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句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精选
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
1、于文则,由于在演义里是个小角色,大家或许都很少知道他的字,但在历史上他却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也是帮曹操打拼天下的第一梯队的将军。作为一个统兵的将军,于禁是相当出色的,征张秀、讨吕布、敌袁绍、平叛乱,可以说是战功显赫。令敌人胆寒的于禁,同时得到了己方部队的敬畏,“以禁有威重,遣禁将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灵及其部众莫敢动;乃以灵为禁部下督,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
2、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投降呢,我想于禁应该在降与不降间受尽了内心的煎熬。降,自己的一世英明尽毁,不降,几万兵马就要被人屠杀。在个人名誉和数万生命之间,于禁选择了后者。这次作为胜利方的关羽也曾经投降过,或许于禁认为暂时的忍辱可以换来日后的东山再起。无论如何,老天实在的很不公平,那樊城之侧的滔滔洪水,带给了关羽千秋的美誉,却带走了于禁一生的荣耀……
3、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之初,曹操的实力还相对弱小,汉朝皇权的余晖还颇能动人,这时候曹操和汉献帝一定程度上合作的关系。
4、当时的荆州外有曹操大军压境,内有刘备图谋不轨,实在是很难自保,连蒯越这样的精明人都能看出来,不降曹,荆州早晚也是刘备的。蔡瑁一是刘琮的亲娘舅,二是曹操的故交,加上当时曹操“持天子以令不臣”,他在选择荆州出路的时候,断然没有选择给刘备的道理,任何一个明白人都会做出降曹的举动,更何况上面说了,荆州的几个大股东都选择降曹,这种做法实在说不出有什么错误可言。这里不是说投降对,而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能做出正确选择本身是件值得称赞的事。(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
5、但《演义》丑化曹操的地方,如欺负皇帝,迫害名士之类,恰恰是现代很多人不太介意的,《演义》美化曹操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对平民的态度,这是现代人眼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
6、谢肇淛《五杂组》里有一段议论,给章回小说划分等级:
7、本期,大锤就来解密,《三国演义》与这个恐怖传说的关联。
8、第二天,刘备也自觉得有点过,于是亲自登门拜访庞统道歉,庞统一开始故作镇定,看到刘备诚恳道歉,也诚恳地说“其实昨天的事我们都有责任。”于是两个人都笑了。
9、魏延死了,他没有倒在敌人的面前,却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为了蜀国,打拼了一辈子的功臣,却没有逃过勾心斗角的权利之争,五丈原上的功亏一篑,写满了孔明的不甘和文长的遗憾——冥冥中,两个身影站在地图前,魏延又一次和丞相讨论兵出子午的想法,丞相羽扇微摇,笑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10、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忠义者皆有好报,叛逆者皆死于非命的道理。《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18这个暑假,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赞叹不已。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小肚鸡肠的周瑜,多疑的曹操……
11、我们都知道在中国,酒杯的高低位置非常重要,日本也是如此,而且日本一般喝酒是一干到底后,向对方展示酒杯表示尊敬,倒酒之前会向上司或前辈展示商标。
12、后来,曹操攻打徐州,他屠刀下的亡魂,很大一部分就是刚在这里勉强安顿下来的关中人。再次侥幸逃过一劫的难民,自然有人选择南下,来到荆州。
13、还原:锚定曹刘的历史坐标,茧剥人物的文学形象;
