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48句狄更斯代表作精选

狄更斯代表作

1、代尔那为了解救领地总管回到法国,被革命政府逮捕,梅尼特带着女儿、孙女到法国营救代尔那。梅尼特过去的遭遇赢得革命者的同情,代尔那获得了释放。但得伐石太太与代尔那家族有深仇大恨,她要复仇,她以梅尼特在狱中写成的厄弗里蒙地家族的罪恶史为控诉书,重新激起了群众对这个家族的愤怒。这一次连梅尼特也无法为女婿辩护,代尔那被宣判死刑。卡尔登为了路茜一家的幸福,设法以自己换出代尔那。代尔那与梅尼特、路茜及女儿一起逃离巴黎。卡尔登实现了对路茜的诺言:“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他代替代尔那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

2、梅尼特医生被刻画为既是封建暴政的牺牲者,又是暴力革命的无辜受害者。他医术高明,为人正直宽厚,富有同情心。他目睹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暴行,仗义执言,竟惨遭迫害。出狱后,他宽厚地同意爱女路茜与世仇厄弗里蒙地的侄儿查理斯结婚。为了营救查理斯,他被得伐石太太以谋反罪加以严惩。这个人物是作者心目中善行、美德的化身。

3、《圣诞颂歌》让“斯克鲁奇”一词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斯克鲁奇的口头禅“Bah, humbug! (呸,骗人)”也成为英国人表达愤怒和不满时的口头禅。

4、如果一个人自己具有某种品质,就具备对那种品质的鉴赏力。(狄更斯代表作)。

5、狄更斯用热情、生动的笔墨描绘了生活在底层阶级的人们的处境及悲惨生活,对于穷人,狄更斯给予最大的同情与讴歌;对于剥削阶级,他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抨击。

6、对此,狄更斯信奉的基督教社会主义持不同观点。基督教社会主义者认为,英国穷人已经陷入奴隶一样的处境,新修订的济贫法有违宪法,同时也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他们反对雇佣童工,认为这不仅是对儿童经济上的剥夺,同时也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狄更斯代表作)。

7、在早期的作品中狄更斯塑造了一系列“善良仁慈的”的资产者形象。他们都是无私的,宁可自己身陷牢狱之灾,也不忘助人为乐。这个时期的小说大多以喜剧圆满结局。作品的基调也是乐观的。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奥利佛·斯威斯特》《尼古拉斯·尼古贝》《巴纳比·拉奇》等。例如在作品《匹克威克先生外传》中,匹克威克正是狄更斯早期创作中“善良仁慈的资产者”代表,他对贫苦的人充满同情,总是尽力帮助他们。文克尔的父亲不承认儿子与艾拉百拉的婚事,威胁要断绝文克尔的资助,善良的匹克威克对这对夫妇进行资助,帮助他们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金格尔与特拉偷主仆二人多次伤害他,并侮辱他的人格,但在他们事发被捕后,匹克威克不计前嫌,出钱帮他们还清债务。《尼古拉斯·尼古贝》中的契里布尔兄弟《奥利佛·斯威斯特》中的奥利佛以及《巴纳比·拉奇》中的巴纳比都有着这样的品质。

8、《巴纳比·拉奇》(BarnabyRudge)——1841年

9、狄更斯15岁那年,成了一家法律事务所职员,后来又在法庭任速记员,他因此获得许多法律界的知识,并将此运用于后来的小说写作中。最后他进入新闻界,成了一名记者。酷爱戏剧的狄更斯在1832年几乎成了一名专业演员,他在表演的时候会觉得那才是最真实的自我。1833年,他以“博兹”为笔名开始为报刊杂志撰写故事和记叙性散文,后来编为《“博兹”特写集》。23岁那年,狄更斯引起了查普曼和霍尔出版公司出版商威廉·霍尔的注意,威廉询问他是否有兴趣写一些关于伦敦运动员生活的故事集。这次会面是狄更斯写作生涯的转折点,也促使他第一部长篇小说的诞生——《匹克威克外传》。这部欢乐的闹剧虽不乏粗糙之处,却开创了大众文学的先河,并使狄更斯一举成名。

10、在你的人生中永远不要打破四样东西:信任、关系、诺言和心。因为当它们破了,是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但却异常痛苦。

