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82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精选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1、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诫子书》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的做人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范文。文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4、泰戈尔说过:“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失去星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5、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辅佐越王勾践一举灭吴后,他很冷静地看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飘然离去,这体现了他卓越的聪明才智和视功名如粪土的淡泊。

6、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7、生:草船借箭、赤壁之战、空城计、舌战群儒。

8、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9、站起来时,见旁边地上有一把柴刀,高兴的说:“天随人愿,不知是谁把到丢在这里。”

10、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候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1、   “宁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环境的宁静,一种是心里的宁静。有些同学很安静,但思想多动的,这也不算宁静。举例:毛泽东闹市读书以追求心里宁静来实现远大目标;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是心里的宁静。所以他们都能达到他们所要的目标。

12、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13、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14、   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15、醒来是笑、爱到深处才会长久,而是一种境界!入睡是甜、淡泊名利永葆童心:做人就会单纯透明:陪在身边才是拥有。保持童心,心无旁骛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17、人要活在当下,不要总停留在过去,也不要总空想着未来。

18、生2:第二句: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等到悲凉地困守在穷家破舍里,悔恨也就来不及了!

19、贾岛:作诗认真刻苦,僧敲还是僧推已传为美谈,后出家做了和尚。

20、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 甫 

2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22、中语会“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23、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伯在老街上经营一家茶馆,他从不站在门口吆喝着招揽客人,客人来了就接待,没客人就半躺在老藤椅上打盹。

24、   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

25、师:“宁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环境的宁静,一种是心里的宁静。有些同学很安静,但思想多动的,这也不算宁静。举例:毛泽东闹市读书以追求心里宁静来实现远大目标;这是哪一种?

26、(请在文中找一句最适合你的句子,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例:我选择_句,因为我收获了___。)

27、凡事淡点,自己理解就好;遇事莫急,自己做到就好;看事莫扭,理智相处就好;谈论勿燥,兼听则明就好;理性表述,置信操守就好;公共场所,勿扔垃圾就好;网友相处,尊重人格就好;言论自由,谈吐良知就好;世俗艰难,相互体谅就好;人生苦短,莫留遗憾就好。

28、理解主旨,体会《诫子书》倡导的学习和做人之道。 

29、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指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30、   (译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1、删繁就简、朴实无华、返朴归真、能屈能伸、宽容大度、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甘于平庸、驱除心魔,随遇而安、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岁月静好、逆来顺受、泰然处之、与世无争、委曲求全、见利思疑、见利思险、明哲保身、谦卑顺天、乐天知命、不求完美、瑕不掩瑜、知足常乐、感恩上天、笑对人生。

32、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33、 心闲天地本来宽。        --陆游 

34、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35、《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36、师:请同学们拿起书一起来朗读课文,注意加粗字的读音。

37、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觉得,对于生命持一种无忧无虑的淡泊态度,将抵偿他自身的一切缺点。威廉詹姆斯

38、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遭受挫折不但可以使人生积累经验,而且挫折可使人生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珍爱生命。

39、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篇文章只有八十多个字,诸葛亮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如何才能做到修身养性?其实诸葛亮是告诫他的儿子只要记住一个字。你们认为文章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40、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翻译课文。

41、师:除了以上这些语言之美,你还能找见其他的用法之美吗?

42、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43、生1:“非淡泊无以明志”中的“淡泊”也和“静”有关。

44、   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5、生:“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46、生3:只有淡泊明志了,才能立下志向,成就一番事业。

47、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8、老伯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叫来所有的人,然后拿起砍柴的斧头,向紫砂壶砸去,转眼间紫砂壶在众人惊愕的眼光中成了一堆碎片。

49、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0、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候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51、最近爱上了你的歌,爱你才气洋溢,爱你有序谦卑,爱你稳重不失幽默,爱你安静不忘风情、喜欢你的淡泊名利,喜欢你的侃侃而谈~欣赏你的文学底蕴、钟爱你的一身所有、清华哥哥,男神

52、淡泊,并不是一味的反对追求名利,而是追求要有尺度,坦荡从容;淡泊不是碌碌无为,无所事事;真正的淡泊是看透,在复杂的世事中洞察一切,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成熟,在自身价值不断升华的同时,不与人盲目争长争短、争得争失。

