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93句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胜之谓精选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胜之谓

1、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2、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汪·王夫之)

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胜之谓)。

4、1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韩非子·功名》

5、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6、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8、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9、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10、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1、韩信解释是刘邦会用将不会带兵。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韩信的失败,只知道逞口舌之快,追求虚名,却不知道这段话在刘邦心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为后来韩信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12、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13、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1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15、译文: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1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17、译文:沉迷于华丽却毫无价值的辞藻,国家有可能灭亡。

18、凡是人大体的情形,取舍相同的就互相认可,取舍不同的就互相反对。

19、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0、1言之为物也,以多信。(言语这东西,说多了就有人相信)(说明∶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21、译文: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国家的,有亡国的可能。

22、1恃交援而远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治国者,可亡也。(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国家的,有亡国的可能。)

23、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24、1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君主言行浅薄,而将心意泄露无遗,行事不能周密慎重而失言泄露给臣下的,就会有亡国的祸患。)

25、倒言反事以尝所疑——《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26、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出自郭小川

27、1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臣下行事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做事,竭尽全力也不会有怨言。)

28、1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采取同样行动的人,不可不加以审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29、译文:众人会全力帮助他,身边的人乐于结交他,远方的人真心赞誉他,权高位重的人也会推崇他。

30、译文:世间总有得不到的东西,也总有办不到的事

31、1三人言而成虎。(三个人说有老虎大家就会相信)

32、译文: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是它所处的地位高。

33、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4、10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35、译文: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国家,赏罚分明而民众没有怨恨

36、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做贤德的事情却不以贤德自居,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好的)

3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过于宠溺臣下,法令就难以确立。缺乏威严就会被臣下欺凌)

38、文人们总是靠笔杆子扰乱法制,侠客们总是用暴力触犯律例。

3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40、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而)崇尚勇武,越国人民也多视死如归;楚灵王喜欢细腰的美女,楚国女子也多为使腰肢变细而忍饥挨饿的人。

41、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出自刘义庆

42、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六韬·文韬·守土》

43、1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愚鲁的人很难被说服,所以君子进言也是很困难的。)

44、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45、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46、译文:固执凶悍而不谦和,刚愎自用,不顾国家安危而我行我素,有可能会亡国。

47、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48、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下等的君主尽自己的才能,中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力量,上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智慧)

49、译文:如果对对方的箭法有把握,那么即使是关系再疏远的也不会怀疑后羿的箭法;如果没把握射中,那么即使是母亲,也会逃避自己的孩子。

50、木头折断定是因为有蛀虫钻的洞,墙体倒塌定是因为里面有缝隙。

51、1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逾至。(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反而会越聚越多;以鱼来驱赶苍蝇,苍蝇也会越来越多。)

52、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的行为漏洞。

53、1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舆人造车,就希望有人富贵;匠人造棺材,则希望有人早死。)

54、感悟:我们考虑做一件事,通常人都会想如何让成功。却很少有人想到,考虑到失败的因素。但是一旦我们忽略这些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那么可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其实一旦我们能把失败的因素考虑全了,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就接近成功了。

55、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订下心愿,志向是难的,不在胜别人,而在战胜自己的懒怯疑。)

56、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亲信时不回避自己的孩子。

57、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韩非子·饰邪》

58、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59、当君主的人不能够约束臣民但是能够自我约束是一种劫难,不能够让臣民们生活很好,只注重自身享受的会引发祸乱,不能够使臣民们节约只注重自身的节俭就是贫。

60、1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韩非子·说林上》

61、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d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如果依据众人的赞誉而启用贤能,那么臣下就会与君主离心离德,而私下相互勾结。如果通过朋d的举荐而任官,那么民众就会追求交游结d而不愿遵循法

62、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63、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64、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

65、10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遂相杀也,人臣之争事而亡其国者,皆虺类也。——《韩非子·说林下》

66、生杀予夺之权落在臣下手中,如此一来君主就有失势的危机。

67、1无私贤哲之臣,无私事能之士。(不能亲近贤明的臣下,也不偏爱颇具才干之士。)(说明∶只保持工作关系,防止工作以外的关系,以免形成不良裙带、d群)

68、千里长的大堤,因为蚂蚁窝而溃败;百尺大的房屋,因为一点的烟火而焚毁。

69、译文:如果臣下有权任免官员,那么君主就会失去心腹之人。

70、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所以弃用自己的才干而依据法令来才定赏罚)

71、译文:对触犯众怒的臣下不处理,对犯罪的臣下迟迟不加以法办,就会使得群臣暗中憎恶和恐惧,这样久了还没有发觉,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72、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73、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人间世》

74、(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75、1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欲望的心理不除去,就会、给自身带来忧患。)

76、2017海峡两岸暨香港道教宫观联谊会在北京白云观举行!

77、1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经常修剪枝叶,不能使枝大而主干小;枝大而主干小,就经常受不住风吹,经不起风吹,枝叶就会使树干折断。)(说明∶别让臣下的权力太大)

7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79、这都是正常的。所以,面对这些要释怀。但这不能称为懒人的借口,放下、舍得必须是在经过一番努力和追求之后的觉悟,而非消极的逃避。

80、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81、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出自王豫

82、火的形态很猛烈,因而人被烧伤的很少;水的形态很柔弱,因而人被淹死的很多。

83、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眼睛失去了镜子,就无法端正面目;人失去了大道,就无法解开自己的迷惑。)

84、(释义) 人们不会在经过山岭时跌倒,却总是在过小土堆时跌倒。山大,不易跨越,困难多,所以人们重视,小心谨慎,故此能安全通过。土堆小,易于跨越,但也正困为其小,不成其为困难,引不起人的注意,产生麻痹心理,所以往往反而被绊倒。

85、译文: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沧因私事而扰乱公务,法令朝三暮四屡次更改,国家有可能灭亡。

86、译文:智者对圣人进言,也未必得当而被采纳。

87、译文: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8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89、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90、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韩非子·显学》

91、译文:群臣本来的面目显现出来,那么君主就不会收到蒙蔽了。

92、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大事都是因秘密进行而成功,因言语的泄露而失败的)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93句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胜之谓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