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35句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精选

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

1、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第二年到外甥满12岁前,每年都要送灯,不能间断,民间把这种送灯活动叫添灯或添烛火。(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

3、北方农村有个传统民俗,每年正月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一个灯笼,从出生后一直送到外甥的第一个本命年结束,也就是十二生肖完成一个循环,以此表达长辈的美好祝福。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4、俗话:外甥打灯笼照旧的典故由来传说在元代末年,当时朱元璋没做皇帝之前,他在郭子兴的义军中听令。可是由于这股义军里有好几个主帅,郭子兴和孙德崖等几个主帅意见不合,甚至后来几个人翻脸发生了冲突,使得朱元璋被迫离开了那里,准备回老家安徽濠州。

5、:“外甥打灯笼——照舅(着旧),过年了,舅舅要给外甥买一个新灯笼。无论是多穷的人家,年礼可以没有,但外甥的灯没有是不行的,这叫娘家人给闺女“抬点儿”,婆家也会怪这个理儿。灯笼的品种很多,有四角八角、圆形的,有鱼灯、荷花灯,有内壁上画着人物花草的彩灯。天一黑不用人打招呼,孩子们就自动组合成一队,越走人越多,打着灯围胡同转,一边转一边唱:“打灯笼玩儿,抱小孩儿,金鱼拐子大花篮儿……”孩子们玩得有滋有味,也招来大人围看,边看边夸口谁家的灯笼好。

6、市民B:“我看以后这习俗是越来越简单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了,你想么,独生子女那么多,娃哪来的舅么,谁给送哩是不是?”

7、(释义)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儿子。舅:母亲的弟兄。指事物保持原样,不发生变化。

8、那么这过年送灯笼究竟有何寓意呢?其实啊,我国传统春节民俗,正月十五前,娘家人从女儿出嫁后第一个春节起给她“送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满,等女儿有了孩子后,娘家人便把灯笼转送给女儿的孩子,也就有了舅舅给外甥送灯笼的习俗,舅舅要给孩子送十二年的灯笼,此后便不再送了,第一年送富贵灯和火罐灯,寓意孩子长命百岁,日子红红火火,第二年送灯的选择就多了,一般男孩送马灯,女孩送石榴灯此外还要送一把蜡烛,到第十二年,要“全灯”,舅舅家要给孩子送一个高档的大灯笼,寓意着孩子长大成人。这回您清楚了吧。(记者郭超雷洁琼)

9、提起送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管咋说,送灯也是我们的一种共同记忆与寄托,希望所有吃在西安的粉丝都能在2018开个好头,顺顺利利。今年过年,你送灯了吗?

10、外甥打灯笼——照“舅”,指的是做事做人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不过这句歇后语,在生活中有生动真实的诠释。

11、现在舅舅带娃,是小区最靓的“奶舅”,中老年妇女啧啧称赞的对象,感觉很快首席地位就要被她舅抢走啦??‍♀️!

12、有了外甥以后,哪怕是外甥女,那么就每年都要送,直到12岁。我就是这样的童年过来的,每每到了正月的晚上,所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灯笼点亮打出来一起在街上玩,还有我现在都会唱的童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13、“不瓜不精灵,十四儿黑了打灯笼”。十二岁以下的男孩,在正月十六日的晚上都要打灯笼,各家各户的孩子人手一盏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灯笼,村子里是一片灯的海洋,孩子们或谨慎、或嬉闹、或有意碰撞,到处是吵闹声和说笑声,甚或还有不小心烧着了灯笼的急哭声,将过年的欢乐推向又一个高潮。

14、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灯笼是舅舅送来的。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走亲戚,亲戚多,以关系亲疏远近排序,大年初二先走舅舅家,这是小外甥们最乐意的,媳妇回娘家,女婿看老丈人,其乐融融。而舅舅回看姊妹和外甥则要晚得多,一般在破五之后,因为舅舅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送灯笼。

15、补充,在山西和山东等地方,农历正月初习俗吃麻花,名日“咬蝎子尾”,表示一年平安无事。...也有送麻花送豆腐等习俗.

16、去年弟弟高考结束,去外省上大学,我又欢喜又心酸,有一种吾家少年初长成的感觉涌上心头。和父母的教育有关,弟弟成长得很好很独立,很少让家人操心,很多事情有判断力会自己做主,他懂得也很多,在某些领域就像个百科全书?,我俩一起,他总是与我吧嗒吧嗒的说个不停。

17、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18、这是一个歇后语,外甥打灯笼,就是我看着自己的外甥打着灯笼找人,就是在找自己,而在这句话里的自己指的是“舅舅”。故这个里的意思是照舅(照旧)。

19、除了送灯孩子舅家要蒸花馍、老虎馍,给孩子家要送厚礼。亲朋好友都要来祝贺,孩子酒桌敬酒要给孩子压岁钱。

20、引证:茅盾《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21、在家乡,春节期间,正月初二是“回娘家”,初五以后称为“送灯”。前者好理解,后者的意思是。

22、随机采访了一位卖灯笼的老板,他也表示不知道为啥要送灯,就是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灯笼都是从批发市场批发的,就是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好买,不管怎么简化,必要的仪式还是要有的,所以大人们也不会吝啬给娃买个玩物。

23、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24、五尺深的浑水坑子——看不透(比喻摸不透人的思想)

25、欢迎转发朋友圈 或者拨打2066110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26、外甥打阿舅——公事公办(比喻不存私心,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27、他安静的睡着,表情很骄傲,甚至都不屑于睁眼瞧我。我尝试着用小手指触碰他,可他却吃饱睡得香甜对我不予理睬,虽然很不想承认,不过我确实被他可爱的样子萌到了??‍♀️。对于这个小人儿的到来,作为姐姐的我很是疼爱。

28、市民A:“送灯么,就是送个祝福,希望娃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以前讲究多,我们小时候收到的等都是舅家自己做的,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挑灯笼比谁的好,到了要烧的那一天肯定是不愿意,非得闹的给个好吃的才罢休”

29、在关中地区,过年除了蒸花馍耍社火,送灯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仪式,“完灯”“满灯”是陕西关中特有的一项习俗。舅舅给外甥送灯,一直要送到十二岁。

30、第二个:外甥打灯笼去找丢了的大人,意指办了不好的事,丢人了。

31、初五以后,作为舅舅或者没有舅舅的娘家人要给外甥或者还没有外甥的亲戚家里来,其中礼物中必须带有“灯笼”,且至少是一对,也就是灯笼必须是舅家送的,一般不能自己买。

32、古时候,在关中地区,也就是现在陕西省吧,人们希望能够人丁兴旺,女儿出嫁后的第一年正月,娘家人要送灯笼给女儿家,希望女儿能多子多孙。女儿生了孩子后,舅舅要年年给孩子送灯,一直送到12周岁。舅舅给外甥送的灯,有莲花灯、麒麟灯、石榴灯、长命富贵灯,都是祝愿“人丁兴旺”的意思。舅舅送给外甥的灯笼要在当年元宵节烧掉,意味着红红火火,不能留着旧的。等再到来年,舅舅会送新的灯来。

33、第一个:有外甥则有舅,而打灯笼有照的意思,同音过来就是照旧,指还是原来那样子,没有什么变化。

34、见了官老爷叫舅——高攀舅老爷请春客——奉陪到底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35句外甥打灯笼是什么意思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