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22句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谚语精选

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谚语

1、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小满:麦类等夏热作物子粒逐渐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2、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谷子甩大叶,黄豆二棚楼,头二茬地均中耕完毕。注意治虫、防旱、防涝等事。农谚有:“冷在三热在三伏”,“三伏不热,五谷不结”,“小暑大暑,热死老鼠”,“小暑不算热,大暑压草肥”,“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大暑到立秋,割草压肥不能丢”,“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伏里种豆,收成不厚”,“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六月芽子红薯线穗粗”。

3、“谚语二十四节气  传承农耕之文化”丨小暑

4、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6、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

7、  我国古代将立冬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8、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9、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10、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篇4◆晴雨

11、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

12、寓意:这是一种表意的说法。惊蛰这天春雷响动,万物开始复苏。

13、小满麦断根,四月芒种麦割完,五月芒种才开镰

14、寓意:惊蛰时节万物复苏,地下的动物活跃起来,尤其是蚯蚓等开始在地下来回穿行,疏通地气,而且大地回暖,地气开始向上升。

15、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16、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篇6(1)惊蛰闻雷米似泥。

17、  寒露以后,我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收十分有利。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困难,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海南和西南地区这时一般仍然是秋雨连绵,少数年份江淮和江南也会出现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有一定的影响。

18、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农谚: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这个节气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19、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20、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此时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此时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21、  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22句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谚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