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1句华罗庚的数学成就精选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1、华罗庚很早就养成了喜爱思考和不迷信权威的习惯。文学作品中的逻辑也会引发他的思考。那时候他手边没有什么书,只有一本代数,一本解析几何,还有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就“啃”这几本书。因为坚持自修的关系,他对中学、大学数学的知识都进行了研究。他对初等数学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为他日后在数学的多个领域有所建树奠定了基础。(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2、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著有“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恒等式”、“华氏引理”等。

3、“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丘成桐

4、华罗庚一生感激启蒙老师王维克对他鼓励,而他的另外一位伯乐,便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直至去世,华罗庚的书桌上都一直放着熊庆来的照片,时时感念。(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5、说起与数学结缘,吴老笑称这真是“误打误撞”。据他自己所述,当初报考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完全因为高中学校承诺提供奖学金。

6、吴文俊是数学界的“泰斗”,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7、我们在读书时,还要把它和我们过去学到的知识作比较,想一想这本书给我增添了哪些新的知识。每当看一本新书时,对自己原来已懂的部分,就可以比较快地看过去;要紧的,是对重点内容的钻研,对自己来说是新的东西就应该用更大的力量。看完一本书后,并不是说要把整本书都装进脑子里去,而仅仅是添上几点前所未知的新方法新内容。这样做印象反而深刻,记忆反而牢固,并且,学得越多,懂得的东西越多,知识基础越厚,读书进度也就可以大大加快了。

8、怀揣着对自然科学的喜爱,1960年,施蕴渝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生物物理学是一门新学科,教育体系尚未成熟。“时任中科大生物物理系主任的贝时璋院士认为,课程设置要‘四不像’,让学生打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施蕴渝说,正是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为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9、如战士牺牲在沙场,一代数学宗师最后的身影留在了讲坛上。

10、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

11、虽已年届八旬,施蕴渝仍多次走进中小学,为学生们开展科普讲座。“自小接触科学知识,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进而走上了科研道路;我也想将这份热情传递给孩子们。”施蕴渝希望能为小朋友们打开一扇科学之窗。

12、194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聘请华罗庚为终身教授。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

13、  周青龙来自湖北黄冈,小时候的他对于数学可并不怎么感冒,甚至还考出过38分的“超低分”。尽管如此,他却在学习数学中发现了有趣的事儿: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都能交于一点。

14、1938年,整个中国已是烽火连天,华罗庚在这一年完成了在英国预定的进修,他立即回国。启程时,好友劝他不必冒此风险,留在英伦各大学讲授数理,必受欢迎。但华罗庚一定要与自己的同胞共赴国难。于是他回到了西南联大,成了危难中国的一名教授。抗战时期,昆明是日军重点轰炸的城市,有一次,华罗庚就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活埋在防空洞里。而那时的华罗庚正和闵嗣鹤等人讨论数学。当学生挖起华罗庚时,发现他眼镜已经没有了,长衫的后半截没有了,咳嗽出来的都是鲜血。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华罗庚仍然陶醉于数学之美,他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即使到今天,华罗庚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的全部著作,仍然是世界数学王国里的经典之作。

15、华罗庚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16、95岁时,他光脚穿皮鞋在家走动,说这是懒人最好的锻炼方法。他满头银发径直竖着,胖胖的脸上架一副眼镜,高兴时脖子一缩,笑了。

17、1996年,他将所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10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同时嘱咐知情人不要外传;1997年,他又把多年积存的5万元稿费全部捐赠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用以发展国家科学技术。1998年朱光亚离开中国工程院的领导岗位时,他再三叮嘱秘书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办公室里所有用公费购买的书籍、资料,一册也不许带走,一定要一件一件登记后交上去。

18、老师讲完,华罗庚才开始讲,说:“我是学自然科学的。有关数学上的问题,只要我能作答的,诸位提出来,我都可以表示一点意见。如若谈及政治问题,请恕我才薄学浅,就不能献陋诸君子了!”华罗庚是聪明人,当时的政治风气紧张,莫谈国事方为上策。

19、由于其留美经历,华罗庚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遭受冲击。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他在工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双法”(统筹法和优选法),此后十几年间,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20、教室里,钱学森、华罗庚、严济慈等学者给大家上课的那段日子,让她记忆犹新……施蕴渝说:“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浓浓的爱国情怀,何其有幸!”礼堂中,大伙儿紧紧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中国运动员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而欢欣鼓舞的场景,她至今难以忘怀:“年轻时大家那种奋发向上的状态一直激励着我,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21、  因事用人、用干事之人,不仅意味着“因岗择人”,还意味着养人育人。一位企业家谈人才战略时说:不仅要拥抱成功人才,也要拥抱“失败人才”。其实,“失败人才”并非败事者,而是怀揣抱负和才华的尚未成功者。“用人如器”,器当打磨,人也须在事上磨。心系事业,拥抱“失败人才”,让他们在事上练,英雄终将有用武之地。

22、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魏尔教授之邀赴美进行学术访问。在美国的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认真研究了应用数学的情况,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才刚刚诞生。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此时的华罗庚已经被伊利诺依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不少人都认为华罗庚不会回来了。可是,谁也没想到,此时的华罗庚内心是多么渴望早点回到自己的祖国。最终,华罗庚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携家人回国。1950年2月,在归国的船上,华罗庚写下了《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他坦露出了一颗热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我先诸位回去了。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这一年,华罗庚40岁。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抵达北京。

23、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24、全国首例!江苏省政府当原告,打了场大快人心的官司

25、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26、隔天晚上,华罗庚又在堂叔家约见了胡柏寿。胡提到说常有学生问他什么学科最有前途,他问华罗庚的意见。华罗庚笑着说:“这要看他读书的动机,如果他想日后能多赚钱,你可以叫他学外语。因为他以后可以去洋行当买办!如果他想当官,我看什么都不必学,只要把我们近人李宗吾老先生那本《厚黑学》好好参透就行了!”

