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74句牡丹亭原文全文在线阅读精选

牡丹亭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1、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牡丹亭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2、译文:〔小旦(女主角杜丽娘)〕青山上到处开遍了红杜鹃,荼花外柳色如烟飘忽让人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也不能开在春归之前。〔贴(丫鬟)〕莺莺燕燕都成双成对了啊。〔合〕悠闲地凝眸,燕子清脆的叫声明快如剪,黄莺流啭的歌声明媚润圆。

3、掌握了上述论点,再去读《牡丹亭》,就可以加深我们对汤显祖及其《牡丹亭》的理解,收获也会更多。当然,《牡丹亭》也不是没有局限,其局限就在剧本的后半段,爱情成功了,戏就完成了一半,礼教与个性解放的矛盾就不再那么尖锐了。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舞台上的《牡丹亭》就只是前半段,后半部只有“硬拷”这一出还保留着,就是老丈人打女婿的那出戏,至于什么“金殿团圆”之类就没人再演了。

4、丽娘委实寂寞得很,渴望有人关心她同情她,当梦中人说出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个字时,动魄惊心,怎能不引为知己?以柳枝求题,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见,他不是捧来珠光宝气的首饰,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牡丹亭原文全文在线阅读)。

5、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

6、偷天妙手:极言文才之高。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妙手,指有才能的作家。↩

7、首先,我应该告诉大家的就是,最早这《牡丹亭》不叫《牡丹亭》,而叫《还魂记》,是汤显祖著名的“临川四梦”之一。这“临川四梦”还有:《紫箫记》,后来改为《紫钗记》,所以,《紫箫记》是《紫钗记》的一个稿本。这《紫钗记》表现什么呢?表现唐代一个妓女叫霍小玉的恋爱故事。原来唐代传奇小说有这个故事,应该是悲剧,但汤显祖写《紫钗记》就把原来的故事有所改变,但改变不是太大,改成一个团圆的喜剧,这是《紫钗记》。另外两个戏性质跟《还魂记》、《紫钗记》这两个是爱情戏的性质不一样,是讽刺世故人情的戏。一个叫《邯郸记》,它是根据唐人小说《枕中记》改编的。《枕中记》是说一个姓卢的读书人,出来旅行,走到店里吃饭,碰见一个姓吕的道人,给他一个枕头,让他睡时用。枕头有一个窟窿眼,他就从这窟隆眼进去做了一场大梦,梦到他在朝为官,这一辈子功名富贵什么都到手了,但最终由于受到小人诽谤,又失去了一切。这个戏写人世无常,有点消极思想在里边。另外一个叫《南柯记》,它是根据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改写成的。写一个书生跑到大槐树下,实际上到一个蚂蚁国当驸马,跟另外一个蚂蚁集团打仗,中间还有很多细节。最后,他梦醒了。所以,我们常说“南柯一梦”,就是源于此。这部戏讽刺封建社会你争我夺,跟蚂蚁打架一样,带有讽刺人情世故的意味。因为这四个戏,除《紫钗记》写梦境少外,其他三个都跟梦有关,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所以汤显祖这四个戏又叫“临川四梦”。

8、谩说:枉说,说甚么。全句用古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见《恒言录》。↩

9、(净惊介)呀,老夫人和春香那里来?这般大惊小怪。看他打盘旋,那夫人呵,怕漆灯无焰将身远。小姐,恨不得幽室生辉得近前。

10、意抽簪万里桥西:想到故乡去归隐。做官的人用簪子束发戴冠,引伸作归隐。万里桥,在四川成都。万里桥西有杜甫的完花草堂。村宝自己是杜甫的后人,所以这样说。↩

11、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12、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光辉灿烂的过去。可是就因为太讲究纯美、纯粹精神,丝毫不肯接受现实俗世的污染,在今日的平民世界里,已和一般人的生活几乎完全脱节,再也无法受到欣赏和了解。

13、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14、论星宿(xiu),连张带鬼:张、鬼各为周天恒星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天文家以列宿主州域。张宿与柳、星两宿主三河(包括河东),鬼宿所主的雍州则与河东相邻。见《史记·天官书》。全句,用星宿说明河东的方位。又:迷信传说掌理文章、功名的梓潼帝君是张宿的精灵。见《寄园寄所寄·獭祭·人事》。↩

