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7句苏格拉底的三个哲学思想精选

苏格拉底的三个哲学思想

1、“明白,”助手说:“您的思想光辉得传承下去……”

2、    学习古希腊哲学必须从了解前苏格拉底哲学开始。

3、一次,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把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每天甩臂三百下。学生认为这么简单的事人人都能做到。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起谁坚持了这项运动,有九成多学生举起了手。两个月后,他再提问,坚持下来的只有八成。一年后,他又问及,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便是后来同样著名的柏拉图。“坚持”当然不等于智慧,但却是成为智者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他把脚踏实地的“坚持”看作智慧的一部分,而不鼓励那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4、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5、 | 华兹华斯:序曲或一位诗人心灵的成长 

6、台大人气教授欧丽娟,网上金牌公开课“红楼梦”,这才是打开红楼梦的正确方式。

7、这当然不能被雅典人的宗教所接受。但宗教信的哪是真正的神呢?(“宗教是政治化的知识,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心的不是真理,甚至不是政治生活的真理,而是对政治现实的功用和利益......对神的知识一旦变成了宗教和意识形态,就不再谦卑,就不再坚持人与神之间的绝对距离。”——《生的根据死的理由》吴飞)。

8、获得爱情你可以随便用什么办法,而保持爱情却需要智慧

9、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0、广告时间:多特姚建立了一个收费的读者群,读者群里每日更新讲座信息,全部经过多特姚精挑细选,把握中国学术圈最新动向(主要是发现大家对各种在线讲座没有鉴别能力,也不知道如何阅读哲学书籍、甄别译本好坏)。

11、所以说,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西方文化,我们说两栖文明,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理性主义的支柱,理性主义就来自于古希腊;另一个支柱是基督教文明。从中可以看出哲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础。

12、这些天里,每天都有国内外的哲人朋友,陪他聊上一整天。

13、“诸位,我认为,哀求法官也是不对的,靠乞求逃脱更是不该的,而应该教育和说服。因为法官占据那席位,不是为了施舍正义,而是要裁判正义。他们发誓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欢施舍,而是根据法律裁判。所以,我们不能让你们习惯于发假誓,你们也不应该习惯于此。否则我们双方都不虔诚了。”

14、从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中,我们学习到,做事时的坚持是达到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挖一口井,挖到一半就停了,别人从你挖过的地方继续挖,而且长期坚持了下去,那你说最后成功和成功的结果属于谁呢?

15、他完全可以和那些讨厌他的固执雅典人做法一样,假装承认自己有罪,再配上一场精彩的表演,得到生存的恩赐。(“泪流满面地向法官们恳求,还带孩子上来,以便能得到最大的同情,还带上来很多别的亲戚朋友”——《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

16、苏格拉底究竟信不信神呢?答案是明显的,并且他比一般雅典人还要虔诚。(监狱中本来没有死刑犯向神祭祀的仪式,苏格拉底在喝下毒药之前,却要向神行礼;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他都不忘嘱咐克里同,要向医神阿斯克勒庇厄斯献祭一只鸡。)

17、苏格拉底的死是西方哲学的核心事件。哪怕到今日,人们也难以想明白:为什么雅典这样一个文明的民主城邦,要把最爱它的儿子——这个最智慧的雅典人苏格拉底给处死?

18、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19、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20、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

21、罗素有一段话讲得特别好,他说“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22、狄欧蒂玛质问苏格拉底“爱者从美的东西中得到什么”,之后追问:“他使好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又怎么样呢?”苏格拉底回答:“他会幸福。”对于阿尔西比亚德,这一逻辑也同样适用,“所有的人都盼望拥有好的东西……这是人人共有的。”阿尔西比亚德同样在试图拥有他认为美和好的东西,以之达到幸福的境界,这和苏格拉底给出的答案是殊途同归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爱最终也都归于达到不朽,由此,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为他指明的终极追求,幸福乃至于不朽,都是无可指摘的。

23、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也是古希腊文明超凡脱俗于其他文明之所在,是哪个地区担当了先行军呢,请看希腊半岛以东的琴海东部诸岛和小亚细亚,当时这里绵延着十二个希腊殖民地,统称为爱奥尼亚地区。爱奥尼亚直迄公元前6世纪初期(也就是第一次希波战争前)被波斯帝国的大流士征服为止,始终是希腊世界在文化上最重要的一部分。

24、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25、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

26、采用“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即下定义方式,开辟了西方理性主义传统;

27、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

28、一代哲人永远地离开了,助手后悔自责地过完后半生。

29、300:200,这是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票数。

30、他说,他到处找人反驳,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雅典人——他通过不断的反驳来实现自己的智慧,同时也以不断的对话帮助处在缺陷中的雅典人学会爱智。这是神的给以他的使命。(伟大而高尚的使命,却也是那些政治家想要杀掉他的原因——哲学与政治不可调和的矛盾)

31、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2、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从来就不喜欢民主(“那就是一群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实行多数人的暴政)。加之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派的敌人阿尔西比亚德、克里提亚、卡尔米德等人都有过密切的关系。正是担心苏格拉底对于民主的破坏,阿奴图斯才想通过审判将他逐出雅典。

