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3句曾国藩最经典家训精选

曾国藩最经典家训

1、许多看起来风光无限的百万企业家,也多是因为一时的放纵骄奢,而犯下错事。

2、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3、0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4、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最经典家训)。

6、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7、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8、人生是一场长跑,我们务必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它一直努力下去才会有结果,若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终其一生都一无所成。

9、而一个家庭兴旺了,更加要懂得惜福,不可挥霍无度。

10、第早。为什么我们说茶不能喝隔夜的,隔夜茶真的会坏吗?其实不一定,只是古人为了让媳妇不要晚起,才想到用这种方法让媳妇早起的。所以要了解中国人的事情,一定要花一点功夫。我们很多说法其实都是假的,并不是真有那么回事,但它有它的作用,任何事情、任何话,尤其是古人传下来的,都有它独特的用意。一定要早起,因为自然的规律就是早睡早起身体好。曾国藩一生以身作则,每到黎明就起床,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

11、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12、  曾国藩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小时候的勤奋好学一直到在军营中,要求着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和环境,都一定要早起,“闻鸡起舞”;曾国藩将勤发挥到极致,真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13、  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曾国藩:修炼品行、圆通通达,是一辈子要磨炼的功夫

16、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7、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19、也正是因为兄弟之间和睦,曾国藩行军打仗时。被困江西,孤立无助。

20、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2、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3、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2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

2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26、  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2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8、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29、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30、第扫。要干净,要整洁。其实扫地也是一门学问,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人能够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就说明他做事比较细心。我在军中的时候,上级检查卫生都是用白手套去摸,只要有一点点黑的,他不用说话,就只是举到你面前给你看,你就会很难为情。所以要求一定要严格,然后才能慢慢养成习惯,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31、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3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3、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34、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5、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36、假如我(指曾国藩)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对老百姓讲究仁爱对事物加倍爱惜,那么就是违背甚至抛弃了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

37、  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38、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39、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40、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4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2、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43、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44、  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45、一个人每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能做到与他白天所做的事情所用的力气相匹配的,就会得到旁人的认可和鬼神的赞许,这是因为他是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4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7、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4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4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1、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曰高明,曰精明。

52、 第宝。“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所谓“人待人,无价之宝也”。以邻为宝,和亲睦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尤其是邻里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有时候有些邻居甚至胜过亲人。

53、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54、然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看到几兄弟为了争夺父母留下来的财产而大打出手,不惜把对方告上法庭,让人特别的寒心。

5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7、  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8、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

59、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60、  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61、  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6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63、第四: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就能使神明感到钦佩

64、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一个农耕家庭,祖辈以务农为生。

65、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66、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6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68、  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69、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70、  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71、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试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72、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3句曾国藩最经典家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