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0句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简短精选

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简短

1、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2、③证明了各面固定的多面体必然是固定的,从此可导出从未证明过的欧几里得的一个定理。

3、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

4、1919年,17岁的苏步青买了一张去日本的船票,余170元钱要维持3个月的生活,实在很艰难。他每天只能吃两餐饭,无钱请日语老师,只好拜房东大娘为师。最后他用流利的日语回答了主考官的提问,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名牌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24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师从着名几何学家洼田忠彦教授。1927年,大学毕业后,他又在课余卖报、送牛奶、当杂志校对和家庭老师,用所挣得的钱做学费,免试升入该校研究生院做研究生。并以坚强的意志,刻苦攻读,接连发表了41篇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方面的研究论文,开辟了微分几何研究的新领域,被数学界称作“东方国度上升起的灿烂的数学明星”。1931年3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荣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成了继陈建功之后获得本学位的第二个外国人。此后,国内外的聘书像雪片似的飞来,苏步青一一谢绝。因为两年前陈建功获理学博士位时,曾约苏步青到条件较差的浙大去。苏步青说:“你先去,我毕业后再来。让我们花上20年时间,把浙大数学系办成世界第一流的数学系……”这兴许就是苏步青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不愿离开浙大的情缘。(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简短)。

5、“请把文稿寄来,我的朋友。我很乐意接受您的建议。”

6、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7、回想浙江大学内迁湄潭时期,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创设湄潭吟社,在生活极度困难下,自费出版了《湄潭吟社诗存第一辑》,内收各家诗词约100首。在国难当头日子里,诗人们品茶吟诗,或切磋教义,或评论时局,其忧国思乡,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于笔端。

8、牛顿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9、瑞士的伯努利家族是一个数学家族,三代出现了8位杰出的科学家。这个家族人的脾气都不太好,最奇怪的他们是开始都不是从事数学,可是到后来全部迷上了数学。父亲因为儿子得了数学大奖,嫉妒之下竟然一脚从窗户把儿子踹到了室外。(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简短)。