14、这个情节的出现,直接原因估计是《花关索传》来源于民间故事,带有大量粗糙的说书艺人的情节故事架构特征,由于这部书的主人公关索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落草的土匪山大王,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情节,相当于把关索的山大王待遇前移,把落草为寇的主题安到了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头上。
15、在电视剧中还有一个场景,那就是当旁白说到孙权,在这个镜头中也是有穿帮,那就是在他们行船在江上的时候,附近江边出现了一些现代的小楼,这个穿帮镜头其实非常正常,虽然说一闪而过,但是估计有的观众也注意到了。
16、那么,如果在卧牛山下,关羽和赵云刀枪相见,阵前厮杀一场,又是怎样的结局呢?这个比较还算是蛮公平的,差不多两将都处于各自的巅峰期,咱们不妨通过两人的战绩来分析一下。
17、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三国志
18、在此之前,曹洪亲自披挂上阵斩了马超部将任夔(马超兵至下辨,牙将任夔骤马挺枪搦曹洪战,洪自提刀跃马而出。交锋三合,斩夔于马下,乘势掩杀)之后,就采取了守势,因为他想起了管辂的预言:
19、于是,刘备集团从此开启了双核CPU模式,卧龙凤雏都来了,刘备进军西川后,令诸葛亮镇守荆州,庞统作为战略进攻的智囊团最高领导人跟随刘备入蜀。在诸葛亮不在身边时,刘备最信任的人就是庞统。
20、说起公司文化,不得不提酒桌文化。因为在很多地方,下班后的聚餐也并不轻松,仍旧要延续公司上班的上下级关系。
21、当时曹操的心态已经变了,就算郭嘉提出更合理的建议,曹操也可能不采纳。只要不采纳,肯定就赢不了。再说了,曹操当年败给张绣的时候,郭嘉就在曹操身边,为何那时没给曹操提更好的建议呢?曹操夸奖郭嘉,当然有郭嘉不错的一面,但也是曹操“唯才是举”的表现。
22、刘安对刘备早就慕名已久,这次听说刘备驾临本府,想寻些野味奉上,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一时不能得,于是刘安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给刘备吃。玄德吃肉的时候感觉味道鲜美,就问是什么肉,刘安回答是狼肉。刘备也没有怀疑,饱食了一顿后,天晚就留宿在了刘安家中。
23、抛开演义不讲,曹操自唐宋年间开始,就被搞成了一个反面典型,元代戏曲诞生后,曹操更是被描绘为*臣的大白脸。好在到了近代鲁迅等一批文化界的名人提出要给曹操平反,这才把大伙对曹操的认识从演义转到了《三国志》。历史上的曹操到底如何,陈寿是这么评价的:“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24、痛定思痛,张郃顿足捶胸:喝了酒的张飞很可怕,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他是真醉还是装醉!
25、丈八蛇矛乃是张飞的兵器,在张飞的使用下,它成为了战场中最为厉害的兵器之一。张飞一直跟随刘备闯荡,结识了许多朋友和敌人,也正是在这不断的打拼中,张飞的名声越来越大,丈八蛇矛也越来越出名。
26、那赵云能不能打败关羽呢?也很难。关羽对同一武力层次的敌将是有斩获的,如颜良、文丑都属于超级猛将。而赵云也有两次与同级别对手的交锋,一次是磐河之战与文丑交锋,“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另一次是在穰山之战中与许禇对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在同级别的交锋中,赵云的表现确实不如关羽和张飞,他的武力值维持得比较均衡,没有战斗力陡然暴涨一截的现象发生。
27、郭嘉初具识人之术时,初出茅庐的他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天地,投在了袁绍帐下,奈何袁绍是个可谋事之人,却并非决策之人,优柔寡断正是袁绍最好的形容词,如此主公怎配郭嘉侍奉,于是郭嘉便离开了袁绍,六年间无事可做,后曹操手下一谋士离世,经过荀彧推荐,郭嘉得以与曹操相见,两人相谈甚欢,曹操言道:这就是和我一起打天下的人,而郭嘉说:这就是我要侍奉一生的主公。
28、对历史上的曹操来说,和名士的关系至关重要。大量名士的支持,是他崛起与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础,但一旦他想打造完全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官僚机器,甚而想要改朝换代,名士就成了横亘在面前的障碍。