53、    与:跟随。        遂:于是,就。  

54、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55、在人生航行中,淡泊可能是你冲出迷雾重重的明灯;在披荆斩棘的征途上,淡泊也许是指引你前进的坐标。只有淡泊,你才会克勤克俭,自强不息,百折不回;只有淡泊,你才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玩物丧志而走向歧途;只有淡泊,你的心境才会平静如水、宁静致远。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56、出自《诫子书》。是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写给他儿子垂髫时期的诸葛瞻之书。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浅而意蕴深刻,充满了哲理。

57、师:诸葛亮54岁病逝,而他的儿子才8岁,这封信里包含了他对儿子的……

58、明确:“非淡泊无以明志”中的“淡泊”也和“静”有关,因为注释说“内心恬淡,不追逐名利”,一个人只有内心宁静了才能内心恬淡、不追逐名利,才能宁静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所以,“淡泊”也是“静”的境界。

59、尚未功成名就,休说淡泊名利;尚未沧海桑田,休说矢志不渝;尚未苦尽甘来,休说与世无争。

60、有人用钱策动钱钟书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认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概括起来说就是:头脑、笔和骨气。

61、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区别,读一读,说说那一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62、一生为名利所累,实在是本末倒置。名利原本无所谓好坏,有道是:“名利高寒阁,冷暖只自知。”无论宦海沉浮,无论商战成败,无论情场生死,其中滋味都如寒鸭戏水一般冷暖自知。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笑看人生。也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给人以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才能在平淡中寻找快乐,才能在宁静中制造浪漫。

63、1996年8月,她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从踏进启东职教中心的大门的那一刻起,她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教人。

64、《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

65、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66、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67、这句话的原文应为“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

6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9、往往都是在坎坷中求生存;少点烦恼!不是空口许诺!而是做到,能让身边人平安幸福的:让自己感到生活的充实,淡泊名利,而是照顾

70、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

71、想学天体物理。如果条件允许我学个不太实际的专业然后一辈子当个搞科研的小透明的话。可惜没这条件。补习数理化知识再去学个物理专业,有这功夫我已经存下不少钱了。我还没资本去追逐梦想,目前没有,以后有淡泊名利的资本了大概也不想折腾了。

72、   联系充满诱惑的现实生活,谈一谈《诫子书》对我们当代中学生有何现实意义? 

73、   (译文)内心不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74、从三峡自然风光过渡到三峡植物体系的艺术再现,李鲁老师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细心观察,以及对三峡生态平衡的专注已经达到很深的艺术沉淀,他积累的宝贵艺术经验和理论知识将会为这一轮的三峡文创、文旅开发提供有效的艺术创新资源,我们衷心祝愿李鲁老师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像他笔下《松柏长青》一样,永保艺术长青。

75、我妻,我祝你功成名就,学业有成!我妻,我等你淡泊名利,平淡生活!我妻,我爱你白头到老,海枯石烂!我妻没有共同的信仰,应该有共同的追求。没有共同的追求,应该有共同的爱好。没有共同的爱好,应该有共同的默契。没有共同的默契,应该有好的性格。没有好的性格,应该有颗淡泊名利的心。如果这些都没有,对于已婚的男女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

76、师:我认为你评价得也更有语文的味道了。那我们一起再来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意,看看还是不是有这样的韵味儿。

77、师:大家听得仔细,评价得越来越高雅,词与词之间要停顿,但是气息不能断。句与句之间可以拖长一点儿。尤其是以“也”结尾的句子,这样读出来才有文言的味道,才有语文的味道。大家可以再自由地读一读。注意拖音、“也”的读法和标点。

78、师:这也是作者要求儿子做到“静”的原因。除了有“静”的句子,我们能否找出没“静”字却也说“静”的句子呢?

79、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80、是时候换一种生活方式了,别再把机遇当成自己所谓的不在乎跟淡泊名利;当正视到自己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些都是为了掩饰自己胆小懦弱的借口罢了;既然想迎着找寻幸福,就放宽了心大胆的去尝试一遍你一直在逃避的种种!

81、   同学们,知道这些名言警句说的是谁吗?同学们对得很对,他就是诸葛亮。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诫子书》,看看这篇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82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