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27句身无长物精选

身无长物

1、《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2、出自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3、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之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4、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身无长物)。

5、老王因为经商失败,赔掉所有的积蓄,如今已是身无长物。

6、身无长物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7、别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身无长物)。

8、  这次搬家就像是一个肯定,让我更加确定之前在广州体会到的一切

9、字斟句酌   呕心沥血   教学相长   江郎才尽   因材施教 

10、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11、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

12、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3、反义词:腰缠万贯、丰衣足食、富甲一方、应有尽有

14、有一次,王恭跟随父亲到了会稽(kuàijÿ,今浙江绍兴),因为那里盛产竹子,所以回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带了一领精美的竹席。

15、身无长物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16、(解释)指除自身外在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17、于是王恭就将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抱着竹席,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一张竹席。送给王忱后,他就没有竹席可以用了,只能改用了草席。 

18、每天3分钟,1天1个,1年365个,积少成多,让孩子随时出口成章,传承国学内涵,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19、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亦作“别无长物”、“一无长物”、“更无长物”。

20、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你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

21、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22、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23、(4)去。古义:离开此地。今义:到……去。

24、近义词:家徒四壁 别无长物 空空如也 阮囊羞涩

25、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26、这些逃难人身无长物,一到惠阳就逢到数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冷。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27句身无长物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