11、(Charles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

12、路茜跟随保护人劳雷从英国出发到巴黎去救回她的父亲梅尼特医生。梅尼特被无辜监禁在巴士底狱十八年,出狱后被他过去的仆人、现在的酒店老板得伐石藏了起来。经过长期监禁,梅尼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迷茫迟钝的人。他连自己的名字也遗忘了。路茜的出现让梅尼特恢复了记忆。他们将他带回英国,使他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13、狄更斯还将美好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人类自身友爱的力量之上,在1841年出版的《巴纳比·鲁吉》中,狄更斯探索了这样的主题。《巴纳比·鲁吉》是讲述革命和暴动的故事,然而,狄更斯向读者传达的却是友爱和人性的希望。狄更斯在书中揭示了无视人类友爱的一群乌合之众,盲目地以支持新教、反对天主教为名进行暴乱,但幸福美好的社会还要靠人类的友爱。书中,暴动领袖最后在监狱不分宗教、乐善好施的行为,为他赢得了一致的尊敬和爱戴,狄更斯传达了人类的希望之道。

14、我们要学会用温柔的手段来处理人家肉体上的创伤,用温柔的态度来安慰人家精神上的痛苦。

15、《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16、《双城记》(ATaleofTwoCities)——1859年

17、“只在无声电影时代就有100个左右版本的狄更斯作品重拍成了电影。而且那些改编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从格维尼丝·帕尔特罗到佩吉小姐几乎每个人都参演过由狄更斯作品改编的电影,同时很多人认为由于他注重电影自身拥有引人入胜的内容,所以他对奠定电影的传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俄国电影导演和理论家塞奇·爱森斯坦认为时狄更斯发明了平行的蒙太奇——在那里两个故事各自独立发展,以及特写镜头。“狄更斯发明了电影的观点显然是荒谬的,但是他在电影的发展史中是个关键人物并且有着重要的影响。”格雷姆·史密斯教授说,他著有《狄更斯与电影梦》。

18、这种自私傲慢的态度随着鼓励自由竞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出现,以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影响,逐渐变成了维多利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穷人越来越被社会视为累赘,“穷人的贫困原本值得同情,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它却让人生疑,甚至往往意味着罪恶”。人们认为:工人的困境是行事鲁莽、早婚早育、不懂节俭造成的;工人只会将金钱浪费在啤酒屋和赌博上,工人支持工会与罢工是在挥霍;禁止雇佣妇女和童工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他们家庭的收入会更少,而给男人工资补贴是违背自然法则的不可能之举;慈善是在妨碍市场法则。

19、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20、第一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中的萨姆·韦勒像狄更斯一样,是一个以街道为家的孩子,黑鞋油作坊在这部小说中首次出现之后,黑鞋油瓶、黑鞋油刷、擦鞋箱子上的广告等在其后期小说中也反复出现。同样,《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小孩形象也源于狄更斯自己的童年。他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回忆道:“我来到那安静的街道,那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本童年读过的书。”他借《远大前程》中皮普之口说出:“在孩子们生活的小世界里,不管抚养人是谁,他们感受得最深刻、最真切的莫过于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1、《博兹札记》(SketchesbyBoz)——1836年

22、实际生活中,从摆满珍馐佳肴的餐桌到临终时的灵床,从吊丧的孝服到节日的盛装,这种变迁的惊人之处也毫不逊色,只不过我们就是其中匆匆来去的演员,而不是袖手旁观的看客罢了,这一点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23、《圣诞颂歌》(AChristmasCarol)——1843年

24、随着狄更斯对现实生活认识的不断加深,中期的创作不再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盲目乐观思想。这时期的作品加大了批判力度,宣扬了小人物的温情和感化力量。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马丁·朱什尔维特》《董贝父子》《圣诞颂歌》等。《马丁·朱什尔维特》中的马丁·朱什尔维特在美国投资破产还险些丧命,他必须经历贫困的、苦难的教育才能改变他的性格,重新找回自己,继承父的遗产。《董贝父子》中的董贝先生刚开始惟利是图,对儿女冷酷无情。但在他破产后,通过儿女的温情感化,也重新拾回了幸福。《圣诞颂歌》中斯克鲁奇在三个精灵的苦难教育下,意识到资产者必须改变他的冷酷心肠,积善成德,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弱者,创造一个永恒的圣诞境界。

25、其实也没什么可放弃的,除了无边的苦难和废墟外。

26、不公道的本身,对于每一个慷慨和心理正常的人就是一种伤害,是最不堪,最痛苦,和最难忍受的事;正因为如此,许多清白的良心饮恨以死,许多健全的心为之破碎,越是明白他们自己无罪,越足以增加他们的痛苦,越使他们没法忍耐下去。