10、凡是受过初中教育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求根公式求出它的解,这大概是很久就有的公式了。其中根和系数的关系被称作韦达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甚至更高阶方程的求解公式一直不被人们所知。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个叫塔塔利亚的业余数学家首先得到了这个公式,不过他秘而不宣,这是当时搞研究的人的一个传统。可是,这个消息还是在寻求公式的一些业余数学家之间流传着。有一个叫卡当的业余研究者找到了塔塔利亚,恳求得到塔塔利亚的真传。这个卡当在赌博上也不是一般的赌徒,是他在赌博中提出了概率的思想,他还热衷于炼金术,星象学。塔塔利亚肯定被卡当打动了,也许卡当常跪不起,也许甜言蜜语,总之塔塔利亚告诉了他自己知道的一些公式。卡当学到手求解公式后就离开了塔塔利亚,甚至把对塔塔利亚许下的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写出了一本术,名字叫做‘大术’,介绍了三次方程四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于是卡当声名雀起,因为他在书中宣称这些公式是他自己发现的。两个人的争执开始了,解决争端的方法很简单,来一场决斗:两人各自给对方出20道题,看谁先解出来。塔塔利亚大获全胜,卡当一道题都没有解出来,因为塔塔利亚教他时留了一招,没有把公式的一般情况告诉卡当。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场数学竞赛,参赛这只有两个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四百多年前。不过至今这些公式还被称作卡当公式,而塔塔利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塔塔利亚只是一个外号,意大利语意思是‘结结巴巴的人’的意思。历史就像一条河流,沉到河里的往往是金子,浮在河面上的往往是水草和马粪。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得到了以后,人们寻求五次和五次以上方程的求解公式。可是欧拉高斯等杰出数学家都没有找到求解公式,成了当时数学的难题。有两个青年匆匆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又匆匆的离开了,也许他们来到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一些惊讶和慨叹。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N.H.Abel)1802年8月5日出生在挪威一个名叫芬德的小村庄。阿贝尔幸运的碰到了一个有数学头脑却无多大数学成果的老师,老师很快发现他的数学才能,使得他很早就接触到了微积分。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阿贝尔开始试图解决困扰了数学界几百年的五次方程问题。在19岁那年,他证明了一般五次方程求解公式不存在,就是说,不能用方程系数和开根号的有限多次运算来表示方程的根。阿贝尔认为这结果很重要,便自掏腰包在当地的印刷馆印刷他的论文。因为贫穷,为了减少印刷费,他把结果紧缩成只有六页的小册子。阿贝尔满怀信心地把这小册子寄给国内外的一些数学家,包括数学王子的高斯,希望能得到一些反应。可惜他的文章太简洁了,没有人能看懂。高斯收到这小册子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么短的篇幅证明这个世界著名的问题―――连他还没法子解决的问题。他看都没看一眼,就把它扔在书堆里了。阿贝尔的另一篇论文是他在欧洲旅行时通过别人转交给大数学家柯西(Cauchy)手里,柯西连看都没看就扔到纸篓里。阿贝尔饥寒交迫的回到了挪威,还欠了一身债,最后在绝望中死去,年仅27岁。他活着最大的理想是在大学里当一个讲师,可是到死都没有实现。看看现在大学里教授成堆,博士成群,可是这个群体再也没有疯疯癫癫的学者,没有目光深邃的思想者,没有疯狂的怪癖人物了。伽罗瓦(EvaristeGalois)1811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附近的一个小城。1829年他两次投考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却因思想激进,两次被拒绝录取,最后只好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829年5月,17岁的他写出了关于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的论文,论文中首次引入“群”的概念。他把论文寄给经由柯西,请他交给法兰西科学院审查。柯西对此根本不屑一顾,把这个中学生的文章给弄丢了。1830年2月伽罗瓦再次将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详细的论文,寄给科学院秘书傅立叶,不料当年5月傅立叶病死,伽罗瓦的文稿再次被丢失。1831年伽罗瓦第三次将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泊松院士看了4个月,最后在论文上批道:“完全无法理解”。可惜这些大数学家的傲慢和自大,使得伽罗瓦的理论被埋没了将近50年。伽罗瓦因为政治激进,被阴谋的政客们用一件小事怂恿和一个军官决斗。在决斗前一个晚上,他急切地写着他的遗言。想在死亡来临之前尽快把他的思想中那些有意义的东西写出来。他不时中断,在纸边空白处写上“我没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接着伽罗瓦又写下一个潦草的大纲。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一劳永逸地给一个折磨了数学家几个世纪的难题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开创了数学上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群论。伽罗瓦在决斗中被打成重伤,死在家里,年仅21岁。尽管阿贝尔和伽罗瓦创造的群论是纯粹的抽象代数,可是却在后来量子力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利用对称群理论,人们能够事先预测晶体的种类,群论还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玩魔方,就可以利用群论的知识。格里高里.佩雷尔曼(GrigoriPerelman)有“世界最聪明男人”之称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说,他不接受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这笔奖金本用来奖励他解出数学界7大难题之一。拒绝大奖佩雷尔曼年过不惑,住在圣彼得堡一套公寓内。英国《每日邮报》3月23日报道,佩雷尔曼紧闭家门,在屋里对门外采访的记者说:“我应有尽有。”100万美元奖金由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奖励佩雷尔曼证明数学界7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克莱数学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卡尔森在一份官方声明中说:“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解出了‘庞加莱猜想’,从而为长达一个世纪的求解之路画上句号。这是数学史上一个重要进展,将在长时间内为人所铭记。”解出难题“庞加莱猜想”堪称百年难题,由法国科学家亨利庞加莱于1904年提出,主题是多维宇宙本质。一个世纪以来,它一直困惑着数学家。克莱数学研究所2000年将长期困扰数学界的7大难题定为“千禧年大奖问题”,为每个难题设立100万美元奖金,“庞加莱猜想”是其中之一。2002年和2003年,当时在圣彼得堡斯捷克洛夫数学学院任职的佩雷尔曼在互联网上发表3篇论文,证明“庞加莱猜想”,因此在数学界声名鹊起。专家认为,佩雷尔曼的研究成果是拓扑学的重大突破,可能在物理和其他领域上得到“激动人心”的应用,有助科学家弄清楚宇宙的形状。科学怪人这已经不是佩雷尔曼首次拒绝领奖。2006年8月,他拒绝领取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四年一次的“菲尔茨奖”被誉为国际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他当时声明说:“对于金钱和名誉,我毫无兴趣。我不愿意像动物园内的动物一样被展览。我不是数学领域的一个英雄,我没那么成功,因此我不想让每个人盯着我看。”此外,佩雷尔曼多次拒绝一些世界知名院校的“诱人条件”,并且多年来一直躲避媒体。佩雷尔曼的朋友形容这名数学天才性格“内向”、“古怪”,行事略显疯癫,近年来几乎与世隔绝。邻居薇拉.彼得罗芙娜则向世人揭示了佩雷尔曼另一古怪面。“我曾经进过他的公寓,颇感震惊。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一个凳子和一张床,床上堆着脏兮兮的被褥,这些都是房主留下的,”彼得罗芙娜说,“我们努力消灭街区的蟑螂,结果那些蟑螂都躲进了他的公寓。”1966年6月13日,格里高利·佩雷尔曼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天资聪颖,他被圣彼得堡的天才学生数学中心录取,专攻先进的数学和物理理论。他的天分使他很早就开始专攻高等数学和物理。16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在1982年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摘得金牌。此外,他还是一名天才的小提琴家,桌球打得也不错。佩雷尔曼在著名的圣彼得堡学院就学,他的专业深造是高等数学和物理程序。1982年他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金牌。他在圣彼得堡国家大学数学和机械系获博士学位,此後他在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的Steklov数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佩雷尔曼到美国多所大学工作,他于1995年或1996年回到俄罗斯并重新在Steklov研究所工作。到2002年秋为止他最多以他在比较几何方面的工作而知名。在这个方面他获得了一些可观的结果。2002年11月他在预印本文献库(arXiv)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是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这些文章似乎说明佩雷尔曼证明了几何化猜想,这个猜想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庞加莱猜想。许多人认为,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于1904年提出的庞加莱猜想是拓扑学最著名的未解决的问题。许多数学家徒劳地试图证明这个问题,而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克雷数学所斥资700万美元,悬赏解开最难的七大千禧年数学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庞加莱猜想。佩雷尔曼的解题方案在于使用Ricci流来改变理乍得·汉密尔顿的几何化方法。与直接的拓扑学方案相比这个方案似乎更可行。2002年~2003年,他在互联网上张贴的几页简短的论文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接下来的几年里,全球许多著名数学家都在努力解读、验证或填补佩雷尔曼的证明。50年前曾研究庞加莱猜想的数学家斯蒂芬·斯梅尔说,佩雷尔曼对这个猜想的最终证明,是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到2004年9月为止,数学界仍在检查佩雷尔曼的证明,他本人在一些知名的大学里讲课来解释他在预印本文献库发表的文章中的证明。至今为止这些证明看上去是有理的,但还未在所有的细节上被验证。1990年代初,格里高利·佩雷尔曼拒绝接受欧洲数学协会的一个奖金。2006年8月22日,西班牙马德里,当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在3000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面前颁发菲尔茨奖(Fields)时,获奖者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在巨大的荣誉面前缺席了。2010年,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又将奖金高达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授予了佩雷尔曼,在千禧年数学大奖此次揭晓之前,外界一度猜测,佩雷尔曼不会得到克雷数学所的奖赏,因为该论文除了在网上张贴,佩雷尔曼一直没有将其“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而证明公布之后,他曾应邀短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学府与同行切磋,随后就销声匿迹。数学界眼下最为好奇的是,佩雷尔曼是否会去领取这100万美元的奖金。

