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86句孝道的名言警句精选

孝道的名言警句

1、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4、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孝道的名言警句)。

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9、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10、1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1、(曾子文化)往期文章推荐阅读(点蓝字可直接跳转到文章)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4、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15、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1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8、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9、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0、前一句贤文语出《论语·学而第一》:“子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后一句贤文语出《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大意是:孝敬父母,应该要尽心尽力,不单单是要养活父母,而是要孝养父母之身、心和志。

2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2、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23、解读:位居高官的人不骄傲,才能不危险;懂得节制、把握好度,才能在水满以后不流出。人生的态度是生活的指针,谦虚的人才能安全前行,骄傲放纵的人则容易迷失。

24、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25、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6、贤文语出蔡邕《蔡中郎集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乌以反哺,托体太阴,羔以跪乳,为贽国卿。禽鸟之微,犹以孝宠。”反哺:用口衔食物喂食。跪乳:小羊吃奶时要下跪在地上。乌鸦懂得反哺的孝顺,羔羊懂得跪乳的恩情。

27、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2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30、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3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3、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34、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3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36、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37、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8、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3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0、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41、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4、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45、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4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7、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9、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5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52、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53、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54、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55、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56、10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5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58、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毋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5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60、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61、10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62、远道思亲,如《诗魏风·陡岵》中“陡彼岵兮,瞻望父兮”、“陡彼屺兮,瞻望母兮”。高堂念子心,如《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门而望。”远道的儿子怎么会没有思念双亲的眼泪,只是没有父母挂念儿子的心情深切。

6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64、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65、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66、您没有被写进一篇词章,您没有被唱入一首颂歌,但您是给我以生命并抚育我成长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您。

67、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6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9、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7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71、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7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73、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7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7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7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77、解读:为亲人守丧不超过三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不管是悲伤还是欢乐,都要有一个限度,没有限度地喜悲,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78、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79、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80、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8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82、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8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先秦)《孟子离娄上》

84、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85、顾问:杜祥荣 陈传玉 郑  峰 康寿美 董以琦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86句孝道的名言警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