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句曾国藩修身十二法精选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因为别人又不傻,当你和对方玩心眼的时候,时间久了,没有人会愿意和你长久的相处,所以真诚是保证自己和别人良心相处的一个前提。
2、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
3、富弼常教育自己的子孙说:“忍,这一个字,是办好事情的窍门,家庭要想和睦一定要注意这个字,一个清正节俭的人,再加上一个忍字,做任何事情都能势如破竹,没有能难住他的,这样的人能容万物如果,不能忍,何异于青蛙,一碰就跳,一跳就叫,如何是好。”
4、多读史书人要多读书,尤其是读史书。读史可以提升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只是一个过客。
5、(11)作字∶ 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
6、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可以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7、做到早起,晚间作息也须健康,同时不拖泥带水,有一定意志力。两点都能做到,应当可以克服“晚起综合征”了。
8、兄弟之间的和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难。现实社会中,兄弟为了家产,大打出手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寒心。
9、兼听而不失聪。“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10、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什么时候,要拿出一定时间静坐养性,反省体悟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正襟危坐,凝然镇定,如同宝鼎一般沉稳。
11、此后曾国藩念念欲改过自新,他在日记里写:“思从前与小珊有隙,实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门谢罪“。
12、曾国藩天资平庸,能取得如此成就,其中很大原因是他对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严格自律。持身敬肃每日保持精神肃穆,衣冠整洁得体,给人稳重可靠的印象。
13、在慎独的路上,为警戒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过失,曾国藩特意取了个别名:“涤生”。涤,就是洗涤过去的污垢;生,意味着每一次改过,都会迎来新生。
14、做人应长期保持内里对神明的敬畏:敬畏的具体要求落实在每日衣冠整洁面容肃然,心地光明头脑清醒,朝气蓬勃如太阳高升。内外皆明畅,朝气自然而生且健康持久。
15、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16、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
17、所以,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给自己制定了修身十二法,每日静坐,早起,写日记,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修行。
18、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
19、这样的人不但会误了自己的功业,还会陷入越来越懈怠的漩涡之中。
20、他在日记中写道:“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21、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22、从曾国藩家族的基本情况和家教家风的深刻内涵出发,通过对比,深刻剖析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大家以深刻启迪。
23、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24、谨言慎行拥有大智慧的智者向来惜字如金,只有浅薄的小人才夸夸其谈。
25、真诚,是处世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则,现在这样一个功利性的时代,没有人愿意相信真诚,很多人相信的都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但是真诚却是和人相处,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
26、技不荒疏往日的技能不可荒废,许多技能太久不用日渐生疏,最后逐渐遗忘。
27、他在《曾国藩诫子书》上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28、每月不可荒废旧技能。每月写作几篇文章,以此检验自己积存义理的多少,葆养真气的强弱。却不能完全沉溺于中,因为做文章特别耗费真气和时间,也最容易使人玩物丧志、隐没本性。
29、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善良本身就是最好的福报。
30、所谓仁义,就是内心的慈悲之心,这也是保养自己心性的根本,对待万物都有慈悲之心,敬畏之心,做到大公无私,不但能受到别人的爱戴,这样的感受也能让自己收获温和的内心状态。
31、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32、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3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4、“气”说着玄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浩然之正气”。“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行得正走得直,身体也自然健康少病。
35、他告诫儿子,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路,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36、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更要懂得宽恕,以大度来容纳别人,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反而不利于自己,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不过是为了利害关系,宽恕也是对人生极其重要的状态。
37、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
38、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39、每天都应获知新学问。每天读书时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如果可以从书中凿空,求取深意,那就是偏私他人。
40、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
41、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4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43、一曰:慎重独处,心胸泰然;二曰:庄严恭敬,身体强健;三曰:追求仁义,心悦虔服;四曰:正心诚意,则神灵钦敬也。
44、另外他还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天的生活要安排的十分充实,有工作的时候干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就练书法,修身养性,同时经常在日记中告诫自己,若是动了邪念,就大骂自己,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律能力。扩展资料曾国藩修身十二法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中国近代唯一圣人,后世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45、今天搬运曾国藩的十二条自律,请仔细研究,希望对你有用。
46、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47、间,数十寒署,仅须臾耳; 大地数万里无有纪
48、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歪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49、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 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 勤奋好学者实不多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
50、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日记中的自我批评两次,一次是发誓戒烟,另一次是责备自己“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哉!……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
51、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
52、静坐养性每日睡醒或睡前,至少抽出一段时间,独处静坐。摒除一切杂念,静思己过,反省这一天的言行是否有不妥之处,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53、没过几天,秀才在街上遇见富弼,富弼主动打招呼,秀才却不理他,扭头就走了,还骂富弼是一只缩头乌龟。
54、古今多少风流人物,最终都消失在历史中,我们眼前的琐碎和烦恼又算得上什么。
55、外表整齐严肃,心里思虑镇定专实施端恭庄严,所以身体强健。
56、他把这种行为看作不孝的行为,用以提醒自己早日戒除。
57、早起精神佳,不要恋床,起床晨读或锻炼,保证一天都有好精神。
58、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换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说:“盖真能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写字或阳刚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文章写作,
59、然后大笑着离去,富弼的仆人都埋怨着说:“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答上来,你怎么装作不知道呢。”
60、每日出门前调整到最佳状态,人前永远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工作时专心致志,高效果决。
61、“慎独”二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62、其他事事为兄弟担心,在财力物力上,极尽所能帮助弟弟,用真情实感教化兄弟,无事不可对人言。
63、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64、保养真气。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彻里彻歪光明正大,所作所为毫无羞于对人说之处。
65、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知书籍之
66、加上自己的体弱多病,不加节制让身体更加虚弱。
67、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
68、早早起床。天色初亮就赶紧起身,睡醒了就不要再恋床。
69、在曾国藩家书里,他写给弟弟的信最多,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70、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71、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72、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73、若一个人在独处时没做问心有愧的事,那他会觉得安稳,心情也会是快乐满足的。这正是“乐以忘忧”和“不改其乐”的境界。
74、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 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 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是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
75、曾国藩坚持养身,恪守“节制操劳,节制欲求,节制饮食”三个原则。
76、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
搜索更多
77句曾国藩修身十二法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