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83句淡泊名利的事例精选

淡泊名利的事例

1、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2、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淡泊名利的事例)。

3、李白的酒品不太好,或者说太不好。他若是喝醉,连皇上都敢惹。唐代的量酒单位是小斗,一斗约合2000毫升。李白的酒量,也就那么回事儿,半打下去就开始说胡话了。那么这一斗酒值多少钱呢?李白自己的诗说:“金樽美酒斗十千。”一斗是十贯,可真够贵的。

4、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5、田先生希望受助者珍惜名誉,不要做出有辱田家炳之名的事;其次亦盼望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人为社会做好事;更重要的是藉此激励自己和儿孙,严格要求自己,多作有益世道人心之事,不要辱没自己的名字。

6、这一次成功的活动,让李颖晓老师看到了对孩子们有多么大的影响,也让她看到了农村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这项活动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也成为她所教过孩子们最美好的回忆!

7、诸葛亮少时自比管仲乐毅,而他又不求闻达,直至刘备三请,他才献上《隆中对》,开始为蜀国的奠立与发展壮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说明诸葛亮的从政心态就是以天下为己任,早日平息内乱,兴复汉室,避免生灵涂炭。这样的宏伟志向,加上他青年时代深受庞德公淡泊处世思想的影响,诸葛亮一生都崇尚节俭。蜀国建立之后,“益州疲惫”,北伐中原更需要节俭从事。于是诸葛亮把名利置之度外,只留必要的生活之资,额外的物质财富一概不要。刘备及后主刘禅给予他很多赏赐,诸葛亮自称“禄赐百亿”,但他提倡“将不可吝”,说:“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他所得的绝大部分财物都用于赏赐有功将士,直接间接化作北伐的开支了。在平定南中诸郡的叛乱中,“深入不毛,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诸葛亮一生南征北伐,鞠躬尽瘁,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统一大业。他第五次北伐,泣血不止还在遗嘱中自报家产,请求后主予以廉政核查。人们惊讶发现,诸葛亮身为丞相,家产除“桑800株,薄田15顷”外,其他像样的财物就没有了,给后世留下了为政清廉的典范。诸葛亮不仅生前生活俭朴,也是丧事从简的倡导者和带头人。他“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这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魏时期也是难能可贵的。

8、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9、有人用钱策动钱钟书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0、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11、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他的杂交水稻培育技术更是“摇钱树”,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些跻身富豪之列,然而他却从来没想过要这样做。作为老车迷的他,座驾只是几万元的国产车,他穿的衬衣都是几十块钱的便宜货。他把获得的奖金都放到了基金会,用于奖励杂交水稻研究。他说过,“对物质别要求太高,一千多元的衣服和五六十元的衣服没什么区别。”

12、《庚戌岁九月中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述酒》《责子》《有会而作》《腊日》

13、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14、《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

15、作为农村教师的她,为了更好的开发课程资源,在每年冬至这个传统节日里,她都会用她微薄的工资买一些礼品带孩子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包上热气腾腾的饺子,陪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通过走进敬老院使学生了解身边的老人,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和能力,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养。

16、本生是世界著名化学家,本生灯。本生光疲计和本生电池都是他发明的,他还在一种矿泉中发砚了锥和铀两种稀有元素,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受到科学界的嘉奖。(淡泊名利的事例)。

17、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入世抱负。

18、《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士七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拟挽歌辞三首》

19、相传在尧帝时期有一个贤者,名叫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族人崇敬。尧帝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而他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严词拒绝了尧帝,并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

20、0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21、正如他诗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他的后半生,正实践着他入刘宋后所改的名—潜,一生遂潜龙勿用了!