29、曹操大营里面,还有一个穿帮镜头,那就是可能拍摄的时候,有一些演员不太注意环境,在拍摄曹操大营的时候,里面竟然出现了烟头。烟头是不可以乱扔的。还有一些场景会把演员的用品拍进去,其中有一个冲锋的镜头,就是把演员的茶杯拍到了。
30、张郃退守瓦口关,三万军已折了二万,遣人问曹洪求救。洪大怒,不肯发兵,使人催督张郃出战。
31、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公孙瓒的根据地在胡汉交界地带,经常被北方游民牧族骚然,为了对抗,公孙瓒招募了一些擅长骑马射箭的士兵,以他们为基础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取名“白马义从”。这支骑兵部队成为了公孙瓒手中的王牌,外御强敌内保稳定,帮助他纵横河北很多年。
32、某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真的很肤浅,仅仅是筷子,就能说上三天三夜,更别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33、然而,渐渐,刘备和诸葛亮(也就是汉献帝)之间产生了裂痕。
34、曹操杀边让的时候,边让早已辞去九江太守的职务。罗贯中无法理解杀一个无职无权无兵的人,怎么会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只好让他复职而且有了五千军队。但这场虚构的战事还是无法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倒是冲淡了曹操的罪行:斩杀一员敌将几乎不构成道德污点,与和平状况下杀一个名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35、罗贯中据说“乐府、隐语,极为清新”,是个炮制段子的好手,所以他写杨修,或许是寄托着不少同情的。但表现欲太强还喜欢瞎掺和的人没有好下场,实际上为很多人喜闻乐见。毛宗岗评点杨修之死的时候,就吐槽技能全开,他首先强调杨修的聪明,绝不够资格让曹操猜忌,又说杨修“其实可恶”,“修以杀人教人,操又以杀人为能,都不是好人”,“杨修不能处人骨肉之间”……至于现在的人心向背如何,看看电视剧的弹幕,一目了然。
36、到了《花关索传》成书的元代,已经出现了“互替杀妻”这样的委婉变化,就说明,这种英雄杀妻的主题必须要改进了,当时的人们已经不是很吃这一套了。
37、三国时代的名士,内涵与罗贯中生活的时代的名士,已经完全不同。
38、我看了《三国演义》的《赵云救主》。赵云是蜀国的一员大将,他救了幼主阿斗,他也想把糜夫人请上马都救走,自己步行保护。这时曹军追来了,糜夫人要赵云把小阿斗带走,自己跳井自尽了,无奈的赵云只好上马走了。
39、那么,郭嘉真的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吗?我们来看看,郭嘉一生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
40、第一档:《水浒传》显然拥有了凌驾在其他小说之上的地位,所谓“如《水浒传》无论已”,显然就是在谢肇淛那个圈子里,《水浒传》好已经是共识了。另外,谢肇淛有借了朋友的《金瓶梅》不还的黑料,虽然这里没提,想必《金瓶梅》也可以列入这一档。
41、显然,衣带诏是成功的。献帝——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他——从一开始就是杰出的策划师,他的每一滴血都没有白流。刘备接到衣带诏以后,不可能潜逃,他之所以走了,就是因为营救汉帝的计划成功了。曹操毕竟也是高手。他发现真的皇帝不见了,即刻把董承一干人等处决。这样,在许昌的天子近臣都死了,没有人知道献帝长什么样,曹操说是谁就是谁。这步棋,曹操一直很得意——只要假的天子在手,真的天子也不敢贸然出击。他后来回忆道:“外头要是知道皇帝失踪了,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
42、第三档: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一系列历史小说。
43、三国。讲的就是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历史,主要讲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
44、按道理说,颜良这种猛将根本不好杀,更别提秒杀了,可遗憾的是,颜良倒霉,遇上了关羽,而当时的关羽,正好需要一个台阶来证明自己,于是关羽从曹营中纵马而出,直冲颜良军阵,一刀就秒杀了颜良,令天下震惊!如此强悍的颜良,竟然被关羽轻松秒杀,简直太令人意外了!
