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62句古代诗词名句赏析精选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客居他乡的游子,面对如霜的秋月怎能不想念故乡、不想念亲人呢?如此一个千人吟、万人唱的主题却在这首小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千年以来脍炙人口,流传不衰!

3、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5、____十___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十年了,生死别离阴阳两界,心绪苍茫,想着不要再想了,却难以自抑,无法忘怀!唐诗赏析:/shici/tangshi/indexhtm宋词赏析:/shici/songci/indexhtm古诗词名句鉴赏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7、情感:这两句诗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工整的对仗,描绘出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写得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堪称千古名句。

9、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0、主旨: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12、这首诗中,有三个字用得十分精妙: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烟云冉冉升起的景象表现出来:一个“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一个“落”字点出了瀑布倾泻的磅礴的气势。通过这三个字的融会贯穿,仿佛庐山瀑布就在眼前。「入乎其内,发乎其外。想落天外,形神兼备。」这是古人对此诗的评价,在众多的望瀑诗中此诗可谓佳品。

13、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1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15、“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几句描写深闺愁绪。春雨打湿了梨花,闺门紧闭;青春被遗忘,也被耽误。

16、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18、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1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0、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2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得其失,均当以审慎公允态度待之,不隐其得,不讳其失,对文学艺术的研究都是有益的。(陈桥生)

24、(赏析)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锄不尽锄不绝”,而写为“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吗!“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25、情感:展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26、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27、间接引用典故,即把典故融化在诗歌中,含蓄隽永,天然浑成,不饰雕琢。行文流畅贯通,辞若己出,即使不知其中用典,也可领会诗意;知道出典则更觉意味深长。所以暗用又叫化用。例如: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暗含“孺子牛”典故。“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相传齐景公晚年宠爱幼子荼,荼又名孺子。孺子撒娇,要老父装牛让他牵着玩。景公应允,口衔绳,手着地,不停地学牛叫。齐景公年岁已老,一不小心,栽倒在地上,磕掉门牙一颗。于是“孺子牛”的故事便广泛流传。鲁迅用典充分表达了他甘做人民大众的牛,抒写了鲁迅先生对人民大众的忠诚和热爱。

28、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29、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

30、词的上片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月下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1、  好梦既无从续起,不起来又怎么样呢?这自然是第二天早晨的事了,时光总算暗暗在流转。“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李清照《念奴娇》)。门外,马儿嘶鸣,是在催人上路啊。从听觉感受中暗示黎明的到来。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又该怀着一般什么样的心情,拖着疲累的身躯,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

32、心断:意绝。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宿新丰旅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便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酌。后得常何推荐,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授监察御史。

3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使我们从中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34、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35、但就此消沉么?否。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

36、从长安望终南山北景色秀美,远看岭上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37、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38、一个“忽”字,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惊喜之情:荒凉的北国,经过一夜的银装素裹,让早起赏雪的诗人仿佛置身于梨花盛开的江南一样愉悦、惊喜!这两句诗想象神奇,情感起伏跌宕,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与想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9、意境:这两句诗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40、主旨:表达的就是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41、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4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4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太白集》)

44、一见倾心爱无悔,为卿痴狂为卿醉。怎奈佳人本无意,我心已死坠轮回。

4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6、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钟鼓馔玉”意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以为“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

47、主旨:本诗通过描写诗人老年孤舟相伴的凄凉之景,表现了复杂而漂泊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48、淡辉夕颜,公子如玉,是你执一把青伞,为我许下一世长安

49、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四句却转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50、“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51、“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52、主旨:表现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53、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54、主旨: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55、主旨:这首咏物诗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56、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57、写法:这两句诗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5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9、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60、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溶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61、(《书湖阴先生壁》)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护”、“绕”二字显得极有情致。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2句古代诗词名句赏析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