22、庄子在濮河钓鱼,楚王派使者前去请他做官,庄子头也没有回,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后会被供奉在庙堂之上。你们说它是宁愿受人供奉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两个使者说:“生而曳尾于涂。”庄子说:“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

23、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数载,隐居南阳,怀才于身,静候明主。

24、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25、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26、王扶年少时重视节操品行的培养,客居在琅琊郡不其县(今山东省青岛市),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所感化。琅琊相张宗亲自登门拜见王扶,邀请他出来做官,王扶没有答应,张宗想强行征召他,于是王扶就归隐乡里。张宗接连邀请,王扶坚持说自己病了,卧床不起。

27、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她很喜欢围想见见钱先生。钱先生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使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28、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29、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30、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又叫做陶潜,他的字是元亮,他为自己取的号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早年生活比较贫苦,虽然父亲还算有钱,但是在父亲死后便家道中落。

31、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32、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33、他不愿也像这些人一样随波逐流,他不愿为了五斗米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在陶渊明的隐居期间,有许多人劝他出世做官,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34、王扶年少时重视节操品行的培养,客居在琅琊郡不其县(今山东省青岛市),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所感化。琅琊相张宗亲自登门拜见王扶,邀请他出来做官,王扶没有答应,张宗想强行征召他,于是王扶就归隐乡里。张宗接连邀请,王扶坚持说自己病了,卧床不起。

35、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病毒猖狂,疫情肆虐,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春暖花开季,校园相见的约定延迟了!学生只能宅在家中上网课,突发的挑战,李颖晓老师没有退缩,早上五点多钟就起床准备课程,陪孩子们视频早读,上午上网课和网上布置作业,下午网上批改作业等。

36、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37、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38、在同事和学生的呼喊声中,她渐渐恢复了知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着围在她身边的同事,着急地询问:“成龙咋样了?”蹲在她身后的成龙哭着说:“老师她没事。”看着不停哭泣的孩子和满脸担忧的同事,她强撑着说自己没事。想到下午最后一场考试,让同事们赶紧送孩子们去考场,并安慰同学们一定要安心考试,不要让她担心。在她一遍遍催促下,景会争校长安排学校其他领导和同事们护送学生去考场,同时安排薛伟伟和王有伟两位老师陪同肇事司机送她去医院。万幸的事,她并没有大碍,只是大面积的软骨挫伤和擦伤。在医院治病期间,学校每天都安排有同事和家人一起照顾她,每天都有成群的学生自发的到医院陪她说话,逗她开心。家人细心的照料,同事们暖心的话语,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让她的内心不再恐惧。“老师,你还疼吗?”“老师,您不是说中招考试结束,要带她们去登山的吗?”“老师,快好起来,带她们去疯玩!”这是她带他们三年以来,第一次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虽然让她感到遗憾和抱歉。但让她很开心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本次事故而影响中招考试,2014年宣化初中的中招成绩十分优异,目标完成率为全市第一名。

39、2010年8月,大学毕业后张亚楠顺利通过招教考试,被分配到登封市宣化初中任教,从此开启了她的教育之路。因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她从小便拥有的梦想,所以梦想成真的喜悦让她兴奋不已,于是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40、有人说,田家炳的名字不再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亦有人说,如果说田先生对社会的无私捐赠是个有限数位的话,那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则是一笔无法量化的巨大财富,将年复一年地造福社会。

41、开始的两个月,李颖晓老师把教学之外的所有精力基本都倾注在了这个特殊的孩子身上。经过家访了解,她才知道,由于家庭的变故他不与母亲生活,只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于是李老师就尽力的呵护他、爱护他、鼓励他,甚至超出了哄自己儿子的耐心去哄他,与他交流、劝说!李老师也不知道当时急脾气的自己,哪里来的耐心,回头想想可能缘于自己也是为人母,更是为人师的一份责任感吧,这份责任感推动她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她要用仁爱之心唤醒浪子回头。

42、登封市教育局“不忘初心甘清贫 淡泊名利乐奉献”宣讲活动

43、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去过他家的人,都会注意到他那仅仅9平米的小书房,以及那张脱了漆的旧书桌。客人都说这书房太狭小了,周有光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他还说,“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太重,你的精神就痛苦了。”周有光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术研究和读书写作当中,因此他才能集经济学家和语言学家于一身,甚至在百岁之后还笔耕不辍,屡有新书面世。

44、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上霞面。 他的围城了,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许多人对这位作家比较陌生,想见—见他,都被谢绝了。