45、这档节目是由凤凰卫视和韩国超强综艺制作团队联合制作、精心打磨的“三国外传”,是双方自平昌冬奥会合作《2018平昌请回答》后的第二次合作。同时,还邀请到历史专家纪连海、《军师联盟》编剧常江作为强大的顾问团队,为节目保驾护航。
46、在赤壁大战前,刘备本来也没有什么立锥之地。一旦赤壁大战失败,刘备将更加没有退路。也就是说,很可能当时就被消灭了。刘备被消灭,自然也没诸葛亮什么事了。诸葛亮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自然就没有后来《三国演义》中被神话的描写了。
47、历史上真实的孙坚不仅限于上边的“小打小闹”,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将董卓的爱将斩杀,只不过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被按在了关羽的头上。
48、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49、为什么张春华就这么突出呢?李志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
50、一般人的态度,没这么慷慨激昂,大概也会认为曹操就是真过把皇帝瘾,没什么大不了的。上面所引的几段《演义》或史书中的文字,今天仍使人对曹操感到厌恶,但更多恐怕是因为曹操欺侮妇女尤其还是孕妇,对汉献帝这窝囊男人,同情恐怕是少了很多的。
51、在诸葛亮看来,马超能够和张飞并驾齐驱,但是远远比不上关羽的绝伦逸群。虽然这句话有吹捧关羽的嫌疑,但是也显示了关羽对于强于张飞,还是有这个自信的,不然太明显的捧杀之言,关羽不至于到处拿给别人炫耀。这也侧面证明了关羽>马超=张飞
52、(本文节选自刘勃所著《天下英雄谁敌手》,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授权发布)
53、总的说来,三国演义中被秒杀的名将,主要有五个,分别是华雄、颜良、文丑、高览、夏侯渊。其实这些人的武功都是非常高的,其中的颜良和文丑甚至已经达到了顶尖的水平,结果由于他们的疏忽或者作者的有意为之,最终他们却死于敌人的秒杀,真的是太令人痛心了!按照他们的真实的武力来看,若是公平对战,他们根本不可能被秒杀!
54、刘备夺得荆州后赵云又单枪匹马陪伴他到东吴娶亲,东吴将士惊惧赵云的威名不敢乱动,以至于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汉水之战时赵云事先独自一人冲进曹营里面斩将杀敌,回营后又一个人站在营门口,曹军位于他的恐怖能力只能退兵,让赵云得到一身是胆的称号。而且晚年的时候的他尽管头发已经花白,但还能跟随诸葛亮北伐并攻下三座郡城,让世人知道什么叫做老而弥坚。
55、结语:纵观赵云一生,总共出战25次并斩杀21名敌将,戎马一生却毫发无伤,死前身上一块伤疤都没有,称得上是三国第一猛将。也就只有这么辉煌的战绩和恐怖能力,让曹操感叹:只恨此人不能为我所用!
