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31句墨家到底有多可怕精选

墨家到底有多可怕

1、好。我们再来看《墨子》。什伍制作为一种守城时期的组织方法,在《墨子》中已经明确无误地出现:(墨家到底有多可怕)。

2、到了法家,更是凭本事吃饭升级到了极致。一切都看自己的能力,只要聪明能干,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法家主张循名责实,赏罚分明。这同样也非常的公平,非常的讲理。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体系,实际上,都是源自法家思想。

3、由于墨家的终极目标,专注于解救当年的社会发展,并且墨子又是一个自己对自己学术研究,十分自信心的人,因此,那时候墨家在推行自身学术研究时是霸道的,乃至墨家还可以用军事化机构来形容了,换句话说墨家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4、在这个过程中,儒家自然不会邀请曾经与它势同水火的墨家分享君主的"恩宠"。加上墨家对成员本身的道德和行动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能够完全按照墨家要求去做的人,始终只有少数,而且随着社会逐步恢复稳定,民众生活也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能够继续执行墨家禁欲一般苦行生活的人,就更少了。

5、秦国将领王建和孟田率领30万大军进攻燕国,并在沂水打败了燕国。反秦军队总司令宜颜命令大锤只带领2000名严俊人在前线与10000名秦军人作战。最后,他们寡不敌众,找不到帮助,被困在山顶。蒙恬带领欺骗秦军的阿刚交出大锤,但大锤意志坚强,不肯被征服:“燕人不知道该放弃什么!”现在,他也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致力于此的好同志。

6、尊卑有序,西汉《礼记》当中的这则思想,便是继承孔圣人处。在春秋战国这等未开化的半奴隶半封建社会,连号称“圣人”孔子都跳脱不开尊卑的枷锁,其它贵族焉能跳出?“淳于髡”、“百里奚”,身份低贱之人,无论你多有才,都是贵族眼中的奴隶。

7、((又有人提普选,唉!愚不可及之人何其多也!)选贤任能,我们都讲了几千年的事,选是为了选贤,举也是为了举贤。而现在的人,居然认为选举可以与贤无关,只是为了投票好玩,这就是丢掉中国文化的珠玉,而去捡西方人的破烂。)

8、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必须通过统治者才能推行于天下。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墨家的思想太过于超前,根本无法与统治者的内心需求相互契合。所以到最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只是吸收了墨家的军事科技,而没有接纳他们的政治主张。

9、道家儒家和法家,都认为天是自然的那个天,认为奖善罚恶的思想根源都是来自于,天对万物的生杀予夺。而唯独墨子认为,天是一个存在人格意志的天,还能派鬼神下来赏善罚恶。

10、墨子和杨朱两派,竟然能够称为当时的两大显学,可见当时的人,他们是多么的迷惘和绝望。人们因为无法解决天下大乱的问题,无法正确的理解群己界限,无法正确地制定群己秩序。也就是说,无法正确地制定伦理和法度,才导致很多人走了极端,认为天下大乱,要么消灭人,要么消灭社会,群己两者只能活一个,才能消除争乱问题,以至于天下不归杨即归墨。

11、原来,末代皇帝溥仪在紫禁城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12、((如果像墨子说的那样,人人都应该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但是优先爱自己又是人的本能,那结果必然是人人变得虚伪,这也是圣母为什么那么让人讨厌的原因。如果像杨朱说的那样,人人都为了自己,那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人人都很自私。感觉现在好多人的想法就是这样,平时自私的不行,一有事又爱装圣母。)论不归杨即归墨的群众基础。)

13、这样一个曾经盛行天下的学派,突然神秘的消失了,并且后世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墨家就变得更加神秘了。墨家的兴起和消亡,也变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14、想要了解墨家的思想,就不得不与它的死对头——儒家的思想主张对照着看,因为墨家的主张,都是针对儒家提出的。

15、所以,墨家在大秦帝国的崛起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秦国的制度建设,都有墨家的影子,但是为何后世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呢?其实,历史掩盖了很多真相,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一些记载中,看到一些蛛丝马迹,为我们拨开历史的云雾。

16、同样以儒家思想为参照,凡是儒家提倡的,墨家都坚决反对。比如儒家讲"天命",墨家便提出"非命";儒家提倡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墨家则认为音乐是奢侈且不必要的东西,因此"非乐";儒家认为人死后要厚葬,墨家则站在平民角度指出,"节用"、"节葬"显然比"厚葬"更有利于活着的人,有利于生产活动……

17、孔孟整天讲仁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后你一问他们怎么种树,马上回答“吾不如老圃”。只有墨家,给你鸡汤的时候,还送你勺子!这不叫伟大,什么能叫伟大!

18、在大量杀伤敌军方面,墨子设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连弩车——贝塔,这一武器记载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立于城墙上,一口气能射出六十只箭,主要负责攻击敌军的主力聚集的地方。

19、“兼爱”、“非攻”-超前的“共产主义”,不适用当时的历史现实。

20、((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不就是墨家精神吗?)这是治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精神,不是墨家精神。)

21、法家在大一统过程中虽然功不可没,但秦王朝的迅速覆灭,也宣告了法家理论的荣耀就此打住。经过统治者的考量,有大量民间教育机构作为依托的儒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了我国上千年君主集权专制统治社会的总基调。

22、墨家的核心是“礼”,即维护起码的社会秩序,君主作为统治者必须爱人民,才能获得统治的基础,而人民也必须爱作为统治者的君主,才能获得治理的好处,这样就实现了“兼爱”。

23、墨子好像是凭空出现在了战国的历史舞台上,而且还为人们带来了远超当时那个时代的科学理念,并借此创立了墨家学派。

24、从守城之法的各种“斩”,可以看出墨家连坐法之严苛。是不是跟你们印象中“兼爱”的墨家形象不大一样?推广什伍制度要跟户籍结合起来看。因为什伍制度只有跟户籍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兵农合一的制度。

25、所以说这种人爱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政治手段,而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但是墨子所提出的兼爱,则恰恰打破了阶层的高低固化和血统的贵贱分化。他提倡地位高的人不要自持高贵,有实力的人不要自恃强大,也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别人,而是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

26、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当中,等级分化异常严重,人们都是根据血统来区分高低贵贱。贵族就天生的高贵,平民生来就是低贱。所以即使是推崇仁义之道的儒家,也只是提倡君主和贵族能够对平民施以仁爱之心。

27、《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这样记载墨家“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28、对于天下为什么乱,道家认为,是人僭越天,才导致天下大乱。儒家认为,是人僭越礼,才导致天下大乱。法家认为,是人违法,才导致了天下大乱。道儒法三家,都承认存在一套普适的法则,社会乱是因为违反了这套法则。就好比说,都认为存在交通法规,交通乱了是因为大家不按照交规乱开车。

29、这其实真的是遵从一个人的建议吗?既然要遵从君王和天子的建议,那样,普通百姓是不是明确提出自己的意见,真的那么重要吗?换句话说,她们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又能够确实及时解决吗?恐怕很难。

30、墨家尚贤倡导贵无常贵、贱无常贱,评人只论是否有才。这点在当时颇受风靡,贵族既有秦穆公之贤,又有战国四公子之礼。不过虽然有少量贵族推举尚贤,但大部分贵族依旧觉得身份卑贱不可改变。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31句墨家到底有多可怕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