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句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精选
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
1、⑥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 , ”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
2、初中必背古诗文13《醉翁亭记》朗读+课文+译文
3、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④;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院子里,月色洒在地面,如水一般空灵清明,“水”中藻、荇交缠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初中必背古诗文39《相见欢》朗读+课文+译文
9、(3)世人盛爱牡丹 众、多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jiǎ)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ng)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chì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5、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来这,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16、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泉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前行,(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7、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一作: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3、初中必背古诗文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朗读+课文+译文
2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6、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8、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⑦,不可知其源。
29、 环滁①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②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③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④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⑤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4、(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3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7、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38、初中必背古诗文47《过零丁洋》朗读+课文+译文
39、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4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④不动,俶尔⑤远逝,往来翕忽⑥,似与游者相乐。
41、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②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4、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4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48、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⑥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9、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0、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④,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⑤,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4、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
搜索更多
55句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