11、第三个问题,丙沉着地回答:“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必须时时看到对手的长处,警惕自己的弱点,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相应地制订出避免失败的对策。优势而无准备不是优势,劣势而有准备可以转为优势。只有居安思危,知已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2、(1)欧几里得(英文:Euclid;希腊文:Ευκλειδης,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腊人,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

13、他招收门徒也极为严格,要想做他的门徒,必须先隔着门帘听他讲课,5年后,他认为达到要求水平才与学生见面,弄得很神秘。

14、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15、年轻人回信中写道:“仲马先生:您怎么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把我比作马!”

16、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得牌子是三十八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他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

17、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18、“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19、青年时期尤其高产的柯西,在40岁之后,就不再做研究工作了。他说:“对数学的兴奋,是身体无法长期的负荷!”——所以,他不再虐自己,而是开始虐别人了。

20、这位朋友说:“将‘包修3月’改为‘包退3月’,且将‘退’字写得特别大!”吴某十分高兴,便如法炮制,果然没过几天,吴某的生意大大超过了李某。

21、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22、蒲松龄曾当过胡守备的塾师,教他的一个冥顽不化的儿子。胡守备一介武夫,文才很浅,但望子成龙心切,看到蒲松龄批改作业时,好批语不多,就大发其火,埋怨老师教学无方。蒲见胡如此态度,又不能说昧心话,只得借用诗句,隐藏批评。下面是他在胡守备儿子文章上的几次批文:

23、为了庆贺自己的发现,毕达哥拉斯用了一头公牛祭祀庙宇里的神像。

24、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5、(好物)科学的故事,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科学史读本

