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29句言必信行必果下一句精选

言必信行必果下一句

1、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2、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与人相交,切勿轻诺。

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后边有一句很多人不知道:硁硁哉小人也。“言必信行必果”是一种非常刚性的追求。比如管理者说明年一定要上市,于是言出必行,其实这不算高级。能否明年上市并不重要,环境变了于是不上市很正常,纠结并无助于做好事情。

4、是一个成语。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言必信行必果下一句)。

5、言而必行。〖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的意思是说:言必信,行必果,这种普遍得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执。楼主的最后的果必信不知道从何而来!

6、那么,在中国思想中,以正面称赞意义使用「言必信,行必果」的到底是谁呢?也许是司马迁,但他用这句话描写的,乃是「游侠」群体。

7、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8、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0、《思辨与立场》里说:如果你在生活中还有烦恼,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错了。所以我们应该去改变思维方式,提升认知水平,这些烦恼就都不再是烦恼了。

11、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士」呢?在春秋时代,「士」还不像后代是泛指一切知识分子,也可以指贵族中低于大夫的阶层。因此孔子从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描绘了最高的和次高水平的士。当子贡又问「那比这更差的呢?」孔子便说,这类人呢,说过的事就肯定将它实现,想做的事就非要做成,这是一副小人的样子。至于比这更差的,孔子只能「噫」了。

12、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13、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14、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16、如果能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像坐在海浪翻滚的船上随之起伏,就是与生活一同前进的感觉。做企业也一样。

17、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18、“赤子之心”一般用于指代纯真善良、自然质朴的婴幼儿心灵,或者是一种充满德性的婴幼儿的心。这大概是源于《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等说法。

19、身份:自己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我是谁,我要怎样度过这一生)

20、樊登:我期待我们依然保持淡定,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这份工作。虽然团队经常提“十倍好”的要求,大家进步得也很快,我希望大家不要太看重进步的速度。提“十倍好”不是为了用指标压迫员工,而是为了大家能够换一种思维方法。

21、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无敌」。「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22、李婷: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身上那种理性的、充满决断的力量是必须要强化出来的。伍尔夫有一句话: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如果一个女性拥有了男性化的思维,或者一个男性拥有了女性化的敏感,都会是一个更加丰富的人。

2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4、于是有一天,我真的翻开《论语》《孟子》这些我们装帧得十分精美摆在书店里、显示我们还是中国人的书籍时,我才读到了一些当时很难理解的段落。

25、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2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27、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28、这种译法是一种接近于“公认”的大众化的通行译文,不同的《论语》释经者仅仅在部分词语的遣词用字方面略有差异,因而并不影响我们的问题讨论。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29句言必信行必果下一句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