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句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精选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堂鼓: 堂鼓亦名同鼓。打击乐器。京剧用于战争、升帐、升堂、刑场、起更等场面,及唢呐吹打等。除了表现战争,都由鼓佬兼管。(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2、成语拼音:shēng dàn jìng chǒu
3、 捧场:今泛指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
4、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5、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和净角中的三块瓦之间的区别不明显。
6、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7、[跑龙套]在戏曲表演中扮演随从或兵卒。现在也指电影中不起眼的小角色。
8、传统戏剧服装凭借和依赖物态化了的服装美学意蕴,与传统戏剧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匹配,以“为人物的传神抒情”服务为最高的美学追求目标。具有程式之美、律动之美、装饰之美和符号之美的意蕴。
9、戏剧 ( xì jù )文学类型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以反映社会生活。
10、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如今多用于电影里面的角色。跑龙套也称呼为群众演员、特约演员。
11、活灵活现(huó líng huó xiàn ) 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例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12、 科班: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13、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族民间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
14、单皮鼓: 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
15、字正腔圆,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zhèng qiāng yuán, 意思是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16、 海报: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17、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18、三字:回龙腔,急急风,慢三眼,打龙袍,二进宫,三岔口,女起解,捉放曹
19、硬靠:京剧服装之属靠,使用时插靠旗,表示人物全副武装,已处于临战状态。
20、 在戏曲中,板眼是音乐中通常所说的节奏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以及民间传统音乐中,经常以板鼓作为击节乐器来掌握控制节拍节奏,而且用板的敲击来表示强拍,以鼓键的点击来表示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戏曲音乐术语中,就将强拍称为“板”,而将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
21、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现代。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出自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延寿马,我招你自招你,只怕你提不得杖鼓行头。”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22、水泊梁山——固若金汤。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23、 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24、 从戏曲中来:由于需要上台的演员未到或扮戏未完成,所以台上的演出只能放慢速度。演员往往要即兴增添台词或故意放慢表演的速度,以达到延长时间的目的,所以这位演员就是“下不来台”了。京剧术语称之为“马后”。
25、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26、[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27、其实不仅上面那些词语,我们平日里常用的一些谚语的来源也在戏曲里。
28、 一招鲜,吃遍天:戏谚。指演员掌握一两下绝招,就可以四方走得。如今看来,演员仅有几下拿手的绝活是满足不了观众的审美需求的,鼓励初学者刻苦训练基本功,用“一招鲜”是可以的,但只能是“学好戏”,而不是“吃遍天”。
29、回复6:接收“对外汉语老师及相关岗位薪酬大曝光”
30、大闹天宫——横冲直撞。呵佛骂祖,作乱犯上。
31、回复接收“外汉老师必知:中国人和外国人最知根知底的区别”
32、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
33、西天取经——水阔山长。荆棘塞途,路在何方。
34、扮相 (bànxiàng)演员装扮成剧中人物后的外部形象;泛指打扮成的样子。
35、梨园弟子:líyuándìzǐ (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36、在戏曲中,过去把学戏的地方叫做“科班”,按《词书》的解释,“科”字的定义就是“类别”,也就是“名目”,“班”字就是“行列”,也就是“集团”,把“科”与“班”连起来,就是“某一种名目的集团组织”。科班是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戏方式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培养演员在数量上最多的一种,它是以一种集团方式授艺的教学场所,成功系数较高,也就是好演员出得最多。
37、勾脸是京剧脸谱勾绘方法之一。演员用笔在脸上勾勒出眉、眼窝、鼻窝、嘴角,并在脸膛、脑门等部位勾画出各种纹佯、图案,并在空白处填充主色。凡不同揉脸、抹脸的净角脸谱,均为勾脸。
38、悲欢离合,荣辱兴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精选跟戏曲有关的成语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百读不厌,击节称赏。
39、 在戏曲中,跑龙套指扮演剧中的龙套角色。龙套,是戏曲表演行当之也称“流行”,是青袍、太监、大铠、校尉、衙役等角色的总称。
40、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41、 (听戏)《百家戏苑》十五周年乌金山纪念演出——武忠《齐王拉马》
42、一个或几个角色在舞台上按规定的圆形路线绕行,以表现舞台空间的转换,速度有快有慢,统称为“跑圆场”或“走圆场”。
43、·镜头下的北京有多美?@所有人快来分享给你的美图!
44、 在戏曲中,铆上,也作卯上。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搜索更多
45句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