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句道家语录经典语录精选
道家语录经典语录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施主,命运就像那瓢一样,触着即转。上天与我们就是那执瓢的手,要是悟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心有定境,不住因果,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呢?
3、(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4、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道家语录经典语录)。
5、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6、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7、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道家语录经典语录)。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0、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只能在哲学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变为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1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12、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3、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14、(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15、第四洞天: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杜光庭认为在金州;
16、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1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18、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9、道⽣⼀,⼀⽣⼆,⼆⽣三⽣万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20、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2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2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2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4、坚韧的毅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可以穿石,靠的是毫不畏惧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诚之至,以此为道,则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难关不能攻克,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
2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6、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
27、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搜索更多
28句道家语录经典语录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