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句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精选
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
1、董卓在长安被吕布所杀,皇甫嵩重获朝廷赏识,两个月内先后任征西将军、车骑将军。7月份又升任作为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之职。
2、皇甫嵩在冀州时,由于是刚刚立下大功,并且很得民心,赵忠、张让一时还抓不到他的小辫子。待到他进入关中平叛,连续数月不能报捷,赵、张二人迅速意识到泄愤的机会来了,向汉灵帝抱怨说:“皇甫嵩显然不能胜任,已经几个月了,浪费了朝廷这么大财力,丝毫没有进展。这样的无能之辈,应当撤职查办!”
3、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4、王安石其实没任何偏食,只不过是哪一盘菜靠他最近,他就向这一盘菜伸筷子。如果以一次偏食,去判断王安石之爱好,准吗?宋仁宗也曾经这么判断过王安石,也错了。
5、唐朝的时候,有个地方官叫李希烈,为实现个人野心,发动叛乱,四处烧杀抢掠,使百姓遭难,国家也受了损失。怎么办呢?当朝宰相就向皇帝建议,让太师颜真卿去劝说李希烈归顺朝廷。皇帝同意了,就让年过70的颜真卿去见李希烈。其实,这是那个宰相出的坏主意。因为颜真卿为人正直,不肯巴结讨好,得罪了宰相。宰相明知李希烈不会归顺,却让颜真卿去,想借刀杀人。颜真卿也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可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毫不犹豫地去了。
6、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下次,你请客,你把一盘芥菜放他面前,看他吃什么。
7、第以康熙的聪明,不可能相信明珠会造反。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索d借机攻击明d,这是康熙无法接受的。
8、再高几厘米就会倒塌这位英才的名字叫石昌化。
9、事实证明,这一次又是皇甫嵩的见识拔得头筹。皇甫嵩穷追不舍,屡战屡胜,前后斩敌万余人,叛军首领王国也在逃跑过程中死于乱兵之中。看到皇甫嵩一再胜过自己,董卓感觉很不是滋味,心里弥漫着对皇甫嵩的忌恨。
10、宾主落座,铁木真正思量着怎样才能从脱里罕那里得到援助。还 没等铁木真开口,他就听见脱里罕长长地叹了口气。脱里罕回想起和也速该共同抗击塔塔儿部落的日子,要不是也速该,自己别说汗位,恐怕连性命也不保了。想到这里,脱里罕不免有些黯然神伤。(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
11、暴殄天物(商王)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暗渡陈仓(韩信)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嗟来之食(黔敖)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怒发冲冠(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手不释卷(吕蒙)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2、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13、刘伯玉喜欢吟诵《洛神赋》,某天随口说了一句:要能娶到这样的女子就好了。他老婆听了很生气,说既然你喜欢水神不喜欢我,那我也死后做水神。当晚段式就投水自杀了,七天后托梦给刘伯玉,刘伯玉此后再不敢渡水。从那以后,凡是在那条河渡水的女子都得把妆卸了,打扮漂亮的女子必然遭风浪袭击,后人便将此地称为“妒妇津”。而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概的是这句话:
14、铁木真这次的胜利,不仅报仇雪耻,力量也得到了壮大,而且他在草原上的声望与日俱增。
15、还有富有特色的小编形象设计,以及可爱小编的插科打诨。比如“终极BOSS”H博士、“酷炫狂霸”东芭拉、“极品说书人”孔龙、“资深宅女”乌米。
16、有趣——生动的语言、精致的插画、诙谐的漫画、丰富的互动手段,让孩子享受阅读,笑对人生
17、郭隗先不急着和老板探讨招聘会的事情,他跟老板讲了一则故事。
18、长得丑你就连被妒忌的资格都没有,好心疼这样安全的女子。
19、由于汉献帝是个傀儡,围绕着他的三公九卿也就光环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军阀割据之势已成,天子无兵,皇甫嵩在献帝身边做官,军事才能根本无法施展。
20、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一直到汉代,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21、曹冲知道了对库吏说:“你不要担心,等过了三天,然后你主动去自首”。曹冲用刀把自已身上穿的单衣,用刀戳的象老鼠咬的样子,然后,不开心的走到曹操身边,并且唉声叹气地样子。
22、事情发展的结果正如明珠所料。这个官员上书弹劾后,索d一见这是个彻底明d的机会,纷纷上书弹劾明d。明d官员为了保住自己,也纷纷上书为明珠辩护。结果,原本只是弹劾明珠的经济案件,变成了索d与明d大结算的政治事件。无论谁胜谁负,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伤害。
23、脱里罕哈哈大笑着站起,走过来边扶起铁木真边说:“好!好!快起来吧!”
