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句警句的意思精选
警句的意思
1、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出自明代戚继光诗《韬钤深处》。海波:海上的波浪,这里指倭患,因为当时倭寇经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意思是:我的意愿并不是封侯拜相、获取功名,我一心想的是早日让海上的倭患平息下来。
2、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出自《左传R昭公十一年》。末:树的末梢。掉:掉转。意思是:树梢太大,树木就必然会折断;动物的尾巴太大,就必然难以转身。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警句的意思)。
3、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出自(五代R前蜀)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R并序》。意思是:最大的错误莫过于掩饰错误,最大的过失莫过于掩饰过失。说明人不能文过饰非。
4、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出自《孙子兵法R九地》。《史记》中也作:“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意思是:置于必死的境地,然后才能奋起抵抗,夺得生路。
5、 (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意思是:不讲道义地活着,还不如恪守道义地死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还不如正直无私地失去。说明人应当重义。
6、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词《满江红》。尘与土: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即没有成就,这里做谦词。云和月:指作者南征北战的生活。意思是:年近可为祖国所做的贡献还是那样微不足道,为了收复疆土,还要披星戴月,转战千里。千万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老时,就只有徒然悲叹了。几句词表现了作者视“功名”如“尘土”,却渴望与云、月作伴,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
7、说话要有根据,实实在在;行事要有原则,循规蹈矩
8、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R俭约》。从:服从。意思是:让自己的欲望服从别人的,就会昌盛;而让别人服从一己之乐的,就会灭亡。
9、名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是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们取得进步。(警句的意思)。
10、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出自宋代陆游诗《金错刀行》。意思是:过去楚国只剩了最后三户人家,尚且将秦国灭掉了,堂堂的中国怎么会没有人来抵御侮辱呢?
11、(释义)好名声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荣誉也不能以巧诈树立,君子用身心戴道而行。以身戴行,是一个成语,意为言行合用身心戴道而行。
12、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出自《孟子R尽心上》。见:通“现”。意思是:得志的时候,要将恩泽施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要修养身心,将自己的高尚品德展现于世。此二句表达了作者的济民利国之志。
13、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出自唐代白居易《辩兴亡之由策》。意思是: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别人也会为你的快乐而高兴;为别人的忧愁而担忧,别人也会为你的忧愁而担忧。
14、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出自《史记R太史公自序》。毫厘:形容极其细微。意思是:开始有毫厘的差错,到后来就可能相去千里了。说明开始时的一点小错误,就可能发展成为后来的大错误。
15、 (不打不成相识)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意思是:不交手就不能相互了解和熟识。
16、见到贤德的人就要作为自己的榜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戒)反省自身
17、 (万事莫贵于义)出自《墨子R贵义》。意思是:天下所有的事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了。
18、总之,以景语作结只有在结句适合写景的时候才能用,不能无节制地滥用,这是前提。凡是对文学理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景语属于描写之一种,目的在于提供事物的某种特征,此外还有叙述和议论,这在诗歌里也很常见。
19、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出自《素问R宣明五气》。意思是:看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血液,躺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元气,坐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肌肉,站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骨骼,走的时间长了就会损伤筋节。
20、 (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出自汉代枚乘《七发》。支体:即肢体。和:和畅。意思是:放纵耳目的贪欲,放任肢体的安逸,就会损害身体血脉的和畅。
2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22、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但是不彻底消灭入侵的边贼,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表现将士捍卫祖国、誓灭强敌的英雄气概
23、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出自《史记R汲郑列传赞》。交态:指交情。见:同“现”。意思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候,才能看出交情的深浅,在贫富有所不同,地位有所差别的时候,才能够考验友情的真伪。
24、因为过去田地集中在地主们手中,一般穷人自己没有田地耕种,全靠去地主家中租地耕种来维持家庭生计。如遇风调雨顺年间,大家还可交上地主家的粮租,一旦遇上自然灾难,田中颗粒无收,那就要靠卖儿卖女去交租了。
25、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出自清代顾炎武诗《精卫》。意思是:我立定志向要填平东海,就算是身体被海水淹没,我的志向也不会改变。只要东海填不平,我的心志就永远不会终止。表达了作者将复国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26、 (养身莫善于习动)出自清代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学人》。意思是:保养身体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运动了。
27、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出自清代朱舜水《答奥村庸礼问》。清代尹会一《吕语集粹R存养》也作:“种豆,其苗必豆;种瓜,其苗必瓜。”意思是:种了什么样的庄稼,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用来比喻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
28、今日送上法考励志警句精选,去年有多少法考生就是看着这些鸡血警句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过,最终首战过线的。
29、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出自(战国R楚)屈原《离骚》。鸷鸟:像鹰隼一样凶猛的鸟,这里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意思是:鸷鸟不与燕雀之类的小鸟一起居住,自古就是这样的。用来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与庸俗之辈同流合污。
30、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出自《战国策R中山策》。与:给予。期:决定于。厄:困境,穷困。意思是:给人东西,不在多少,而应当在别人正困难的时候给予;结怨不在深浅,而在于是否恰恰伤了他的心。
31、另外,如果你选择去租种丈人的田,这不明摆着抢舅大爷们口中之食吗?你这不在影响娘舅们的关系吗?
