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句形容国家团结的成语精选
形容国家团结的成语
1、(注释)若:好像。悬河:形容像激流倾泻而下。
2、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3、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4、团队合作有利于产生新颖的创意。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团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三人行,必有一师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想法。团队成员组成的多元化有助于产生不同种想法,从而有助于在决策的时候可以集思广益而产生一种比较好的方案。
5、群威群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6、“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果然说的没错。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我告别了自大,学会了团结,用团结的力量来解决许多问题。
7、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8、(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9、(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10、(提示)多用来比喻学习时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笼统地全部接受。
11、精诚团结: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12、(提示)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13、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14、资本主义故意教育人们彼此敌对,它害怕劳动者的团结。但是我们的d却教育人有深厚的的同志爱和友谊。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
15、华夏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认为只要内部和谐团结,上下齐心合力,力量就会增大,就能无往而不胜。
16、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17、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18、齐国的达子带兵同燕国作战,他请求齐王犒劳军队,齐王不答应。交战以后,齐国大败,达子战死,齐王也逃到外地。燕国军队进入齐国的都城后,争着抢取齐王的财物。人们认为齐王是“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19、《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20、(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21、(示例)~,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22、相辅相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23、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24、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25、《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26、开学提醒:新学期准备好这三个本子,孩子成绩蹭蹭涨!
27、(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28、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29、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申为“打草惊蛇”这句成语。
30、(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属望文生义。
31、(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32、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33、为丛驱雀: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34、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被大家所深刻理解并拥护。
35、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36、吴越同舟: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37、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38、(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9、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40、出自《周易·序》“有大者,不可以盈,有大而能谦必豫”一语中的“大而能谦”这条成语,后用来指既有一定的知识、名望、地位或财产等,又能够谦虚待人的人。
41、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42、单靠一朵美丽的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
43、携手并进,共同语言,结杆而起,结合实际,团团圆圆,团结起来,团日活动,团结一致,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团结一心。
44、(解释)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5、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作序,宾客纷纷推却。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46、团结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团结。我们的大家庭更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团结中不免有合作。
47、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48、“谦虚”是华夏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便是专门论述人应该具备谦虚美德的,其卦辞“谦:亨,君子有终”,则表明谦道美善可行。《周易》成语中涉及到谦虚美德的主要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尊而光”、“大而能谦”等。
4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50、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51、(提示)多用来比喻学习时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笼统地全部接受。
52、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53、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54、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55、(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56、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57、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58、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59、(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60、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61、(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62、成语释义: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63、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64、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6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立足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66、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67、(提示)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68、水清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69、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和积累,成语作为孩子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之在孩子们的平常考试中也不可避免,无论是小学,还有初中或高中,都会用到。
70、炫丽多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中的合作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应对合作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让团结合作充实我们的生活,合作在各行各业是必不可少的。
71、(注释)金玉:泛指珍宝,比喻美好。败絮:烂棉花。
72、五湖四海皆兄弟,团结一致谋幸福。人类大敌是战争,最伤人心是贫穷。手拉手儿铸长城,心连心儿创财富。我们齐心协力,抵制战争,打倒贫穷,创造美好世界!
73、同德同心:谓思想行动完全一致。同“同心同德”。
74、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75、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76、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77、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78、(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79、小小的蚂蚁竟有如此的团结精神。在生活中,人人都认为卖艺的力气很小,要想搬一粒东西比登天还难。今天,我目睹了这一切之告,我才领略到蚂蚁的力量是无法抵挡的。是它们那团结一致的精神战胜了困难。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像蚂蚁那样勇往直前,团结一致,那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搜索更多
80句形容国家团结的成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