27、你,不要挤:世界这么大,它容纳的了我,也容纳的了你。

28、*查尔斯·狄更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F%A5%E5%B0%94%E6%96%AF%C2%B7%E7%8B%84%E6%9B%B4%E6%96%AF/8134546?fromtitle=%E7%8B%84%E6%9B%B4%E6%96%AF&fromid=781831&fr=aladdin

29、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30、《雾都孤儿》(OliverTwist)——1837年-1839年

31、欢乐与忧伤交汇在命运之杯里,然而其中绝没有辛酸的眼泪:因为就连忧伤本身也已冲淡,又裹在了那样甜蜜、亲切的回忆之中,失去了所有的苦涩,成了一种庄严的快慰。

32、人生的长链,不论是金铸的,还是铁打的,不论是荆棘编成的,还是花朵串起来的,都是自己在特别的某一天动手去制作了第一环,否则你也就根本不会过上这样的一生。

33、我们不得不向前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

34、《博兹札记》、《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美国纪行》、《双城记》。

35、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围绕着大卫的童年、学习、工作和爱情层层展开,大卫的父亲早逝,母亲再嫁后他受到继父的虐待。母亲死后他去当童工,住在密考伯家中,后投靠姨婆到伦敦上学,与律师威克菲尔的女儿艾妮斯结下深厚友谊。毕业后,他当了律师,不久开始写作并获得成功,大卫与天真的姑娘朵拉结婚后,尽管发现他与朵拉在思想性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仍深爱着朵拉,后律师威克菲尔遭到骗子希普的陷害,大卫在密考伯的帮助下,揭露了希普,把威克菲尔先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朵拉不幸身患重病,临终暗中将大卫托付给艾妮斯。

36、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的心,没有以慈悲为怀为准则、以对世间众生的爱心为伟大的特征的上帝感激之忱,是永远得不到幸福的。

37、狄更斯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是底层人群的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下的伦敦,他是关注下层社会和受压迫的穷人的先驱者。在他成名之前,狄更斯推动了“红色带子”这个比喻的普及,用它描述迫害穷苦人民的官僚体制。“狄更斯式贫穷”在英国俚语里也被用来形容不堪容忍的苦难。比如当谈论某些地区的贫困时,人们会形容这是“狄更斯时代的生活写照”。

38、亲密无间的爱,也像疏远的隔阂一样,会让人猜不透,而且前者更是神秘莫测,难以捉摸。

39、今天,2022年2月7日,是英国伟大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诞辰210周年。值此之际,我们来一起重温狄更斯的经典作品,感受大师不朽人生。

40、狄更斯更是对穷人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切,他反对社会在穷人问题上的傲慢态度。他曾公开表示,当今社会问题并不为某个阶层所独有,而是各个阶层普遍存在,同样,“美德也不仅仅属于那些身穿紫色长袍和细麻衣服的人,完美的品质在身着补丁破衣的穷人那里同样存在”。

41、人要善良,但不能傻和让人随意忽悠,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和最信得过的人详细的分析讨论。人生就是一部故事。

42、许多好心肠的人,往往会一厢情愿地过分夸大自己所做的好事,从而产生了过分乐观的幻想。

43、200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何至今还怀念狄更斯?我们怀念的是一个辍学少年自学成长为揭示社会底层生活的伟大作家。我们怀念的是他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双城记》的开头这般写道:“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那个年代和我们现在也非常相像……阅读狄更斯,似乎也是在阅读自身,阅读社会。或许,我们对于狄更斯最好的纪念方式,则是以狄更斯般犀利的眼光和决绝的态度——挖掘人性、洞悉真相、直面生活、正视苦难、砥砺前行。

44、有的时候,一支亲切的乐曲,一处幽静地方的潺潺水声,一朵花的芳香,甚而只是说出一个熟悉的字眼,会突然唤起一些模糊的记忆,令人想起一些今生不曾出现过的场景,它们会像微风一样飘散,仿佛刹那间唤醒了对某种久已别离的、比较快乐的往事,而这种回忆单靠冥思苦想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的。

45、《匹克威克外传》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7年。

46、狄更斯10部作品里的34句名言,激励我们努力奋进!

47、父亲造了孽,往往会报到孩子身上,而母亲积了德,也会报在孩子身上。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48句狄更斯代表作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