56、第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孙策不死就没有三国了。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57、《三国志》里,一个人称为名士,和是否做官没什么关系,如桥玄评价曹操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这里名士显然就是有名的士人的意思,又如“诸县皆用名士以镇抚之,其后吏民稍定”之类的记录,更明明说名士做了官。
58、官渡之战时,曹操欲一战定天下,但是当时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袁绍几乎五倍于曹操的兵力,也让曹操心中犹豫不决,又是郭嘉告诉曹操《十胜十败》,顿时曹操决定与袁绍决一死战,并且曹军军心大振,果真官渡大捷,曹操一战奠定了在北方的实力。
59、刘备劝刘表偷袭许。事实上,这是汉献帝的战略安排。
60、宋代以后,随着皇权扩张,科举制度成熟,文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大大增强,这种传统的名士失去了社会基础,而社会上的读书人却数量激增。
61、有人会说,第一不是吕布么?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联手,都让吕布全身而退。但是三英战吕布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正史中并无三英战吕布。三国志中也没有吕布斩将的记载,当然还是提到了“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而三国志却提到了关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白马之战,关羽于万众之中刺杀袁绍大将颜良,袁绍部诸将没用能够抵挡关羽的。
62、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场景里面,比较血腥,关羽手持偃月刀,这个场景有一个穿帮镜头,看上去有点儿吓人。
63、袁术派兵攻打扬州的寿春,并将扬州的当地的官员刘繇赶跑。刘繇如丧家之犬一样渡过长江占领了曲阿的地盘。因为曲阿有孙策的亲人,因此孙策以此为借口希望能够带兵救援。袁术一方面不想放走孙策,但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拒绝。仅仅让孙策带着一千多士兵出发,料想这么少的人也不能掀起什么风浪。
64、积极主张让刘琮投降曹操的蔡瑁,历史上也活得好好的。《襄阳耆旧记》还说,蔡瑁和曹操年轻时就是朋友,所以曹操到荆州之后,还来找蔡瑁叙旧,进到蔡瑁的卧室里,和蔡瑁的妻儿见面。这是当时最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会有也必须要有的举动。
65、张巡带头杀了自己的爱妾,许远也杀了自己的家僮,供士兵充饥。于是城中开始合法吃人,居民易子而食,士兵先吃女人和老、小孩,再吃病残无力的自己人,守城数月,共吃了三万口人。
66、这都是面上的话。诸葛瑾其实说的是:“你谁呀!”献帝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你先兜着……我们慢点聊。”现在,整过过程中牵线搭桥的就是鲁肃。在鲁肃等人的牵线搭桥下,孙刘联盟,大破曹军。而诸葛瑾和诸葛亮这对假兄弟,也必须演下去。其实,从名字中还是可以看出破绽的:诸葛“瑾”、诸葛“均”都是斜玉旁——均字少掉的那一横是后世的传抄的遗漏,好比华雄很有可能叫叶雄,就是因为繁体字华和叶相近。显然,诸葛亮与他们不同。亮,字孔明。“孔”其实就是“非常”、“很”的意思,亮、孔明就好比后世所谓的正大光明。孔明也好,卧龙也好,这都是献帝一开始设计好的、标记自己帝王身份的线索。
67、周瑜相信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周瑜风度翩翩,和孙策亲如手足。周瑜胆识过人,尤其在关键问题上的把控能力很强,为为孙策指明了发展道路。
68、可惜的是如此的英雄人物竟然因为卷入袁氏兄弟的内斗而惨死,在和刘表的手下黄祖打仗的时候被黄祖的部下用石头砸死,其手下全部归入刘表手中,这才有了孙策的横空出世。
69、许褚或许不是曹营最能打的,但绝对是最敢打的,他能拉着牛尾巴逆行一百步,眼珠子一瞪,马超也肝儿颤。
70、汉末三国以至于两晋的名士,往往有诗酒风流放纵不羁的做派,他们的言行被记录下来编成书,最有名的就是《世说新语》,成了所谓“名士教科书”。
71、小编看完节目后,拍手叫绝!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在外国人眼中有这么多好玩的解读,现场还有专家科普,真的是非常优秀了!
