信仰的快乐,这是人的高级属性得到满足的快乐。"
16、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B821-49/1072东校社科三库
17、一起yue读|二月荐书:瑞·达利欧《原则》
18、 死亡不是同归大海,下了利下孩会是各回各的源头。 ----周国生民多能
19、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精神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所占比例越大,他就离神越近。
20、就在累了一天回到家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就在儿子在怀中撒娇的喊“爸爸”,就在家人虽离的很远仍联系不断……
21、周国平先生在“情感体验”《幸福》这篇文章中写道: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们也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22、我通过这本书,总结了我自己迷茫期的主要原因,发现还是态度有问题,书中介绍有因必有果,有好因必有好果,所以,我认为我只要好好的脚踏实地的学习,努力背课本,努力的理解书中知识,我相信未来我的学习成绩会提高的越来越快的。周国平人生哲思录读书心得4《人生哲思录》共分“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以及“精神家园”四编,每一编又具体分为若干不同的文章。由于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用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索、他的沉淀写出来的,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人生进行的哲学思考,感觉可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有所帮助,于是便不假思索买了回来。
23、疾病会使人变得更人性一些,更轻功利,也更重人情。对爱和友谊的体味更细腻。
24、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
25、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
26、周国平先生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的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27、当我们被生活的繁杂所困,当我们被廉价的情绪侵扰,总是能在书本之中,找到片刻的开朗和安宁。
28、人生的意义,在世俗层次上即幸福,在社会层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层次上即信仰,皆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
29、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30、《尼采与形而上学》是200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本书是周国平的博士论文,是作者对尼采哲学作了系统研究之后的成果。
31、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周国平
32、舞蹈是人以神的方式行走,在规则中诠释自由。
33、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待,哪里还有人生?
34、生活中的怨言与不满足源于内心充满的欲望太多,以至于被物化的双眼所遮挡看不到眼前的幸福。
35、起初是被书的封面所吸引——简约,淡定从容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充实。打开书本,周国平先生用最平凡的语言把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生活感悟呈现在你面前,你会突然发现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贴切的表述着你的情感,你的经历,你的精神家园……
36、人生终究是漫长的,不求“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求珍视自己,做到不忘初心,便已无憾。人生哲思录读后感7本人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并不是我刻意变得深刻了,而是因为这几天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不上网,也不玩游戏,现代人没有电脑就特无聊,便找找消遣的杂志,没把杂志找出来,倒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这一翻,我才知道,我错过了一本怎样的好书。
37、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周国平
38、最有感触的竟然是艺术。我发现按照他的理论,我很多方面都很符合艺术家的标准,也许这就是我喜欢音乐的内在原因,或者音乐改变了我吧。
39、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在篇幅上来说比较短,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质朴平实而又不失诗的光华,从内容上来说畅达深邃而又渗透着哲学思想,其思想深刻而又超然于世。虽然他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40、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
41、《落难的王子》是作家周国平在女儿出生夭折时的悲痛情况下写的,入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本,初一上册第8课第2篇。出自《周国平文集》。
42、 也许,人生应是这两种境界的交替,时而能投入地做手中的活计,不知自己在图画里,时而能跳出来看人生之画的全貌,也从这全貌出发看一看那贪营活计的自己。
43、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周国平《人与永恒》
44、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你的身体尽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成为你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
45、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哲思录》在篇幅上来说比较短,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质朴平实而又不失诗的光华,从内容上来说畅达深邃而又渗透着哲学思想,其思想深刻而又超然于世。虽然他的一些观点现在看来可能是消极的,但是更多的是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46、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47、成功,几乎成为了我们幼时起便摆脱不了的词语。书店里到处都是成功学和励志名言,人们在这些书架面前流连忘返,很多人觉得只要读了够多的成功学,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砝码。所谓成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或许代表着加官晋爵、高官厚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以及最大限度的人生自由。我们无法去界定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讲,如果谋生和自我的实现能够达成一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同时又能借此养活自己,那一定是异常满足的一件事。可能我对成功的概念也和周先生相似,只要内心满足,不为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而遗憾或捶胸顿足,能够享受当下的一切,便已经是自我的成功。
48、当我把它翻出来,非常的好奇,不敢相信是自己买下了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书呢?浅灰色的封面画着零星的几枝枯枝,简单而不耀眼的封面,有种淡淡的从容在里面。打开目录,上面写着这是一个探索境遇与心情,困惑与觉悟,执着,自我发现等等的书,是关于人生境界生活质量的书,是一本在我那个年龄看不懂的书——现在,我竟然发现自己可以读的明白了,有时候,它说的一些话,就象从自己心里走出来的一样,我会对自己说,对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个意思,它怎么跟我想的一样呢?也许,这是一本年轻的自己买给未来自己的书,是因为相信自己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会拥有了足够的感悟和阅历,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与它共鸣,当我在阅读的,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在精神世界里自由的飞翔,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在喧哗,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读到更多好的书,今后少一点玩无聊的游戏。人生哲思录读后感7一个人的需要有很多种,我认为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周老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需要,就必然要付出精神需要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乎此的就是奢侈。
搜索更多
49句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