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19句二十四节气时令的谚语精选

二十四节气时令的谚语

1、大暑时至三伏天气的中伏前后,亦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故有谚语说:“热在三伏,凉在三九”和“大暑到,暑气冒”。此时,陕北各地气温升到高峰,平均气温达到23—24度。由于天气酷热,降雨多为阵性的雷阵雨,很少有绵绵的连阴天气。此时,又多大风、冰雹,给农作物常常带来灾害。还多发生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现象,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所以说:“七上八下,天灾多样”。 

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3、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4、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5、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6、雪掩盖了世界的荒芜,却掩饰不住自我的苍白冰冷。

7、   一年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是华夏民族农耕文明最早的文化成果。它反映了冷暖寒暑的气候变化和季节特点,有力地指导农事活动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

8、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9、三九不冷看六六九不冷倒春寒。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篇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10、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11、   万荣农谚,内容丰富、广泛、深刻、全面。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关系紧密,也有人考证,河东大地是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发源地。有指令性的“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种张绵”;有指导性的“过了夏至节,锄地不能歇”;有经验性的“花锄七遍,疙瘩蒜辫,豆锄三遍豆荚成串”;有告诫性的“立夏种棉花,有苗没疙瘩”;有技能性的“早割豆,午摘花,摊开口袋收芝麻”。真是丰富多彩,脍炙人口。

12、臭:臭是暖,冬眠的虫子醒了,抑制冬小麦保墒,耕地耙种春小麦。

13、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民间谚语》

14、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晕即日月周围形成的光圈)

15、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1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17、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18、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19句二十四节气时令的谚语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