72、其实我认为,这个景区之所以名气不够,主要还是因为起名有一些问题,为了引入故事主角的一些要素,这个地方叫“白马关”,因为此人生前所骑的“白马”,指的是书汉昭烈帝刘备的的卢,而也正因为这个的卢,这个男人创业未半就中道崩殂。
73、孙策的霸业蒸蒸日上,就连曹操也不得不安抚和拉拢孙策才能省下心来对付袁绍。曹操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和孙策结成了亲家。然而孙策眼光之高,其目的并不满足于此。建安五年的时候趁着曹操分身乏术,孙策准备伺机北上计划抢走汉献帝替代曹操的位置。
74、袁绍的八百先登。首领是鞠义,组建目的是抗衡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鞠义熟悉少数民族骑兵的战法,也知道如何破敌,他招募凉州擅长射箭和使用长柄兵器的人,组建了这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在界桥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败白马义从,为日后消灭公孙瓒奠定了基础。
75、接下来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的邺城围城战。本编开头详细比较了史书记述和《演义》的描写,会发现《三国演义》增加了许多史书中没有的曹操爱民的描写,而战争的残酷性则大为淡化。
76、所谓“名士”,首先你要是一个士,即出身于一个至少是地方性的大家族,家族权力已经有了几代传承,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才迈过士的门槛,士人中名望特别高的,就是名士。
77、但其实大多都是作者根据关羽的名将传说编造的出来的,在比如说华雄就不是关羽杀的,而是孙坚杀的,过五关斩六将也是子虚乌有的事。
78、我们看过很多脱口秀,但是以传播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脱口秀还是很少见的,又能把传统文化脱口秀做得妙趣横生的就更少了。
79、金圣叹还提出过一个说法,《水浒传》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面是罗贯中续的。此说当然没啥依据,但也体现出一个判断:他觉得《水浒传》招安以后的部分,写得像《三国演义》一样差,所以删掉算了。
80、现在我们讲小说史,特别看重《三国演义》作为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的意义,不过古代有身份的文人,看法却大不相同。
81、在加了一上午的班以后,我在当天的时间安排突然开始以秒为单位计算,中午动车到德阳罗江,然后坐了一趟30块钱的,疑似被坑的出租来到了一个连营销号都不稀罕碰的旅游景区。但是这个景区背后的男人,确是一个实打实的风流人物。
82、所以网友们都喜欢对三国里面的武将进行排名,而且争论不休。其实真正的《三国演义》第一猛将是这个人,他出战25次杀21名敌将,戎马一生却毫发无伤。他是谁,又有什么传奇?我们继续往下看。
83、七星宝刀的主人乃是王允,据说这把宝刀削铁如泥,乃是王允的家传之物。董卓祸乱朝堂时,众人手足无措,空有杀敌之心,却无杀敌之本领,于是曹操主动找到王允,想要借取王允家的七星宝刀,献给董卓。然后借献刀之名,行杀贼之实,遗憾的是曹操失败了,七星宝刀也落入了董卓之手、
84、《三国演义》的作者姓罗名本字贯中,这个并没什么争议。关于罗贯中生平,最早一条记录是这样的:
85、三国的事说也说不完就让大家和我一起去探索吧。《三国演义》读后感250字篇14《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首,这里的故事也是最精彩的。
86、从“英雄杀嫂”主题,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三国演义》对这类情节的坚决删除。虽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仍旧保留了“刘安杀妻”这样的变态情节,但是“刘安杀妻”故事的糟粕遗存,主要来自于“妻子属于个人财物”这样的封建观念,宗旨是作者在继承宋元话本时想体现刘备的仁德,大家都不惜财物供养他,这财物就包括老婆。
87、悲情人物:张鲁诋毁指数:0(张大教主绝对是个好头目)悲情指数:5
88、写到曹操杀人,《三国演义》有美化曹操的地方,也有丑化曹操的地方。
89、清楚了关羽这种战斗风格,我们就可以分析,在卧牛山下假如关羽与赵云交锋,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90、可以这么写:赤壁曹操战败,丢下蔡夫人和蔡瑁跑了,他们被张飞抓住,带到刘备面前。于是刘备痛斥他们有多么对不起刘表,然后细细活剐了他们——这么处理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刘皇叔和张飞的格局,就下降到宋江、李逵的水平。
91、许褚能坚持几个回合,说明他还没醉得连大刀都抡不起来,原本可以坚持两三百个回合的许褚在数回合之内战败,应该不是战斗力骤减,而是张飞战斗力暴增——一番连环暴击,许褚也会非常纳闷:“今天张翼德怎么这么生猛?”