45、在颍阳教育这片热土之上,李颖晓老师牢记d和人民的重托,感恩组织对她的培养,始终做像她父亲一样的山区教师,永远铭记像她母亲一样颍阳百姓的支持和期望,坚守三尺讲台,把机会让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希望带给学生,永远做孩子们心中敬爱的“班妈”。

46、太傅邓禹听说王扶贤能,征召他做官,王扶也没有前往。明帝永平(57年—75年)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王扶,说:“王扶七十岁了,性情恬然淡泊,所住的地方,乡里的人被他所感化,他修身养性正义之事,应该在朝廷有位置。”

47、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就是与学生为伴。她和学生一起去敬老院搞义务劳动,一起走到田边和农民伯伯辨认各种蔬菜和庄稼,一起精心准备庆元旦晚会,一起跑步、过生日、手工制作教师节礼物。为了便于和学生交流,她将办公桌搬到教室后面,学生上早读,她读书,学生上课,她听课,学生写作业,她写教学反思,学生上自习,她批改作业。当有学生疲惫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扭头看看她,彼此会心一笑,继续发奋努力。年轻的她,将毕业后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都留在了宣化初中,留给了学生。

48、研学旅行拓宽少年视野,科技体验激励学子报国

49、5月9日,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学生结束长假正常返校。她早早起床给母亲洗漱,买好早饭放到床头,和前来接班的弟弟交待清楚照顾母亲的注意事项后,匆匆赶往学校。6点半准时站在校门口和学校领导一起迎接学生。学校的领导和同事见到她都十分惊讶,关心的询问母亲的病情如何了,问她怎么不在医院照顾妈妈,来学校干嘛。她说:“不能因私事耽误了工作,学生需要她,她得回来。”在那段灰色的日子里,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护,她不记得,有多少次,趁着母亲入睡,批改学生的作业,准备第二天的教案;不知多少回,从医院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医院,身影匆匆。

50、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51、陶渊明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格言。

52、太傅邓禹听说王扶贤能,征召他做官,王扶也没有前往。明帝永平(57年—75年)初年,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推荐王扶,说:“王扶七十岁了,性情恬然淡泊,所住的地方,乡里的人被他所感化,他修身养性正义之事,应该在朝廷有位置。”

53、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54、学生们进入科技馆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满眼放光充满新奇。置身于知识的海洋,神秘的宇宙飞船,危险的电鳗鱼…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奇妙!以前从书本里、电视上、故事中看到的、听到的许多好奇的东西,都梦幻般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惊讶而痴迷的孩子们仿佛走进了童话王国。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许多科学的奥秘,感受到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便利,科技领域的广阔、神奇而又深邃,她及时激励他们去发现和探索,去加倍努力学习,将来学有所成,用科技创新报效祖国。

55、相传在尧帝时期有一个贤者,名叫许由,品德高尚,才智过人,很受族人崇敬。尧帝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而他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严词拒绝了尧帝,并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

56、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

57、母亲因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在医院康复几个月后,效果并不是很好,需要长时间的慢慢锻炼治疗。为了不耽误工作,又能照顾好母亲,和学校沟通后,她带着母亲住到了学校。学校办公用房非常紧张,只有把东边小院的一个仓库腾出来。尽管房子很小,条件很简陋,但她心里很踏实,因为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母亲说说话,可以推着轮椅带母亲到校园里转一转,可以随时随地得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那时,母亲因脑部手术诱发的癫痫,随时会发作,她坐在轮椅上时,身边片刻离不开人,甚至在床上躺着时,都怕她会突然犯病。为了母亲的安全着想,她上课前,给母亲喂饭,喂药,临走还非常不忍心的用围巾把母亲绑在床头上,或用稍重的物件挡一下母亲的身体,以防她翻滚下床。一下课,她飞奔着跑回房间,还没跑到屋门口,就听到妈妈模糊不清的叫喊声,推开房门,站在她身边,她唯一能动的右手死命的拽着她,口齿不清的不停问她去哪了时,她再也控制不住悲伤的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

58、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59、站在三尺讲台的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暖意融融的大家庭,因为她有一群可爱的孩子,因为她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有对生命的执著追求。

