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5句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精选

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

1、(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

2、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乡里,就不配做读书人了。”子曰:“爱之,能无劳乎?忠焉,无诲乎?”《宪问》

3、即使所有人都厌恶一个人,或者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我们都要仔细观察,不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4、  一套好书带你走进真实的中医,中医的智慧和奇妙,不能听别人说,多读多看

5、(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6、(版权声明)来源于网络,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商务合作QQ:1722384182

7、(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

10、   李白是刺客?扁鹊是用毒高手?诸葛亮是法师?我们该拿什么拯救孩子残缺的文化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1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1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7、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担忧愁虑,真正的勇士不会害怕。”

1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9、▶中国式饭局真相:笨人吃的是饭,聪明人吃的是机会

20、(直译)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21、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2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23、(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4、 穿过大门,跟我来到九思桥吧!九思桥的九个洞分别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和“见得思义”。九思桥将湖水分成两半,前面是美丽的喷泉。喷泉一会儿呈莲花状,一会儿像云朵一样轻柔,一会儿出现一颗颗爱心。动听的音乐与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结合,给喷泉增添了一番风味。九思桥后面是一片小湖。小湖像一片明镜,它看见凉亭里小朋友在嬉戏,脸上布满微笑;它看见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翅膀上裹着阳光;它看见柳树梳理着长发,长发在风中飘动。小湖上还有一座白色雕像。玉石做的莲花上有一位拿着水晶瓶的女子,这就是观音菩萨。她似乎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君子,一定要牢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

2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孟子告天下》

28、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29、循序渐进:循,依照,沿着。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30、(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1、驷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32、(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33、(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5、(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3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38、(注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生活实践、待人忠诚、讲究信用。

39、能近取譬: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譬,打比方。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40、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4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2、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3、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44、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45、-----------END------------

46、(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47、(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48、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三个月进食不知肉味,说,“想不到这乐曲竟达到了如此的境地。”

49、2020年,教育部公布最新动向!如果孩子还在念中小学,一定要看看!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51、(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5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53、(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54、(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5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5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 :孔子说:“君子会帮助别人获得想要得到的,不会让人想要得到厌恶的。小人恰恰相反。”

57、(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5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6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61、(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62、期末干货:小学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附各类作文范文)

63、(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64、(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65、译文:孔子说:“爱护他,能不叫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开导他吧?”

66、(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6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6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6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1、065 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73、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74、(注释)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5句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