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82句道德经人生格言精选

道德经人生格言

1、恒也。——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2、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3、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道德经人生格言)。

4、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5、(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7、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8、选自《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

9、道产生初始的初始的一产生阴阳的阴阳的二产生混合的混合的三产生万物。万物都背负着阴而怀抱着阳,它们在交互作用中形成和谐状态。

10、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奥维德

11、(译文)在老子的观念里得宠和受辱是一样的,并不值得骄傲。

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14、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道德经》好词好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百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1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7、(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1、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自己的心灵以清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这种功夫。

22、“不居其薄”是要求我们信义为上,厚道做人。“不居其华”是要求我们莫虚荣浮夸,笃实立世。做到这两点,便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成为有德之人。

23、点评:为人处世,往往事与愿违,做人做事不要拔苗助长,顺其自然就是最好。你想踮起脚来站得高些,反而连站都站不稳了;你想迈开大步走快点儿,结果比原来还慢;刻意表现自己,想让别人高看一眼,反而却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越是自以为是的人,往往越不能明辨是非;经常自我炫耀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自高自大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进步。

24、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老子·五十八章》

2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6、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

2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28、灾祸啊,幸福就紧跟在它身边,幸福啊,灾祸就潜伏在里边。灾祸和幸福是相依相随的,谁也无法脱离谁而单独存在,任何的幸福背后总是潜伏着灾祸,但灾祸并不是永远存在的,灾祸的反面就是幸福,所以要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灾祸和幸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30、智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3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32、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33、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3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5、(感悟)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人们尽管把他装饰得很漂亮,但用后就扔掉,不是爱他,也不是恨他,人们对待刍狗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圣人无偏爱,还百姓以自然。

3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37、                ——《道德经》

3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9、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40、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4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2、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困。《洪应明》

43、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

4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5、(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

46、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战国·老聃《老子·八十章》

4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48、译文: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4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50、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51、最高尚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安然处在众人所厌弃的低洼之处,所以说它的行为是最接近于道的准则。老子认为,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最接近大道的本质,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具体地讲也就是心胸要像水渊一样,宽广无边、清湛悠然;要像水的流势一样,谦虚卑下,不可处处与人争高低,要择地而居。

52、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卢梭

53、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5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5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8、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孟郊古人励志名言警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岳飞》

59、(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60、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佚名

61、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6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63、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64、选自《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65、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66、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67、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

68、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69、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70、(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7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7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3、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论语》

74、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75、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6、(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77、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罗贯中》

78、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79、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80、(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81、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82句道德经人生格言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