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67句赞美兰花的诗句精选

赞美兰花的诗句

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2、《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所以,人们便把兰花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的象征。因其是“色、香、姿三者兼备”的稀世之花,人们更将它比作完美人格的体现。

4、春兰,秋桂,当它们繁华的时候,都适逢佳节之日,气候宜人,生机勃勃。谁也不知道,山林中的隐士,闻到兰桂的香味,有多么的高兴。兰桂之香,缘自天性,何须美人折取后再去夸赞呢!

5、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6、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7、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8、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花诗》李白

9、《兰花》诗分为三节,第一节描写兰花生在幽谷,世人较难见到,倩影惹丽人相思,因此用绘画的方式来展现兰花的芳姿,“裂素”意思是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典故出自唐朝诗人李行敏的《观庆云图》:"裂素留嘉瑞,披图贺圣君。" 。

10、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11、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1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13、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14、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怪哉一参透,天机信笔来。

15、《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16、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陶渊明《饮酒其四》

17、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程樊《咏怀》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18、—宋·朱熹《兰》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19、《题破盆兰花图》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0、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21、李鳝《水墨兰蕙》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22、—明·文彭《题兰竹卷》国香零落佩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23、—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2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5、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26、《兰花诗》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7、《题兰》(五首)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28、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0、译文:那高雅纯洁的兰花啊,你为谁开放得这么美丽?承受着冷露和寒风,你仍散发着清香。但却一直守候孤独,直到凋谢。

3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

32、---元余同麓《咏兰》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版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33、《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34、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35、白话文释义: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36、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37、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38、闻说吾家又一种,移来远自剑津湾。叶如壮士冲冠发,花带癯仙辟谷颜。行辈合推梅以上,交游多在菊之间。平生我亦好修者,乞取幽兰镇小山。

39、 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坚韧、廉洁质朴的情操,而兰花的风格品质正好与之完美结合,令人清心舒怀。中国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品赏兰花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蒂,因而赋予兰有国香、人格之花的美称。

40、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题画兰》清郑板桥

41、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42、释义: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43、《墨兰》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44、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明张羽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45、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4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47、郑板桥虽然最爱画竹石,但梅兰竹菊四君子是相互联系的,自然也受到郑板桥的喜爱。兰花身处高山之巅,长于山岩石缝之中,香气浓郁美妙。尽管脚下浮云变幻,兰花毫不关心。卓而不群,不入凡尘,正是兰花最值得君子称赞的品质。

48、先生好把瓯盆买,点石铺苔细细栽。若有香从笔论过,墨如金玉水如珠。

49、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50、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51、了亮《写兰石有寄》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52、白话文释义: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53、唐陈子昂《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54、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 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

55、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咏兰》

56、(作者简介)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

57、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王楚玉画兰》明陈继儒

58、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59、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兰花》明·刘伯温

6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1、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62、画 兰: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63、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64、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65、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清.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66、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7句赞美兰花的诗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