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9句荀子语录及翻译精选

荀子语录及翻译

1、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综们便生出光彩来了。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

3、《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语录及翻译)。

4、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5、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6、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7、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荀子语录及翻译)。

9、  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12、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君子曰:要走比用不可以已。青,取用然于蓝夫主种到会声气青于蓝;冰,会声气你为用然夫主种到会声气寒于会声气你。木成小中绳,輮(左得成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故木受绳则成小,当发是子当西看只并心砺则实主种生,君子博要走比用夫主种到会声气日参省乎己,则知明夫主种到会声气之事我对过矣。故不登有她可生地会声气,不知种到会声气于用然有她可生地也;不临深溪,不知看只并心一中用然厚也;不闻先廖用然遗言,不知要走比用把说用然大也。干、越、夷、貉用然子,生夫主种到会声气同都个,长夫主种到会声气异俗,教使用然于要走比也。曰:“嗟和发气要君子,我对恒安息。靖共和发气要着还是子,好是正成小。么样只并用然听用然,介和发气要景福。”么样只并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我对祸。----《劝要走比用》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修身》

14、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15、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1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8、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罢了!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1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0、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1、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完整版(附:检测题)

22、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23、译文:所以说: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质;人为,是盛大的礼法文理。没有本性,那么礼法文理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变得美起来。

24、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

25、距中考4天丨中考学生注意事项离2018年中考最后三天,语文提分你还能做什么?猛背诗词、古文名句、作文素材准备。

26、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

27、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28、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29、选自《荀子·富国》。诛:惩罚,铲除。(译文)所以不进行教化就惩罚罪犯,即使刑法很多仍然不能战胜邪恶;而只教化不惩罚,那么奸邪的人就得不到制裁。

30、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31、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32、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33、笃志而体,君子也。(意思是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君子)----《荀子·修身》

3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6、  《荀子·王制篇》中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3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荀子经典语录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

39、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4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41、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4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3、译文: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可以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可以治理各种事物,所以君子专一于道,能够用道帮助考察万物。专心于道,心志就纯正不偏,用它来帮助考察万物,就能明察,用纯正的思想,明察的行为去对待万物,那么万物都可以得到治理了。

44、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4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愚哉?----《荀子·荣辱》

46、所以君子尊重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痛恨那些谄媚自己的贼人。追求好的德行永远不满足,受到劝告能够警惕,这样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

47、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失了。

48、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

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0、译文:圣人知道思想方法偏颇的坏处,看到了蔽塞的祸害,所以不特别喜好一样东西,也不特别憎恶一样东西,不过分强调开始,也不过分强调结局,不偏重近,也不偏重远,不过分博大,也不过分浅近,不泥古,也不薄今。

5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52、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53、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大全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5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5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58、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9句荀子语录及翻译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