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9句两个关于战争的成语精选

两个关于战争的成语

1、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2、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3、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4、①(      )大泽乡起义领导人,在陈自立为王。

5、造句: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6、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7、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8、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9、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10、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11、例句:他参加革命几十年,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2、(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13、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14、李愬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愬投降。

15、(1)请根据下列提示语写出上面三幅图片对应人物的名字。

16、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17、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口号。

18、(1)图一反映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图片主要突出了刘备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的精神品质。

19、一天一个成语26——倾国倾城(西汉)美人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才可描述其美貌

20、例句:沉迷于网络,拒绝和现实打交道的行为也是一种嗜痂之癖。

2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是韩信的成名之战。

22、(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23、(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24、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25、赤壁鏖兵、弹雨枪林、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炮火连天。

26、一天一个成语处世之手段?古时候赞颂的高尚品德,在如今竟然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去

27、(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8、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29、唐宪宗派大将李愬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李愬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吴元济观察了李愬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诉放在心上了。

30、此词典出于《南史·刘穆之传》:传说古人刘邕有吃身上的疮疤痂的爱好,他觉得味道像鳆鱼一样美味。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31、但这个词本意并不恐怖,典故来源于古代道教文化,传说古代仙人通过修行内功以达到涤荡尘垢、脱胎换骨的境界。用来比喻剔除内心的芜杂。

32、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33、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34、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35、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而成语则是浓缩汉语的精华,可你知道吗,不少成语都带着浓浓的Cult味儿,往往一两个凝练简短的词汇就描绘出堪比恐怖大片的既视感,不信看看下列成语,小心脏当心炸裂哦。

36、释义: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7、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38、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39、C:________________。(4分)

40、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孙膑和魏国庞涓的桂陵之战。

41、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2、例句:双十一过后,穷的只能吃土了,饮血崩心一般的痛啊。

43、  首先是齐国的国君齐顷公,他叫姜无野。齐顷公的母亲叫萧同叔子,是齐惠公的小妾,怀孕生了齐顷公,生下来之后又怕大家耻笑,因此就将齐顷公用草捆起来放在田野里。偏偏齐顷公命大,居然有野猫来为他哺乳,还有鹯鹰展开翅膀来保护他,整个就一童话故事。后来有好心的齐国老百姓抚养了齐顷公。

44、(成语出处)语出《草庐经略》·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

45、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

46、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出自秦末巨鹿之战,由项羽带领。

47、(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48、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秦国(白起)和赵国(赵括)的长平之战。

49、(4)前秦和东晋;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选一即可)。

50、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51、古代人也往往有许多怪癖好、怪毛病,比如:盘龙之癖、季常之癖、分桃之癖,但嗜痂之癖是什么鬼!痂,就是我们伤疤好了之后的结痂硬壳,古人用喜欢吃疮痂来形容怪癖。

52、(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53、  眼看着一国之君要成为战俘,齐国可丢不起这脸,丑父马上和齐顷公换了一个位置,自己冒充齐国国君。这时候,很有仪式感的一幕出现了。

54、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55、(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营兵往捕,不知虎穴所在,后乃得知某姓空舍中,相聚燃击,枪林弹雨中,虎乃毙。”

56、一天一个成语28——狼狈不堪(晋)平时只喜欢用狼狈,把成语的不堪二字都几乎省略,狼狈不堪的境地程度更深些

57、例句:公司里一帮妖艳贱货天天对上司吮痈舐痔,能洁身自爱、不卑不亢的人才是一股清流。

58、(拼音) fēng huǒ lián tiān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9句两个关于战争的成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