15、蟠桃:神州中的仙桃,相传三千年结一次子。这里比喻迟生的儿子是好儿子。↩

16、《牡丹亭》的故事梗概是这样:杜丽娘的父亲是太守杜宝,是一个学究先生,受宋儒理学的影响很深。他请了一个管家先生,是一个迂腐透顶的人。老师教杜丽娘念书,没想到她比老师的智商还高。杜丽娘趁父亲不在家,听说太守府后的花园景致不错,就跟丫环春香到那个花园去游玩。这便是“游园惊梦”的“游园”。小姐和丫环游园归来,小姐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书生来向她求爱,而且两个人幽会了……梦被她母亲惊醒,但她是非常留恋这个梦。第二天,杜丽娘心里不宁静。接着有一折戏叫“寻梦”,说的是她根据梦境又到花园里去了一趟,去了后她的心情很悲伤,回来以后杜丽娘就生病了。她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也知道自己很美丽,她认为自己花容月貌,就这样死了,别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死的,辜负了自己的仪表,她为了让自己的青春仪表留下,就给自己画了一幅画,然后她就病死了。根据她的遗嘱,画被放在遗体边,她的棺材就葬在花园里。后来父亲升了官。过了不久,又来了个读书人,这个人就是杜丽娘梦里的那个读书人,叫柳梦梅。他来这以后,杜丽娘就显魂了。而且柳梦梅在花园里也拾到了这幅画,一看这画上是一个绝代佳人,柳梦梅就把画挂在墙上整天招呼她。所以昆曲中有两折戏叫《拾画》、《叫画》。他也不知道这女孩是谁,就希望是一个真人而不是一幅画。终于杜丽娘的灵魂来找柳梦梅,最后打开棺材杜丽娘死而复生。汤显祖有个理论,强调人的“情”,这一思想是明代后期出现的反程朱理学、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的表现。汤显祖的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汤显祖的理论是,如果一个人执着于爱情,那么这个爱情既可以让人死了,也能让人复生,所以杜丽娘死而复生,最后与柳梦梅结合。后来柳梦梅进京赶考,中了状元,柳梦梅在京城找到了已做大官的杜宝,说:我把你女儿救活了,已结为夫妇。但这老丈人相信死人不能复生,这是其其认为女儿败坏了他的门风,哪有不告而嫁,自己就结婚的呢?结果就认为柳梦梅是假冒的女婿。虽然柳梦梅当时是状元,还是被吊在府门口上,一顿毒打,老丈人打女婿打得简直是够呛。但是这里有一点,汤显祖写得很好,就是说不论你怎么打,我不改口:就是你女儿爱我,我爱你女儿,我们结婚了,我们就是这么回事,你再怎么说,这也是事实,抹不掉的。最后,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去了,皇帝做了和事佬,让柳梦梅和杜丽娘结合。皇帝赐婚,老丈人就没有办法了,只好接受,皇帝的圣旨不能不听。戏写得很细,尤其是最后一场。我仔细看了看,发现老丈人和女婿始终没有调和,没有和谐,两个人的思想感情有距离。即使皇帝同意两个年轻人结婚了,老丈人和女婿的疙瘩还是没解开。剧本就是这么写的。

17、(合)这样奇缘,这样奇缘,打当了轮回一遍。

18、我们的推荐尽量选取当下可以购买或借阅到的版本,古籍版本对普通读者而言很难取阅,则不再涉及;海外的相关成果也基本不阑入。

19、(老旦叹介)自淮安,我相公是淮扬安抚、遭兵难,我避虏逃生到此间。

20、(旦)则感的是东岳大恩眷,托梦一个书生把墓踹穿。

21、念老夫诗句男儿:同书卷九《遗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育得老夫诗。”杜甫的小子宗武小名骥子。↩

22、(6)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

23、生受:辛苦、麻烦、难为。对人说,有苦劳、道谢的意思。↩

24、台湾本土的人脱离大陆本土文化的母体,对这些传统文化并没有多高的欣赏能力,也就没有多少眷恋。人心不古作为一种现实,文化遗民们无力去改变,便只有承认,而他们对昆曲的坚持和喜爱,仅仅是对故旧文化的怀念,也是作者文化乡愁的表现。

25、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

26、门前梅柳烂春晖,(张窈窕)见君王觉后疑。(王昌龄)

2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牡丹亭》

28、(前腔)〔丑〕咱门儿寻事头(131),你斋长干罢休?〔末〕要我谢酬,知那里留不留?〔合〕不论端阳九(132),但逢出府游,则捻着衫儿袖(133)。〔丑〕望见府门了。

29、〔丑〕世间荣乐本逡巡(134),(李商隐)〔末〕谁睬髭须白似银?(曹唐)

30、(绵搭絮)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俺的冷汗粘煎,闪的俺心悠步嚲,意软鬟偏。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忺?则待去眠。

31、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32、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33、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34、第五曲(好姐姐)写杜丽娘因这花鸟触景伤情,“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杜鹃和荼縻早就开放了,牡丹虽然美丽,却开放得太迟。杜丽娘以牡丹自喻,自己又何尝不像这牡丹呢,虽然姿容美丽,但是无人赏识。后面的成对的莺燕更是衬托出杜丽娘的孤寂,让杜丽娘不免更是起了伤春之意,心中涌起一番情丝。

35、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

36、天禄:《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

37、丽娘怎会在梦中与一素昧平生的人幽会呢?原来一直受封建礼教禁铜的丽娘,没有人与她说过知心话。与她最亲近的母亲,看她睡个午觉,也要说不符家教,看她绣对鸳鸯,也不以为然。

38、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因为情复生的人,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因为进献枕席才成为亲人,等到辞官后才成为亲近的人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

