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67句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拼音精选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拼音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拼音)。

2、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3、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以:凭借为:做,成为。

4、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5、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常识)今天我们讲古人很智慧,大道理都是他们早就讲过的,而且中外相通,孔孟、老庄等观点,和沉思录,和古希腊哲学家心有戚戚焉。这也很好理解,不是古人太智慧我们太笨,而是人类的大道理就那么几条,古人总结出来了,后人不信,再经历,再总结,然后还是那样。这就是真理,就是常识。所以,常识最靠谱。

7、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8、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9、(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大意: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5、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16、(手)抄经。修习宗教,必须抄经。抄经的同时,全身的感官都调动。尤其是心。而好之

17、译文:孔子说:“好啊,回了!一筐饭,一瓢饮,在陋巷,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虑,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好啊,回了!”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试译:孔子说:“温习旧学问而触发新感悟,就可以做老师了。”

20、    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进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领悟。

21、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2、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3、大意: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24、大意: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25、不逾矩(         )(          )

26、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28、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29、 阅 读 是 一 种 修 养,分 享 是 一 种 美 德

30、寓意: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31、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32、大意: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多学、多思、多问)。

33、大意: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34、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35、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36、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37、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38、《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3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1、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42、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43、试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同吧?”

44、试译: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尊社稷神该栽什么树”的道理。宰我回答说:“夏后氏栽松树,殷朝人栽柏树,周朝人栽栗树,说:‘让人战栗。’”孔子听后说:“既成事实就不多说了,事已至此就不劝阻了,过去的事就不追究了。”

45、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46、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7、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

48、大意: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

4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2、试译:孔子说:“禘祭大礼,从开头献酒完毕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53、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54、《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55、(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5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57、(6)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58、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59、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60、试译:孔子说:“《诗经》选定三百篇,用其中的一句概括,就是:‘心思不歪’。”

61、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62、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3、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64、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65、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6、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7句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拼音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