32、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出自宋代文天祥《金陵驿》。消得:要能够。意思是:千年万年的历史上,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过像尘土一样的无足轻重,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正义,世人仍旧会称你为大丈夫。
33、 (君子之于道也,犹农夫之耕,虽不获年,优之无以易也)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道:真理。获年:丰收。优:古农具名,这里泛指耕种。意思是:君子对真理的追求就好比农民对于耕种一样,虽然有时会歉收,但却从未动摇过耕种的信念。
34、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一个人要真正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35、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明代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谈王霸之变》。以:给予,付与。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对社稷有好处,我就会连生命都全部献上。
36、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37、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出自唐代白居易诗《放言》。朝:白天。底:什么。意思是:白日里装得一本正经,但到了晚上就露出了虚伪的原形,谁能看得出呢?古往今来,这种事有什么没出现过呢?
38、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汉代刘向《新序R节土》。意思是:山太陡了,就不会太高;水面太窄了,就不会太深。用来比喻对人要求太过苛刻,就不会得到人心。
39、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出自清代宋纁《古今药石R续自警篇》。生:生计。匮:缺乏。意思是:平民的生计就在于勤劳,勤劳能让生活富足,免受饥寒之苦。
40、 (死犹未肯输心志,贫亦其能奈我何)出自清代黄宗羲诗《山居杂咏》。输心:这里指出卖良心、出卖灵魂。意思是:就是死都不能让我出卖我的良心,穷困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41、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出自唐代邵谒诗《金古园怀古》。意思是:即使竹子死了,它的骨节也不会改变;即使花儿凋落了,也还能继续飘香。比喻忠义之人能够至死都坚守节操。
42、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
4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意思是:醉翁之意趣并不在于饮酒,其真正的意趣是欣赏令人陶醉的山水景色。后常用“醉翁之意不在酒”来形容人的本意并不在这里,而是另有企图。
44、 (上智者必不自智,下愚者必不自愚)出自《陈确集R瞽言》。上智:最具智慧之人。自智:自以为有智慧。下愚:最愚笨之人。自愚:自以为愚笨。意思是:最具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自以为智慧,最愚笨的人也一定不会自以为愚笨。
45、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南朝R宋)范晔《后汉书R列女传R乐羊子妻》。盗泉:在今山东省。相传孔子曾路过盗泉,但因为厌恶其名,虽渴也不喝盗泉之水。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廉洁清正的人不会吃别人带有侮辱的饭食。
46、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出自《孔子家语R在厄》。意思是:芝兰生长在森林的深处,但它并不因为没人观赏就不散发自己迷人的香气。
4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易经R名爻通变》。意思是:声调相同的,相互应和,气味相同的,相互融合。用来比喻志趣相投的人容易走到一起。
48、 (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闻:探听。意思是:耳朵不要探听别人的错误,眼睛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嘴不要说道别人的过失。
49、 (偏偏何所以,天地一沙鸥)出自唐代杜甫诗《旅夜书诗怀》。意思是:东游西荡的没有什么依靠,自己就像一个沙鸥一样来回游荡。
50、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出自《管子R权修》。意思是:看人只要看他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是贤德还是不肖了。
51、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出自宋代陆游诗《春日杂兴》。野老:田野间的老人,这里指普通百姓。流民:四处流浪的人民。意思是:我现在也成了普通的百姓,已经没有什么责任了,然而,一见到路上有四处流浪的人民,我的心就忍不住荡起波澜。诗句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52、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出自《诗经R小雅R谷风》。将:正。与:帮助。女:同“汝”。意思是:在你担惊受怕的时候,只有我帮助你;但你到了安乐的时候,反而要将我抛弃。
53、 (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却天下热)出自唐代王谷诗《苦热行》。意思是:如何才能在一夜之间刮起秋风,为我扫除天下的酷热呢?诗句表达了作者想为人民解除酷热的急切心情。
54、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自《论语R学而》。意思是:虽然贫穷,但不谄媚;虽然富有,但不骄傲。说明人贫而自重,富而谦逊的高贵品格。
55、 (丈夫开口即见胆)出自宋代文天祥诗《去年十月九日余至燕城今周星不报为赋长句》。意思是:大丈夫开口说话就能看见其肝胆。形容人说话坦率。
56、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出自唐代顾况诗《行路难》。根本:即本质性的东西。禾:在古代专指粟。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播种的是粟,绝不会长出豆苗。用来比喻因果间的必然联系。
57、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出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意思是:人虽然没有害虎的想法,但是老虎却有伤人的心思。说明必须提高警惕。
58、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出自晋代陶渊明《移居》。意思是:春秋两季,多的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这样的好日子就登上高山,吟诗作赋。
59、 (大德灭小怨,道也)出自《左传R定公五年》。意思是:既然别人对我有大的恩德,就不应该计较小的怨恨,这原本就是正确的道理。
60、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6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如果。以:给予,交出。意思是:如果是对国家有利,我的生命都可以交出来,怎么能够见福就迎受、见祸就逃避呢?
