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25句二十四节气农谚歌精选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1、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2、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3、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谓之大……

4、秋分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即这天二十四小时,昼夜均分。

5、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6、  “二十四节气”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劳动人民总结出了便于记住的农谚民谣。如“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一年四季每个节气的开始;再如,“二分二至”“三暑二寒”“二露一霜”“二雨二雪”以及“惊、清、满、芒”,它包含了人们对四季变化以及转换规律的科学总结。在阴晴雨雪的天气变化中,人们还总结出“下了初一雨,半月没好天”“秋分种平川,白露种高山”等,这些都是祖先观天阅地后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

7、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开始下雪,小雪、大雪表示落雪的程度。天气越冷雪就越大。小雪为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大雪为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8、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9、解释: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季满天白云,则细雨绵绵,下不停之意。

10、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11、解释:夏季常见的雷雨(骤雨)来自西北方向,愈下得快,愈停得快。

12、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13、芒种:指有芒的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14、小满:指夏季的农作物开始结穗,但颗粒尚未饱满,正在成熟期。小满为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

15、翻译:谷雨节气到了,布谷鸟就开始叫了。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前三天就开始叫,那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少。而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到了后三天才开始叫,那后面天气的雨水很足。

16、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7、解释:小暑前后十天内,若吹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早晚泛出红霞,表将有台风。

18、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19、解释:九月初九日若无雨,可卜下半年雨量稀少。

20、  早在宋代,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民谣的记载。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内容如下:“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这些花对应时节,时节对应花,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所以古人有“风不信,则花不成”之说。

21、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22、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23、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24、冬至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以及“冬至到、吃水饺”的习俗。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25句二十四节气农谚歌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