26、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27、这不仅打破常人的题词俗话,把师生之情和盘托出,又足可看出苏老诗艺的高超,文学功底的深厚了。

28、还有在都灵大学讲课时,刚开始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报名去参与这位数学大师的课程,然而,柯西实际的讲课情形引起了学生们的不满。

29、在学校读书期间,柯西简直是聪明到没朋友。因为他平常总是静静地不说话,如果说了什么,也很简短,令人摸不着头绪,于是就有了一个“苦瓜”的外号。

30、1805年,柯西考入了综合工科学校,在那里,他学习数学和力学。

31、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32、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33、上周五的班会课上,在《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系列分享活动中,肖学鸿同学就为大家带来了这样一位不拘一格的数学大家——约翰·康威:一个只想过得有趣、却“不小心”成果卓著的伟大数学家。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同学们再一次遨游在充满趣味却深刻影响了人类世界的数学王国,并感受到了一位卓越数学家有趣、迷人的人格魅力。

34、从此,世界有了哲学家,追求真理也成为哲学家永不放弃的目标和信念。

35、简言之,在现代数学中堪称奠基理论的“群论”中,“有限单群分类”可谓是20世纪数学最重要的成果,在有限单群中存在26种“散在群”,而康威一个人就找到了其中3个,并将其命名为“ 康威单群”(Conwaygroup)。

36、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37、徐稚说:“按照那本书的说法,完全可以推导出这样的话:房子院套四方方,像个口字的形状,房子里头住着人,人在口中不吉祥。你也想想看,人在口字里,不就是‘囚’字了吗?那不是说,人住在房子里不就成了囚犯了吗?普天下的人都住在房子里,不都成了囚犯了吗?”郭林宗听了心服口服。于是,他下令工匠不要再砍树了。

38、②得到了欧拉关于多面体的顶点、面和棱的个数关系式的另一证明并加以推广。

39、简单地说,拉格朗日的脑回路是这样的:这是一位天才→我想要收入囊中→研究数学会累死小柯西的→阻止小柯西接触数学。。。

40、说明:该诗首句“三千里”扣“3000”,次句“二十年”扣“20”,三四句“一声”“双泪”扣“12”,至于“88”乃双泪串落之意。

41、关于柯西的高产,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巴黎纸贵”。

42、1820年,庞斯列将一篇论文《试论圆锥截面的射影性质》送到法国科学院,却招来了柯西的严厉批评,说论文中的基本部分是"大胆引入",缺乏严格性。不过,庞斯列坚持自己的理论,终于在1822年得以发表,该理论对19世纪射影几何的研究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43、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着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44、(2)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45、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46、新星机床厂厂长张乐,被调到市委组织部当部长。临走前,上级委托他在厂里选拔一名厂长。经过层层推荐,信任投票,民意测验,有3位同志并列榜首。三个人条件相当,怎么办?老厂长想来想去,决定现场考厂长。下午4点钟,俱乐部里挤满了人。老厂长站在台中央,身后放了一块大黑板,黑板上写着甲、乙、丙3个人的名字,他们3位就坐在台上。“考厂长开始!”老厂长宣布,“今天由我出3道题,请你们回答,谁答对了谁当厂长。”

47、梅纳勃劳(Menabrea)是这样评价的:“非常混乱,突然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公式,也弄不清是怎么转过去的。他的讲授是一片乌云,但有时被天才的光辉照亮;对于青年学子,他令人厌倦。” 

48、1805年,柯西考入了综合工科学校,在那里,他主要学习了数学和力学。

49、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50、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51、上个星期的一天,我进了趟城。理了个发;买了一张那天发行的当地的周报;在农贸市场买了一些葡萄;在药店里买了一些药;还在银行里兑了一张50元的支票。理发店每星期一休息;银行每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农贸市场只在星期六开张;药店每星期日休息。

52、他对数充满敬畏。相信是数创造了世界,通过对数的研究能了解宇宙的奥妙。而‘一’最为基本,既是一切数的开始,又是计量一切数的单位,与理性、灵魂、本体是同一个东西。

53、阿基米德出生时,在当时古希腊的辉煌文化已经逐渐衰退,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但是另一方面,意大利半岛上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也正不断的扩张势力;北非也有新的国家迦太基兴起。阿基米德就是生长在这种新旧势力交替的时代,而叙拉古城也就成为许多势力的角斗场所。