33、苏格拉底的朋友们要作最后的努力,收买了看守他的人在逃跑的时候给予默许;他的特比斯的崇拜者会提供所有必需的资金。

34、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了,但苏格拉底,真诚地按照他的性格拒绝了。这只会使他终生承认的原则显得愚蠢可笑。虽然判罚是错误的,但他是个合法地组成的法庭的合法的裁决,因而有权强制执行;如果越狱,这是一个与公民资格精神相左的背叛行为。

35、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传世,却被西塞罗称为“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的人”。

3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37、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38、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39、    早期哲学家 = 早期科学家 ≈ 部分宗教首领 •         Milesians(米利都学派):Thales 泰勒斯;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Anaximenes 阿那克西美尼 •         Pythagoreans(毕达哥拉斯、毕泰戈拉学派) •          Xenophanes 克塞诺芬尼 •         Heraclitus 赫拉克利特 •         Parmenides 巴门尼德 and the Eleatics 爱利亚学派 •         Empedocles 恩培多克勒 •         Anaxagoras 阿那克萨戈拉 •         The Atomists(原子论者):Democritus 德谟克利特

40、于他而言,对哲学的求索只是一场为满足自己渴望而进行的交易。他试图用物质的美去换取苏格拉底的教导,但并未成功,因而有了“我相信自己只有一样东西能制服他,他却逃脱了我的掌心”的抱怨。他称“我是一个被蝮蛇咬了一口的人……我在那里被爱智的言论咬伤了”,可见促使他尝试这种交易的并不仅是对于美的本能渴望,也是哲学能够为他所用的诱惑,一种使他感到痛苦(受伤)的欲望。而这欲望最终引导他做出难以理喻的行为。

41、西方哲学的出生时间更早,那时距离苏格拉底出生尚有一百年,而且它的出生地竟不是希腊本土,而是如今属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沿岸的希腊人殖民地。所谓殖民地,我们不要误会,这里没有赶走原住民的意味,Colonia,colo是指耕种土地,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新村落,即不在家乡的新居住地。

42、    一提起古希腊哲学,我们立刻会联想到三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似乎古希腊哲学就是这三个拥有大智慧的人缔造的。然而,在苏格拉底之前,就有思想自由、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希腊人开始寻求宇宙万物的“本原”(αρχή,arche,“始基”),并以此开始了他们的哲学探索。

43、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

44、想了解哲学肯定要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重要的哲学家有很多,苏格拉底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西方文化、西方文明、西方哲学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精神面貌,与苏格拉底有很大关系。

45、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的全盛时期。这时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在哲学领域里的遨游。他既不局限于前人的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所学,他整日思考、探索,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终于,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提出了一系列哲学命题,成为西方一代哲学大师。

46、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47、在古希腊雅典城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

48、这个时期的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初级阶段,其中有我们以前讲过的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阿拉克萨戈拉,德莫克利特,普罗泰戈拉等人。

49、第一种形态,也最早出现的,叫做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就是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所以哲学在最初是与科学同源的。哲学包罗万象,而所谓科学主要包含在自然哲学里。

50、他告诉了我们原因:“这位,如果你认为有点人格的人应该计较生死的危险,而不是在做事时仅仅关心这个:做的究竟时正义还是不义,是好人做的还是坏人做的,那你说得真不美。”

51、“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无奈地说:

52、还没说完,助手就打断他:我一定加倍努力,找遍五湖四海也要找出来。”

53、但苏格拉底的案子是个例外。因为“圣船”要去阿波罗神坛进贡,并且在它回来之前,雅典禁止任何处决。苏格拉底得以在监狱多待了1个月。

54、苏格拉底决定去找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带他一起去神的面前质疑。

55、苏格拉底的哲学教育提供的是一个向上攀登的工具,但也是一个无法束缚住阿尔西比亚德的锁链。他被称为“助产术式”的“困惑式问答”通过启发与探索,并不能强行将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塑造为他理想的形态,而是提供一种让受教育者塑造自我与认识世界的途径。

56、▎苏格拉底的学术传承:柏拉图、阿里斯托芬与色诺芬

57、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58、爱奥尼亚十二城邦中,米利都是最大的一座工商业城邦、港口,在这里孕育了三位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他们被称为米利都学派。

59、柏拉图:《会饮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60、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一段的辩护不禁感到惊讶。他根本就没有把赢得官司当成自己的目标!

61、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62、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63、苏格拉底笑着看着这一切,民主的弊端,法律的滥情。

64、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65、但他信的是自己美好哲学生活上不朽的神,而不信世人所说的会打仗的诸神,他不会相信宙斯真的会夺自己父亲诺洛斯的王位。他把神与自己单独联系起来了,神是他的道德指南针。

66、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67、也许你觉得用叔本华来对接阿那克西曼德是乱点鸳鸯谱,但是这却正是尼采在《古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的做法,我也深以为然。

68、阿波罗神肯定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69、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

70、法官们要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是判处苏格拉底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在进行第二轮投票,决定给予苏格拉底什么罪。

71、不,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习惯了绞盘断断续续的咔嗒声一样。而你也不介意鹅嘎嘎地叫。

72、所以说,哲学并非闲来无事的奇思妙想,而始终是人类理性面对最根本事物时的艰难产物,而且这一艰难产物在日常功利意义上并非有用,就像尼采说的:“哲学通过选择和析出异常、惊人、困难、神圣的东西而使自己区别于科学,就像它通过重视无用的东西而使自己区别于聪明一样。”

73、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74、柏拉图:《阿尔喀比亚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75、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76、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7句苏格拉底的三个哲学思想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