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句论语格言20句精选
论语格言20句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出自《论语·季氏》。庶人:百姓。国家的政治清明,那么,百姓就不会有非议了。(论语格言20句)。
3、(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
4、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知识读书却不去思考,这样就会迷茫;只是去苦思,而不去读书,这样就会心生疑惑。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7、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论语格言20句)。
8、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无论哪类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2、出自先秦《论语·颜渊》。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走正道,谁还敢行事不正呢?这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领导的要正人先正己,凡事应该以身作则,为他人作出好的榜样。
13、(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孔子《论语》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名言警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论语》
17、出自《论语·阳货》。人类的本性是相近的,只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对一个人的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18、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19、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22、出自《论语·子路》。说:同“悦”,高兴。君主向近处的百姓施惠,使其欢悦,那么远处的百姓也会纷纷前来归附。
23、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2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5、格物是修身治学的第一个科目,如果一个人立志读书修道,还因为自己穿得不好、吃的不好为耻,那就等于还没有入门,就不必和他谈论学问了。
26、点评:如果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去做,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忍心去做的呢?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译文)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29、乡原,就是老好人,这种人善于伪装,看上去是善人,其实是和稀泥,与坏人同流合。这种人很容易乱德惑众,贼害道德。
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论语》
32、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35、(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36、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37、解释: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38、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
3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40、凡是油嘴滑舌的人,看人脸色行事的人,一般都比较缺少仁爱之心,为人不厚道。
41、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42、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4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44、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风从草上刮过,草必然倒下。这是孔子在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国问题时所发表的导作用。
45、出自《论语·颜渊》。内心中没有愧疚,那还有什么好担忧与害怕的呢?
4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4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8、点评:见到贤良的人,就应该想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观自省。
49、“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50、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51、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2、点评:读书做学问,要以践行为主,只有把学问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53、引申为:做人一定要有美好的德行,其实这正是自古以来的做人之本。
54、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5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搜索更多
56句论语格言20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