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句惜时勤学的诗句精选
惜时勤学的诗句
1、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一个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惜时勤学的诗句)。
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3、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杜牧《汴河阻冻》
4、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6、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7、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惜时勤学的诗句)。
9、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10、 在中国浩瀚的诗词里,有很多关于惜时和劝学的古诗词,这些古训,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诗词,成为每一个有志之士的座右铭,鞭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人们。
11、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朱放《题竹林寺》
12、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杜甫《越王楼歌》
13、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14、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16、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7、译: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18、 诗词中关于惜时的诗句层出不群,而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一首名曰《长歌行》的古诗。
19、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20、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著名书法家,诗人,颜真卿《劝学》中的佳句。用对偶的修辞,阐释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小时候不知道勤奋学习,到了老年斑斑白发的时候才后悔当时没有用功读书,悔之晚矣。
21、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22、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2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莎士比亚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释义: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这个对偶句是说:年轻时不知道要及早勤奋读书学习,到了白发苍苍的老年就要后悔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释义: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释义:所谓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4、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5、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7、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8、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搜索更多
29句惜时勤学的诗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