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句爱国的成语及意思精选
爱国的成语及意思
1、“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爱国的成语及意思)。
2、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3、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4、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故事和文化典故,其中一部分流传至今演变成我们今天习惯使用的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爱国的成语及意思)。
5、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6、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7、忧国忧民: yōu guó yōu mín
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 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10、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1、“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2、 (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13、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 诚。
14、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5、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6、杀身报国( shā shēn bào guó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17、表达意思: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18、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忧国忧民(yōuguóyōumín) (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19、(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0、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21、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2、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23、《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24、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5、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26、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27、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8、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29、精忠报国:jīng zhōng bào guó
30、“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31、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32、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33、《韩非子·定法》:“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34、(示例):余深有味其言,~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35、(解释):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36、(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37、精忠报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精忠报国”的意思是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搜索更多
38句爱国的成语及意思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