24、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25、书圣王羲之很喜欢鹅,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有一次王羲之出外游玩,看到一群很漂亮的白鹅,便想买下。
26、公元1688年,也就是历的清朝康熙27年,由于御史郭瑗的弹劾,一代权相纳兰明珠被捕下狱,罪名是“结d营私,负恩乱政”。
27、从表面上看,明珠的这步棋走得很笨。按照郭瑗弹劾的罪名,明珠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自己人头落地而已,但按这个官员的罪名定罪的话,不光明珠的人头要落地,连他的家人也要被诛灭九族,他这是加重自己的罪名。
28、有漫画历史故事,一套书中用漫画的形式讲述周朝七百年历史。有历史主题的诗词欣赏,有经典名著《世说新语》的生动哲理解读
29、在孩提时,看见学宫中所祭祀的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谥号都为“忠”,即为此高兴,羡慕不已。说:“如果不成为其中的一员,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30、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
31、同样的禅让王位,愚蠢的燕王因为不懂得人心的狡诈,落入了圈套,得到了悲惨的下场。
32、楚霸王眼里没得韩信,还是不肯重用他呀,韩信不得志,就偷偷跑了,想去投奔刘邦。范增听说韩信跑了,就劝楚霸王赶紧去追。楚霸王还不想去。范增说:“这人是你的死对头,在这块不把他杀掉,将来要杀就难了。”
33、以下50个成语中包含着50个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34、陈仓解围次年,董卓做了并州牧。朝廷要求他将两万部众的指挥权转交皇甫嵩,董卓不服,拒绝交权。
35、译文: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36、有一天,费无忌佯装不经意和宰相攀谈,说道:“您好像很宠信郄宛啊,既然如此,您何不在他家设宴,请一次客呢?”
37、“郄宛啊,你知道,我们宰相最喜欢看军事操练了,这一次宴请宾客,你要不搞个军事表演,等宰相到你家后,让士兵们站队操练,既威风又热闹。”
38、《田忌赛马》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而后演化成为一个成语。战国时期,齐威王常常与齐国将军田忌赛马,各自选出三匹马,分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赛跑。然而,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给齐威王。田忌十分郁闷,他把赛马失败引起的不快告诉了孙膑。好友孙膑就给他出了一个计谋,让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结果在第一场大败之后就连胜两场。马还是同样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之后田忌和齐威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而孙膑获得了齐威王的赏识。
39、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
40、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41、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42、当时,董卓为前将军,麾下也有两万人,不过,朝廷要求董卓须接受皇甫嵩节制。董卓求胜心切,认为行动迟缓的话,王国必攻破陈仓城,因此建议从速赶赴陈仓。
43、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面对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44、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
45、这就是说,一个爱国爱民的人,要甘心情愿比别人先吃苦,比别人后享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6、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47、抬旗是清朝一项褒奖政策,对于立功的人,如果是汉人包衣,可升为汉八旗。
48、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49、王安石也随大流,跟大家来到现场,只是他似乎对宋仁宗特地安排的这次娱乐活动没一点兴趣,独自闷坐在那里,敛眉默神。
50、民国之初,民众对剪辫抵触情绪极重。冯玉祥部下士兵拒绝剪辫,于是他亲自提枪监视剪辫。士兵们嚎淘大哭剪掉了辫子。未过多久,冯玉祥招兵买马,最关键的条件是:剪了辫子的,一概不要。原来他发现,只有拒绝剪辫之人,才是奴性入骨,唯命是从的人,才是最适合于打造暴力机器的
51、而皇甫嵩说:“不必着急,陈仓城虽小,但守备固若金汤。王国不自量力,妄图攻取此城,必将深陷于消耗战。等他们耗不起的时候,自然就会退兵。我们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大获全胜。救它作甚!”
52、最后,打败了齐国,一洗前耻。燕国最后也跻身为战国七雄之一。
53、而“出旗”这项“福利”措施则是只针对于汉八旗的。
54、战争中,组织领导了山西美术战线的战时宣传工作。建国后任北京画院院长等职。其书画作品颇有影响。
55、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56、燕王哙听到后很高兴,于是就宣布说要将王位禅让给子之。本身想着也就一推一让演出戏就完了,没想到,这个子之,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他推翻了之前说的话,欣然接受了哙的禅让。
57、有用——引导孩子从小爱上历史,汲取古人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以致用,成就大器
58、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59、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
60、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以柴草卧铺,并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该成语后来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61、充满豪气的历史人物故事,帝王将相、文学科技艺术名人等等
62、燕王哙后悔不已,但是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
63、自此以后,铁木真的铁蹄横扫各部,完成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统一。1206年,四十四岁的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意为“海洋”或“强大”。
64、费无忌装作惊恐万分:“大人,今天幸亏我俩逃得快,郄宛他今天意图谋反,到时候会找个机会杀了我们的。”
65、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66、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后,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光辉的抗英禁烟事业。他采取一系列措施,迫使英、美等国鸦片贩子交出鸦片2万多箱,约230多万斤,从6月3日到25日,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67、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程门立雪(程颐、杨时)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司空见惯(刘禹锡)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梦笔生花(李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力透纸背(颜真卿)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文与可)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68、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
搜索更多
69句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