27、    你也许学的是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法律。那就更该早点回去了。美国的社会环境与中国的社会环境差别很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由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所产生出来的一套社会科学理论,能不能用到刚脱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的中国社会上去,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严重问题。新民主主义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中国社会建设该取的道路。要配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从事中国的社会建设,才能发展我们的社会科学理论。朋友,请想一想,在这里学的一套资本主义的理论,先且不说那是替帝国主义作传声筒,回去怎样能配得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呢?中国需要社会建设的干部,中国需要了解中国实情的社会学家。回国之后,有的是学习机会。不少回国的同学,自动地去华北大学学习三个月,再出来工作。早一天回去,早一天了解中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情况,早一天了解人民政府的政策,早一天参加实际的工作,多一天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现在祖国各方面都需要人才,我们不能彷徨了!

28、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29、正如周青龙描述的那样,数学确实已经成为了周青龙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坐高铁的时候,他都会去想,在铁轨宽度最优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够最节省用料。

30、作为青年学者,他希望自己能把基础理论做扎实,把眼界放开。“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但是如果上升到了方法、思维的层面,就不会觉得数学没用。”

31、1952年底,他又被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新建的物理系任教。1955年d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朱光亚又被召回北大,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

32、只有2兆带宽!政府提供免费wifi,记者亲测无一能注册连网,便民工程如何惹人爱?

33、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

34、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35、朝鲜男子接触VX神经毒剂15分钟后身亡马方搜查四名离境朝鲜人驻地

36、施蕴渝承担起搬迁南下仪器设备的任务。她和同事一道,将装满设备的箱子一件件从教学楼搬至北京的车站,到达合肥后又把箱子一件件从车站搬至教学楼……

37、在完成“对偶定理”证明的同一年,吴文俊考上了中法交换生,于1947年赴法深造,仅花两年时间就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为参考更多外国文献,他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他在巴黎居住的旅馆就坐落在两条马路的交叉点,房间没有光线,每天起床后,就去附近咖啡馆占据一隅做研究。

38、他放弃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两年时间写了20篇论文。他提出的“华氏定理”还改进了哈代的结论,哈代赞许他为“剑桥的光荣”。

39、从1949年年底开始,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送给美国各地区中国留学生传阅、讨论、联合署名,到第二年2月下旬,有52名已经决定近期回国的留学人员签了自己的名字。

40、7月,华罗庚一家从昆明搬到上海,暂居中央研究院研究所楼上,离秋天赴美还有两个多月,华罗庚就决定回乡一趟。华罗庚刚到金坛,县府的一位秘书就跑过来跟他说,明天的欢迎会,政府会派小车来接,届时华罗庚的两位恩师韩大受和李月波也将邀请到会。华罗庚问他:“两位先生也派车去接么?”秘书答说:“这倒没有考虑”。华罗庚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当晚,他就亲自登门拜访了两位先生,并约好翌日一通步行去会场。

41、1949年11月、12月间,朱光亚与曹锡华等人,在密歇根大学所在的安城,多次以留美科协的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介绍国内情况,讨论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新中国中的作用,动员大家回国。

42、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43、年轻人要注意的是要老老实实干事,科学态度要严谨。我自己走上这条道路也是经过了许多磕磕碰碰,有时都糊涂了,一发现不对头就退回来再前进,这要下苦功的,准备好吃苦头,摔跟斗吧。

44、1958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在大跃进的形势下,许多科学家纷纷走出研究所,到实际生产中找课题。华罗庚出身贫寒,真心希望自己深奥的学术能为工农业生产生活直接服务。但华罗庚的专长是数论、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等,这些高深的数学理论,怎样去和工农业生产直接联系呢?他在知识分子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上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华罗庚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大道如青天,独我不得出。”华罗庚开始从每一个数学分支里分析,尝试用数学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5、徐小平高中毕业后没有下乡,而是加入了文工团,拉手风琴和小提琴,到处去演出,因此也被人们笑称为“吟游歌手”。

46、他还到过天池,背一个包,平常笑眯眯的,像笑罗汉一样。80多岁,他还在香港迪士尼,还要坐过山车。他还要去听京剧,我还在音乐厅碰上他和他的夫人。所以我觉得一个科学家,他是有血有肉的、有事业的,也有生活的,那么这样的老科学家,永远年轻,永不老。

47、钱颖一在密云县插队四年,在田埂上坚持自学,教科书是向其他同学的哥哥姐姐借的,英语则是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英语节目学会的。

48、华罗庚其实在很早的时候研究的是解析数论,他开创了“中国解析数论”的先河,也是解析数论学派的领头者。

49、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在追求数学真理的路上,华罗庚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没有时间,养成了他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他一直保持到晚年。

50、上世纪70年代,施蕴渝和同事们迫切想跟上国际学界的脚步,在中科大开展生物大分子方面的前沿研究,但是缺少经费和仪器。为了快速推进项目,施蕴渝和同事跑遍了上海的图书馆,查文献、翻资料,绞尽脑汁,连续熬了两个星期,才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申请书写完。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1句华罗庚的数学成就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