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53句十大著名成语故事精选

十大著名成语故事

1、“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2、(解释)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3、战国时期,秦王嬴政年幼继位,由相国吕不韦辅政,为了笼络人心,增强实力,吕不韦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并把这一部10多万字的书挂在咸阳的门市上,宣布谁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除其中一字者,赏给其千金。

4、(解释)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5、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十大著名成语故事)。

6、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7、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8、传说舜死后葬在苍梧,有象为他耕田;禹死后葬在会稽,有鸟为他耘地。后以此典形容仁爱化人。

9、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励志《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

10、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成语典故16(释义)

11、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曾送粮食给晋国,可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时,晋惠公却关闭了两国的粮食贸易市场。

12、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几个国家成了人们开地图炮的固定对象。

13、首先出场的是晏子,凭借“橘生淮南”的比喻狠打了楚国人的脸,使他们扮演了一回因骄横而自取其辱的角色。接下来是吕不韦,他编纂的《吕氏春秋》贡献了“刻舟求剑”这个著名成语。

14、(解释)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办事成功,决不落空。

15、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16、回复“天性”,听泡爸讲“不一样的天性,不一样的教育”;

17、东晋名将刘琨和祖逖是好朋友。他们年轻时看到朝廷腐败,深为国家的前途担忧。于是互相勉励,立志要为保卫国家做出贡献。每天鸡叫头遍时,祖逖就叫醒刘琨,一同起床舞剑,苦练杀敌本领。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率军北上,收复了大片国土,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8、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19、尽管郑国人也被黑得很惨,但和宋国人不同的是,黑他们的只有一个人——韩非,因为以上这些故事统统记载在《韩非子》里。

20、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21、(解释)比喻人或事物表里不外表华美,内质败坏。

22、你是某国一位农夫,觉得地里的禾苗长得慢,索性挨个把它们拔高一截,满心以为它们会长势更好,过两天一看,禾苗全枯死了。是的你猜到了,这是“揠苗助长”,记载在《孟子》里。

23、(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4、黄庭坚(1045年——1105年),“宋四家”之代表作:《狄梁公碑》。

25、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26、西汉时期,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丞相魏相却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27、(解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里面充数;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28、(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29、“年轻人,你先别生气,我说的是真话。你的箭术的确平常的很,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老头儿,听你这么说好象很内行,那你就露两手给我们瞧瞧。不服气就比画比画。光说不练你有个什么用!”“小兄弟,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让我倒油给你们看看。”“倒油,这还用得着你这个老头来表演吗?倒油谁不会?别开玩笑啊!”“你们还是看了再说吧。”

30、(解释)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31、典出: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32、(解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33、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34、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35、在好几个段子中,齐国人都保持着大体一致的脸谱化形象:贪小便宜+好面子。最有名的笑话仍然出自韩非笔下,就是“滥竽充数”。人们的注意力或许更多放在南郭先生如何偷奸耍滑上面,恐怕很少有人会注意齐宣王,正是他的好排场,才会让骗子有可乘之机。

36、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37、(解释)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38、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

39、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刘歇,消灭赵国。

40、解读:拒绝对方不见得就要让两人的关系剑拔弩张,你完全能够以一个宽厚包容的姿态对别人说“不”,这就是交往的艺术。生活中的利诱很多,但你要清楚哪些是你该坚守的东西,否则很可能会为一时的所得付出高昂的代价。王戎拒绝了刘肇的笺布,到刘肇日后东窗事发时,他也因此免去了一场牢狱之灾。

41、陈尧咨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徒弟们在旁边拍手叫好,陈尧咨也很神气的对老翁说:“你看怎么样?”那个老翁只是微微点头,并不叫好。

42、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43、(白盐赤米)宋·陆游:“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

44、原文: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45、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46、(出自《尚书·大传》)成语典故18典源出处

47、(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作为开篇人物,当之无愧。

48、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精于音律。周瑜听人演奏时,即使喝了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49、召公说:“杀了那些有罪的;放了那些无罪的。”武王认为不好。

50、《周易·革》:“上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51、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完全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52、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53句十大著名成语故事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