60、二十二年来李颖晓老师从没因私事误过学生一节课。2000年她四十多岁的母亲,因患高血压,导致脑梗塞半瘫在床,一年当中四次住院治疗,只有周末,她才能到医院照顾。2004年春节过后,学校正忙于新学期开学工作,她爱人正在上课时突然感觉胸闷,浑身出汗……被紧急送往市医院的丈夫经检查心脏出了问题,急需住院治疗,当她给爱人办完住院手续,给父亲交代过后,又急忙赶回了学校。2018年4月2日,父亲因车祸住院,她赶到医院后,看到已经六十八岁的父亲因腿骨骨折痛的难受,大夫告诉她必须进行手术。父亲住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都是妹妹休假在照顾,而她作为姐姐却只有周末才能到医院替妹妹,在出院回家后,还需要卧床四个月静养,白天父亲由她继母照看,下午放学后她再赶回去。

61、她还利用家乡的优势资源---颍阳紫云山,每年组织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家乡美丽风光的同时,了解家乡风土人情、践行自然环保行动,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

62、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她很喜欢围想见见钱先生。钱先生婉言谢绝没有效果,使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63、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64、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

65、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66、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也是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93岁时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杨绛有句名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是啊,与其和人争名夺利,不如静下心来做好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与世无争的恬淡心态,杨绛才能避开人世纷扰,潜心于文学和翻译,最终做出不俗的成就。

67、当她在教室里告诉孩子们周末她带你们去郑州科技馆,孩子们一听都沸腾了,顿时教室里像炸了锅一样,孩子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然而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结果到报名的时候,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不吭声了,原因家长不支持,要么说“人多不安全”要么直接说“没钱”。还有几个常年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和两个贫困生,定好的车位三分之一都空了,怎么办,取消还是坚持?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必须坚持,安全有顾虑的家长可以陪,家庭困难的贫困生和留守儿童车费全免,就这样52个孩子三个家长以及她和爱人,踏上了学生的追梦之旅,一路上欢歌笑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68、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为了拓宽农村娃娃的视野,提高农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带上农村的学生去看世界,李颖晓老师连续六年组织学生到郑州科技馆、郑州博物馆参观学习。

69、电视剧《围城》热播后,钱钟书的新作旧著,被争先恐后地推向市场。面对这种火爆,钱钟书始终保持静默。对所谓的“钱学”热,他认为“吹捧多于研究”、“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

70、这可能和他性格中的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陶渊明自幼喜爱读书,儒学经典与道家珍藏他都喜欢看,因此他的思想中也有着挥之不去的儒道两家的痕迹。

71、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72、《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并序)》

73、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死后几十年里,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相当重视,爱不释手。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

74、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他意识到了刘裕也非真心匡复晋室,遂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辞去彭泽令以避覆灭之祸,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见《归去来兮辞》第一段最后一句为“抚孤松而盘桓”,第二段最后一句为“乐夫天命复奚疑”,各缀最后一字成桓疑)。

75、现在,在她和家人的精心陪伴和照顾下,妈妈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她也能更用心的投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

76、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后,在贫困躬耕中隐居的陶渊明,以隐喻手法写下了《桃花源记》表达对此事最大的谴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暴秦虽然酷虐,此时尤过于秦乱,所以闻者皆叹惋,在《桃花源诗》首即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点明其意。

77、“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带班22年的班主任,李颖晓老师深刻地体会到:真心去爱学生就会时时牵挂他们,真爱学生就不会厌烦学生,无论他们多么淘气,曾给你带来多大的麻烦。

78、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79、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80、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又因与世隔绝,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制度,恰恰是人们不能幸福美满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机构都是多余的,乃是破坏和平安宁的根源。

81、荣誉,仅仅是对一个人过去功绩的评价,绝不能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保票”。有的人沉浸在过去的荣誉里停滞不前;有的人把荣誉看作是一条新的起跑线,振奋精神重新出发。对待荣誉的态度影响着一个人最终能到达的高度。

82、卸任总理朱镕基淡泊生活:不写书也不看传记当年,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83句淡泊名利的事例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