54、张嘎刚参加游击队时,没有得到武器,只有胖墩送给他的一串鞭炮。一天深夜,游击队转移到了一个小村子,帮助乡亲们埋藏粮食和财物。因为时间紧,人手少,队长就派张嘎替代哨兵,到村外1000米外的小桥边放哨,防备日本鬼子夜袭。队长告诉张嘎:“如果发现鬼子,马上点燃鞭炮报警。”张嘎来到小桥边,把鞭炮挂在树枝上,然后隐蔽在河边的芦苇丛中。由于连日行军,身困体乏,张嘎开始打起瞌睡来了。迷迷糊糊中,他突然感到小河对岸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他睁开粘涩的眼皮一看,糟了,鬼子果然来偷袭了。于是,他赶忙掏出火柴,扳住树枝,就要点火。哪知慌乱中,树枝在手中一弹,把挂在上面的鞭炮弹到了河中。这下全完了,敌人眼看就要过来,可警报却没办法发出去,即使大声喊叫,远在1000米外的村里也不可能听见,怎么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小张嘎情急生智,想出了一个危险但却十分有效的报警方法,使游击队和乡亲们得到了安全。

55、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56、有一天,百货公司里挤满了顾客。一个小青年挑好了自己喜欢的服装后,从钱包里掏出人民币,交给售货员。售货员见是一张断成两截的壹百元钞票,就笑着对他说:“你把它贴好了再来买吧。这衣服我给你留着。”可是这位小青年不乐意,理直气壮地说:“这票子是刚才我在那儿买东西时,售货员找给我的。你不收不行。”说着指了指前面的柜台。售货员听后,笑了笑说:“青年人,说话要老实..”小青年不等她说完,马上气势汹汹地说:“你也不过去问问,怎么就随便下结论?”售货员不慌不忙地说出原因,在场的顾客听罢都纷纷指责这个小青年。

57、1944年,苏步青以“游七七亭”为诗题作一诗:

58、“七七”事变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在这国难当头,举校西迁时,苏步青接到一封加急电报:岳父松本先生病危,要苏步青夫妇去日本仙台见最后一面。苏步青把电报交给妻子说:“……你去吧,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苏步青妻子苏松本说:“我跟着你走。”但因妻子刚分娩不久,不能随行内迁,苏步青把妻子送平阳乡下避难,直到1940年暑假,由竺可桢校长特批一笔路费,才将妻子和女儿接到湄潭。

59、有一个人听了他5年课,最后他还是拒绝与这人见面。心怀强烈的嫉恨,这人放火烧了毕达哥拉斯的房子,克罗内托城对他言行不满的人乘机发起攻击。他本来可以跑脱的,路上他遇到一块豆地就停了下来,他宁愿被抓住也不穿过豆地,违背自己的禁忌,宁愿被杀也不玷污自己学的说。这样,他被追上来的人割断喉管。

60、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61、不过,柯西在瑟堡同时忙于工程建设和数学研究,经不起折腾的柯西病倒了,于1812年回到巴黎家中休养。拉格朗日得知了柯西竟然病倒了,赶紧劝柯西放弃工程师,专心搞数学。柯西也听从了建议,打算以后致力于纯数学的研究。

62、他越想越兴奋,完全被自己的思考迷住,索性蹲到地上,拿出笔尺。在4块大理石拼成的大正方上,均以每块大理石的对角线为边,画出一个新的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2块大理石的面积;他又以2块大理石组成的矩形对角线为边,画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而这个正方形正好等于5块大理石的面积。于是,毕达哥拉斯根据自己的推算得出结果: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63、许多年后,庞斯列在回忆柯西于1820年6月的一天打发他走时,仍然充满怨气和辛酸,说从柯西那里“没有得到任何指点,任何科学评价,也不可能获得理解”。

64、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65、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66、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只相差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67、是赵家中了头奖。这可以从四家人的回答中一步步推出来。首先,可以确定赵家和李家说了假话,因为他们都说钱家中了头奖,而我们已知说真话的只有一家。这样,我们就确定了钱家没中头奖。然后,我们假设钱家说的是真话,即李家中了头奖,那么,孙家说的也是真话,这样,就不符合事实,因为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因此,钱家说的不是真话,即李没有中头奖。最后,既然赵家、李家、钱家都说了假话,那么只有孙家说的是真话,即孙家也没有中头奖。这样钱、李、孙3家都没有中头奖,只有赵家中了头奖。

68、各位模友,你们还记得“大明湖畔”的柯西吗?

69、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0句数学家的有趣故事简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