62、《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63、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出自唐代杜甫诗《贫交行》。数:列举。意思是:手心向上时就像云一样聚合,手心向下时,又像雨纷纷落下,这么多轻慢友情的人还用得着一一列举吗?
64、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出自《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斗:战斗,斗争。治:治理。意思是:人的疾病已经形成了,才去治疗,国家的祸乱已经形成了,才去治理,就好像觉得口渴了才掘井,就要战斗了,才去制造兵器,不是晚了吗?
65、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66、 (衣食者民之本)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意思是:吃饭、穿衣是百姓生活的根本。
67、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传》。意思是:人没有刚强的性格,坚强的骨气,就无法坚定地立身。
68、 (为善易,避为善之名难;不犯人易,犯而不校难)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犯而不校:受到侵犯而不计较。意思是:做好事容易,但能够回避做好事带来的名誉就难了;不侵犯别人容易,但受到侵犯而不去计较就难了。
69、(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
70、 (君子能为善,而不能必得其福;不忍为非,而未能必免其祸)出自《淮南子R缪称训》。意思是:君子虽然能够做善事,但却未必能因此而得到福运;虽然不忍心做坏事,但却未必一定能因此而避免灾祸。
71、 (忧民之溺,由己之溺;忧民之饥,由己之饥)出自宋代邓牧《见尧赋》。溺:落水,比喻陷入困境。忧:同“犹”,犹如。意思是:为人民的忧困担忧,就如同为自己的忧困担忧;为人民的饥饿忧伤,就如同为自己的饥饿忧伤。
72、 (履霜,坚冰至)出自《易经R乾传R坤》。意思是:踩到秋天的霜时,冬天冰冻的日子要到了。比喻目前的一些现象是未来的某些征兆。
73、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R子路》。意思是: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虑重重。
74、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出自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戚戚:忧惧的样子。欣欣:喜悦的样子。意思是:听到别人诽谤的话,不要忧惧恐惑,听到别人赞扬的话,也不要欣喜若狂。要看看自己做得到底怎么样,这样,那些诽谤和称颂还有什么可值得理会呢?
75、 (不幸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R治篇十六》。幸:追求,希求。斯:这样。干:追求。意思是:不追求福运,就不会有灾祸;不计较所得,就不会有失去;不追求荣耀,就不会遭到辱没;不企冀美名,就不会遭到诋毁。
7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左传R襄公十一年》。意思是:身处安乐的环境要考虑到危险,考虑到了就能有所防备,有了防备也就没有祸患了。成语“居安思危”即由此而来。
77、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出自汉代扬雄《法言R修身》。《易经R系辞下》中也作:“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与地位高的人交往不阿谀谄媚,与地位低的人交往不骄傲怠慢。
78、因为过去田地一般集中在地主们之手,一般穷人自己没有田地耕种,全靠去地主家手中租地来种,来维持家庭生计,如遇风调雨顺年间,大家还可交上地主家粮租,一旦遇上自然灾难,田中可粒无收,那就要靠卖儿卖女去交租了,欠租利息高,利滚利,让你一辈子都永远还不清地主们租金,而你女儿在过去,是嫁掉了的女,如同泼掉了的水,基上与岳父家毫无关系。
79、 一番渲泄后,换位把师想;为师不容易,心血育我长。
80、 (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R大禹谟》。意思是:骄傲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谨慎会带来益处。告诫人们应谦虚处世。
81、 (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出自明代汤显祖诗《得吉水刘年侄同升书喟然》。意思是:写文章作诗,其内容和立意越新越好,但朋友之间的交情则是越久远越好。
82、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搜索更多
83句警句的意思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