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句司马光名言精选
司马光名言
1、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司马光名言)。
2、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
3、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4、0孙叔敖为楚相,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以美地封其子,其子辞,请寝丘,累世不失。
5、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6、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7、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8、"二十八打天下,戒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司马光《资治通鉴》"
9、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
10、 司马光究竟凭什么让人见贤思齐呢?首先,他不好色,不贪财,堪称榜样。
11、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12、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1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4、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15、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16、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17、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18、 在生活上,司马光也很节俭朴素。一天,好友范镇来看他,走进屋内,除见到四壁的书架上摆满图书之外,别无他物。床上的被服更让人感到寒酸,布料早已褪色,补丁摞补丁。范镇深感司马光太清苦,返回许州后,让夫人做了一床被子,托人捎给司马光,司马光非常感动,在被头上用隶书端端正正地写着:此物为好友范镇所赠,一直盖到去世时。临终前,他嘱咐儿子司马康:死后仍穿平时衣服,盖上这床被子,启奏皇帝国家财力困乏,不要实行国葬,将他的灵柩运回老家,予以薄葬。
19、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20、 司马光在洛阳任职时,每年都回乡看望亲人,出于对司马光的敬重,沿途州县都想招待一番。司马光只好屡屡骑着毛驴绕着官衙走。有一次,陕州知府刘仲通打听到司马光要从州府路过,因政见相同,很想与他聊聊,便早早派人在路口等候。不久,差人报司马光绕城而过,快到茅津渡口。刘仲通急忙派人带着几坛好酒追至渡口。司马光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要拒绝刘大人的一片好心,但沿途许多百姓连饭也吃不饱,很多人用野菜充饥,我无心享受这美酒佳肴……”此后,再无官衙为司马光设宴送礼。
21、眼看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
22、《家范》强调封建时代的家庭伦理关系,体现了北宋士大夫对于家庭伦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强调治家莫如礼,将家庭作为维持礼教传统的基础。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对今天仍有启迪的家庭教育思想,主张家长在分配财物时要尽量做到公平,以免制造矛盾;要以义教子,而不以利教子;对子女的教育要从严尽早,只顾溺爱而不知教导,是对子女不利的行为。此外,《家范》中列举了诸多司马光以史学家的眼光选取的事例,不失为考察中国古代家庭生活风貌的材料。
2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m.taiks.com)良相。——司马光
24、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司马光
25、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26、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为动。
27、愤世嫉俗的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
28、修撰本朝史的工作,在北宋前期由崇文院承担;王安石变法改革官制后,主要由秘书省负责。官修的当代史有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记载宰相、执政议事及与皇帝问对的时政记,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月日编的日历,详细记载典章制度的会要,还有编年体的“实录”和纪传体的“国史”。元末修撰的这部宋史,是元人利用旧有宋朝国史编撰而成,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29、作者小传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谥文正,陕州(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30、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搜索更多
31句司马光名言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