39、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

40、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汤显祖《牡丹亭》

41、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

42、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想:“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便牵丽娘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边说话去了。

43、(老旦)感得化生女显活在灯前面。则你的亲爹,他在贼子窝中没信传。

44、这个陈最良从15岁开始就考学,那个时候的考学每三年一次,这个陈最良一共考了多少次?考了15次,多少年?45年,也就是说从15岁考到60岁,他居然连个乡里的秀才都没考中,你可想而知他是多么地腐儒。春香,杜丽娘的丫鬟就讽刺他,说“你哪是陈最良,你分明就是陈绝良。”也就是秀才还有一碗饭吃,你连一碗饭都混不上吃,就是这样一个腐儒。

45、合前:重复前一曲的末数句,即“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雏。”南曲同一曲牌连用两次以上,结尾相同的数句合唱词,叫合头,又为合或合前。↩

46、既然《西厢记》是以才子佳人来反对门当户对的,所以《西厢记》的影响从元代一直延续到明朝,直至今天。故事也是家喻户晓。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出来了,一下子在戏曲发展史上取而代之。汤的《牡丹亭》也不是凭空构思出来的,他也有各种各样的依据,诸如唐人传奇、六朝志怪等,而《牡丹亭》剧中的杜丽娘这一人物在元曲中也有类似的雏型。

4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出自明代的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意思是他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

48、杜丽娘复生?表明个性解放思想战胜了封建礼教思想,让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获得凤凰涅槃式的新生。

49、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汤显祖《牡丹亭》

50、(旦)昏黑了,你看月儿黑黑的星儿晦,萤火青青似鬼火吹。

51、(低与老旦介)我捉鬼拿奸,知他影戏儿做的恁活现?

52、如娄江丽人俞二娘,因酷嗜《牡丹亭》曲,惋愤断肠而死,年仅十七。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已六十六岁的汤显祖当见到俞二娘所批注的《牡丹亭》时,满怀伤情,写下了《哭娄江女子二首》诗:“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又有杭州女伶商小玲,尤擅演《牡丹亭》,以致沉迷于其中而郁郁成疾。一日演《寻梦》,泪盈满面,随声倚地,春香上视之,已气绝矣。

53、则道你烈性上青天,端坐在西方九品莲,不道三年鬼窟里重相见。哭得我手麻肠寸断,心枯泪点穿。梦魂沉乱,我神情倒颠。看时儿立地,叫时娘各天。怕你茶饭无浇奠,牛羊侵墓田。

54、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55、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56、——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汤显祖诗文集》

57、(玉山颓)〔旦进酒介〕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坐黄堂百岁春光,进美酒一家天禄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合〕且提壶,花间竹下长引着凤凰雏〔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58、三爵之觞:进三杯酒。爵、觞都是酒杯之类的酒器,只是形式不同。↩

59、今晚窦夫人这栋“上上下下灯火通明,亮得好像烧着了一般”的大楼公馆,哪里持得了多久,转眼间就会灯火熄灭,烧成灰烬。今晚的钱夫人,就是明天的窦夫人。

60、模:这里是摸的意思。全句,爹的含蓄的话(三分话),你自己去体会。↩

61、(旦哭介)娘,你这等怕,女孩儿死不放娘去了。

62、(净)则道画帧儿怎放的个人回避,做的事瞒神(插图)鬼。

63、我们的推荐仅止于文献角度的描述,至于阅读经典的方法以及深入的阐释则不阑入,相信经典总会用各种方式照耀每一个人。

64、科场苦禁:一直没有考取(举人)。禁,禁受,抑止的意思。↩

65、作者汤显祖的“至情”论——至情悟人、戏曲救世。

66、(洞仙歌)〔末〕咱头巾破了修,靴头绽了兜(128)。〔丑〕你坐老斋头,衫襟没了后头。〔合〕砚水漱净口,去承官饭溲(129),剔牙杖敢黄齑臭(130)。

67、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68、(4)荐枕:荐枕席。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69、生:传奇中的男主角,相当于元代杂剧中的正末。男角除生外,不还有末、外、净、丑等。↩

70、中国最早的诗集是《诗经》,《诗经》的第一首诗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陈最良把《诗经·关雎》诗讲解成“无邪”,说这首诗讲的是“后妃之德”,但是聪慧的杜丽娘看出这首诗真正的主题,就是情爱,是爱情的主题。

71、中郎学富单传女:中郎,指蔡邕,东汉末著名学者,做过中郎将的官。他只有一个女儿蔡琰,字文姬,有名的才女。参见《后汉书》卷九十下《蔡邕传》、卷一一四《董祀妻传》。↩

72、郭橐(tuo)驼:《柳宗元全集》卷十七有《种树郭橐驼传》。橐驼即骆驼,这位姓郭的人是驼背,所以有这样一个绰号。但传中没有说他是柳宗元家的仆人。↩

73、(3)在商业价值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新形式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74句牡丹亭原文全文在线阅读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