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句人间失格最后一句话精选
人间失格最后一句话
1、压抑终究需要找一个出口来释放,叶藏不止需要一个,是很多个。酗酒,谈恋爱,与女友约定跳河自杀,自己自杀未遂女友死了,得了诱导少女自杀的罪名被学校开除,从此人生一落千丈。那段时间父亲还通过朋友接济他,让他住在朋友并不富裕的家。
2、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无耻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狱里连选择死亡也不被允许,没有一条出路,无力的绝望。(人间失格最后一句话)。
3、“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4、为什么说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我们内心的两种冲动?因为我们一方面想过着上进的、正确的、充满秩序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想背叛着一切,不想努力、不想正确,失控,忍不住做那些对自己明显有害的事。
5、那个真实的我们从不敢刨开在外人面前,哪怕是与你最为亲近的人,也不曾了解你半分,
6、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完书的简介,我有一种“我从这个世界路过”、“人间不值得”的感觉。
7、我突然想读点没什么明显用处的书,写点没用的文章,我不想去思考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帮助,也不想去纠结这篇文章对我的读者有什么用处,我想看点感性的、情绪性的书,写点感性的、情绪性的文章。
8、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体内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冲动:
9、从和子的角度来说文中对母亲的仰慕显然易见 也就是说太宰治把对真正贵族的倾慕在体现在了和子对母亲的情感之中而和子所爱恋的对象上原先生也不过太宰治自嘲式的中年化身和子对他的爱慕仅存在于相识的第一晚之中的蜻蜓点水之吻的作家身上那个她书信五次表达爱慕却无回应的作家身上而非一个粗鲁低俗好色的中年男人她委身于这个男人的屈辱是太宰治对其现状的自嘲也是他理想人格破灭的另一标志吧
10、那些所谓放不下的人,忘不掉的事,过不去的坎,随着时间流逝,岁月都会让它们变得云淡风轻。
11、悲哀和不幸的人总是格外能感知同类,也更容易被自己身上所缺失的特质吸引,甚至一度当作救赎。疯子的话没有人信,即使并不是疯子,有人大声嘶吼反驳否认,回应的是世人难以接受的怜悯或是嘲笑,反正人都想要找点什么乐子活着。
12、而那些相互欺瞒却又过着单纯、明了生活的人,抑或相互欺瞒却又胸有成竹地面对生活的人,着实令人费解。人类终究未能让我明白其中真谛。若我能明了,或许就不必如此地畏惧人类,也不必竭力讨好众人,更不至于与人类的生活对立,夜夜遭受地狱般的苦难。
13、看完全书,我感觉到的阿叶至少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然后他不过活了二十七载。精神上与这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让他少年白头,用烟酒女人麻痹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经为这种人生感到悲痛,他们实实在在应该是自由的大师,却被污浊冰冷的现实桎梏,变为水沟里的臭石头,眼看着自己污浊。这种痛苦,比死亡来的可怕。
14、《人间失格》是中国读者很喜欢的一本小说,主要与他所讲述的故事和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有关。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叶藏天性敏感而又怯弱,身边发生的每一个小事,都会令他感受到不安甚至恐惧,加上当时世道的混乱、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淡漠甚至是彼此之间的相互欺骗,都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力。而当他从少年青年再到壮年,这一切都与他如影随形,以至于他最终在这种现实中迷失了自我,并感觉到生而为人,他很抱歉。
15、当然,我也吃很多东西,但我不曾记得,有哪一次是因为饥饿才吃的。
16、《候鸟》人人戴着面具活着,句句言不由衷。八面玲珑,内心戏十足,是个彪子吧。
17、那时候我们才知道那个阳光的男孩,心里也藏着很深的痛苦和忧伤。
18、这本书应该是从头丧到尾,我也没看到什么对于生的希望,只能说如果最差的不过如此,那么我的生活似乎还有救,就是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生活,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因为本来生活就很难,我们不能一步一步丧失做人的资格,当然他并没有丧失做人的资格,只是他一步步就这样走向了这个结局,对生活的失望还有羞耻感,对人性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惶恐不安。
19、叶藏通过同学竹获得了自己的信仰。他决心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压抑。但接踵而来的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嘲笑与批评,从小养成的弱小的性格也使的叶藏不敢反抗。信仰的种子还没有发芽便已经死掉了。就连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被这个社会所夺走了。当失去一切希望时,魔鬼便悄然来临。叶藏最后还是败在了世俗手中,陪伴了他一生的演技也没能让他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
20、昨夜,美酒入喉,我心欢畅。今朝,酒冷香落,徒留荒凉。怪哉,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两人!