92、但罗贯中对自己这个时代的名士有些了解,对三国时代的名士则基本不了解,对文官系统的运作,更是非常隔阂。自然,他也就理解不了名士作为文官系统的骨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和历史原型难免偏差很大。
93、当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打动诸葛亮时,我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所折服,我也为他得到知己而高兴;当周瑜和黄盖巧施苦肉计时,我既感慨周瑜的过人机智,又为那一鞭的抽打而忍不住心痛,明知是假,却由不得同情黄盖。
94、典韦的武器是重达八十斤的双戟,当初张绣因为曹操调戏他的婶婶,感到屈辱,于是起兵反曹。由于曹操没有做准备,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典韦掩护曹操撤退之时,一戟丢过去,就摧毁敌人十多个长矛。后来典韦左右死伤略尽,典韦本人也身受重伤。
95、除了关平,在这场飞来横祸灭门惨剧中,只成功逃走了一个人,这就是关羽的老婆胡金定。而且胡金定是带着身孕逃跑的,回到娘家后把孩子生下来,就是关索了,后来关索七岁走失,再后来就是拜师学艺成就花关索的主题故事。
96、那有人就说了,司马懿是“妻管严”,其实,中国很多家庭里都是“妻管严”,对此,国外家庭又是啥情况呢?
97、眼看着白痴的刘禅,他固然想过恢复自己的身份。但想到当年草庐的约定,想到与刘备之间多年的羁绊,他又有所犹豫。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汉臣的身份。他多么希望自己真的是大汉的丞相啊。九泉之下,背对飘零的汉室,他可以对大汉二十三朝列祖列宗说一声:“臣尽力了!”然而,他不能够。他不只是汉臣,他是大汉第二十四位天子。“为什么偏偏是我,要肩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许多许多年后,一位异国的诗人会这样唱道。
98、三国时期名将众多,有人称“飞将”的吕布,他率领的狼骑兵横扫中原,天下诸侯都为之胆寒;有后世人称“武圣”的关羽,他逃亡的时候学的一身强悍本领,参军之后专门斩首敌将,华雄、颜良、文丑、庞德这些猛将都被他斩于马下;还有西凉锦马超,他的枪法以凶横凌厉著称,不论是匈奴猛将还是羌人猛将又或者是曹魏猛将,对于马超来说只有打和不打的区别,而这些人也被马超杀的丢盔弃甲。
99、《花关索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段骇人听闻的互杀全家,实际正是这个主题的一个变种——这就是“英雄杀嫂”主题,因为关羽、张飞互杀妻儿,相当于杀妻到杀嫂的等值转换。客观的说,这个情节在元代成书的《花关索传》中出现,对于长期以来的“英雄杀妻”主题来说,可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进步,是的,别看这么残酷和荒谬,但是这仍旧是一个进步。它的出现,说明到了元代,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即便是英雄的老婆拖后腿,英雄也是不应该杀老婆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人伦的基本忌讳。
100、实际上,要理解百姓为什么跟着刘备走,要先弄明白当时荆州的人口构成。
101、然而华雄武功虽好,但命不好,因为他遇到了主角关羽!当时的关羽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将,见众诸侯都不敢派人上去挑战华雄了,关羽便主动请战,最终上演了一出“温酒斩华雄”的经典。关羽斩将而还时,给他的送行酒都还是温热的,可见关羽斩将是多么迅速,说他是秒杀了华雄也毫不为过!
102、据史料记载,曹操得知孙策统一南方时,不禁感叹:提到孙策,他说困难重重,为前线而战。
103、三国演义中最恐怖,最令人细思极恐的一幕是,刘备被吕布打败之后,走投无路夜宿于一个叫刘安的猎户家中。刘安也是很穷,已经很久没有打到猎物了,但为了能款待刘备这一位座上宾,居然把他的老婆给杀了,煮了肉让刘备吃。刘备饱餐一顿,准备离开刘安家时才意识到他吃的肉是人肉,是刘安老婆的肉。
搜索更多
104句三国演义其实很恐怖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