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最火网名 > 说说大全 > 正文

46句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精选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

1、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门外长荆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2、公孙仪相鲁而嗜鱼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②:“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③,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⑤,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⑥。

3、(故事)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

4、(故事)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策,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策,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5、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6、(点评)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7、(点评)圣人之为法也,所以平不夷、矫不直也。

8、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9、(故事)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龁也。遂相杀,因自杀。

10、韩非子中有那些著名的寓言故事查看全部11个回答(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

11、国家也有猛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用它使大国的君王明察起来;有的大臣就是恶犬,迎面扑来咬他们。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本领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12、(故事)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13、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做了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一国上下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规劝他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14、(以强大的逻辑,反击了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并且说服了对方。但孔子只是伟大的教育家,真不是伟大的政治家,就算给他机会也没用,照样不能富国强兵。)

15、鲁人擅长编织草鞋、麻鞋,就想到越国去(做这生意)。有人对他说:“你一定走不下去的。”鲁人说:“为什么?”这个人说“草鞋是为了编好穿在脚上的,可越国人却光着脚板走路;生绢是用来做成帽子戴的,可越人却披头散发。凭你所长,到用不着这些东西的国家活动,想要坚持下去,怎么可能呢?

16、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17、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很担心。认为此后纣王不会再把饭盛在土簋里,一定会盛入玉杯;使用玉杯象筷,也再吃不下粗食豆类,一定会吃牦牛、大象、豹子的胚胎;如此饮食,一定不会再穿粗糙衣服住茅草屋,一定要穿九重华衣,住高台广室。以此相称要下去,整个天下也不够享用。圣人见细节就知道端倪,见开端就知道结局。因此见象牙筷子而心忧,是已经知道天下不够纣王用了。

18、(进说很难啊,不能让人下不来台,不能让领导恼羞成怒。)

19、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韩非子》有寓言约300-400则。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巧妙地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以及表达自我的思想,到达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韩非子》寓言故事的独立性、现实性、群体性和思想性略作探讨。 “讳疾忌医”、“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寓言大家韩非子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先秦著名思想家,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带给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全书10余万言,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说理,能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十分有益于宣传法治思想。

20、(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想避免什么,就不能利诱他,不然就与目标背道而驰了。)

21、(点评)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22、齐国有个非常聪明的访客,想了一出奇招,他首先用极富诱惑力的惊人之语制造悬念,对靖郭君说:“臣下请求说三个字就行了!多一个字,情愿把我投入锅中煮死。”这一招果真引起了靖郭君的好奇心,因而破例接见了他。

23、(故事)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而鱼已囊矣。

24、(故事)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25、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 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26、国家富裕,军队强盛。《韩非子·定法》:“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

27、(故事)卫嗣君重如耳,爱世姬,而恐其皆因其爱重以壅己也,乃贵薄疑以敌如耳,尊魏姬以耦世姬,曰:“以是相参也。”

28、   现在若有人在这里说:“给你天下所有财富再杀死你,你愿意接受吗?”即便是见识短浅没有作为的人,也不会作出这种愚蠢的选择。占有天下,多么大的利益诱惑呀!还不愿意,那是因为他已知道必死无疑。

29、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30、所有这些寓言都出自一部古籍——《韩非子》。两千多年来,即使星回斗转,即使沧海桑田,但这些寓言带给我们的道理却是永恒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见到这些寓言中的错误,老师给你三个情境。咱们来猜猜,这些错误符合哪个寓言?

31、▶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这就是专注于自己的最好表现。克服四处攀比的劲头,专注自身,才能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膨胀的世界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光环和美好。

32、战国时代的七个国家中,韩国是最弱小的。韩国西边的敌人秦国却十分强大,韩国一直对秦国小心提防。在一次秦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秦国战败了。这位昏庸的韩王便认为秦国的实力不过如此,开始整天吃喝玩乐,贪图眼前利益,不再担心秦国的威胁。此时,韩非子向韩王讲述了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劝告韩王注意防范。

33、(能不能教歌看学习者条件够不够被教,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以此说明官吏必须根据才能选拔来进行培养。)

34、情景三:有个人,大热天穿棉袄。大家问为什么?他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冷。

35、(故事)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乃教之。

36、(行为相同,动机也可能不同,知人知面不知心,看人看准很难,要长期观察。)

37、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8、贾:做买卖。原意是本钱多,生意就做得开。后指资本家会做买卖。《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39、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40、(故事)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

41、荀子的寓言多取於「自然」的道理,或天地的事物,如青出於蓝胜於蓝、覆巢之下无完卵、驽马十驾、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等等。大部分比喻较短,多是为了一个道理,取多个例子。荀子多用自然的道理,来对应人的道理,思想上倾向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2、(品德要由行为体现,不做污秽过失的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43、(众口一词是不正常的,要警惕,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又是盲目从众的,不仔细分析会上当的。)

44、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45、(故事)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毋得使通辞,到其言以告而知也。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46句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三个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