21、文中能称得上叶藏“朋友”的竹一和崛木无疑是叶藏认识自己和社会的“领路人”。儿时唯独竹一识破了叶藏的逗乐把戏,但他并没有当众揭穿,只是走到叶藏背后低声说叶藏是故意的。竹一的存在似乎是为了提醒叶藏、试图从混沌的世界里唤醒他。
22、一种日神精神,追求理性、秩序,是正向的,是向阳的,追求个人的成功和自我成就。
23、世人看见他多次求死,谁又知道当时的他是有多想拼尽全力地活着,成为世人的一分子,结果却被世界一次次残忍抛弃。不是对死的渴望,而是对生的执念。
24、那么,理所当然的,这种伪装越是受人欢迎,越是获得正反馈,他就活得越拧巴。因为他所取得的关注和善意,无不是以否定自己为前提的。
25、“有个说法叫‘钱断情亦断’,世人对此解释反了。不是说男人把钱用光了,就会遭到女人的抛弃,而是说男人一旦没有钱,就会自然而然地意气消沉,变得窝囊,连笑声也软弱无力,而且变得非常乖僻,最终自暴自弃,主动把女人抛弃了。也就是在半癫狂的状态下彻底甩掉女人的意思。
26、而当我们看完书的内容,你会发现《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叶藏,他的人生轨迹竟出奇地和太宰治的一生相似,一样的家庭背景,一样滑稽的行为,显得格外的真实而又深刻。纵观叶藏,他开始堕落酗酒、画低俗漫画、用药物麻痹自己、辗转于多个女人之间,甚至倒卖女人的物品做起了小白脸一样的角色。他也说过:“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药物和酒精在麻痹他大脑的同时也在侵蚀着它的灵魂,他每天浑浑噩噩地过着。在小说中,我们所看到的叶藏是胆小、阴郁、敏感、脆弱、自卑,颓废的这样一个不讨喜的形象。
27、精神的洁癖,让像太宰治一样的人容不得半点的伤害,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卑微而自由。——鲁迅
28、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29、作为一个年纪轻轻就选择与女读者一起跳海自杀的日本作家,太宰治也就如同他自己的作品《人间失格》里写的那样,认为活着就要一直忍受生活带给自己的无限煎熬,而死亡就是让一切黑暗停止的唯一方法。在他的人生观里,死亡才能让人看到阳光,感受到希望,因此,《人间失格》也被读者们认为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实写照。
30、这是小说最后的一段话,实在是精妙,精妙地概括了叶藏的一生,同时,也囊括了绝大部分人的一生。虽然很无奈,但这就是事实。
31、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说:“自我毁灭的倾向并非只存在于那些要完成自我毁灭的人身上,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32、其实在极致的丧的背后是有一道光的。在这个人人都抱怨生活不容易的时代,如果非要比对生活的失望,可能谁也比不过太宰治。他的绝望就像是一把利剑,刺穿残酷的现实,让人滋生出更多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让你好好生活。
33、勇敢地直面人生,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解,获得内心的宁静。
34、这是一本带自传性质的小说,所以要了解这本书,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太宰治。
35、20岁前你说离不开父母,还未成年,这可以理解。但20岁以后,你过的怎么样,和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自己的选择。
36、生而为人,《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出身于封闭式乡下家庭,周围冷漠的环境中,他过分早熟地剖析着他人的内心深处。自少年时代起,就反复经历了对至美的憧憬和悲惨的失败。完美无缺,或彻底破灭,纠集了太宰治一生的纯粹与脆弱,青春的集中写照,少年的敏感,也使得其被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
37、如今第三次见到这本书,犹豫很久后还是毅然的决定再会一次。可惜,没有前两次的抑郁触动了。却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同。
38、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也跟别人讲过大道理,安慰过别人,告诉那些想不开的人,想开一点,说些什么时间会治愈一切,上天会给你另开一扇窗之类的屁话......
39、一共收录六目录,我看了人间失格一目录字数不多约莫两小时。
40、对于有的人来说,相比活着,死亡真的不可怕。
41、有时候我就悄悄地想,是不是许多人像我一样,一边过着正确的、上进的生活,一边又有一种不想为人生做任何努力的冲动,偷偷地想:做一个废人,人生是不是会轻松一点。
42、幸福感,就是沉入悲哀之河的河底的那些闪着微光的金砂,就是那种感觉吧。经历过悲伤的极限,心情不可思议地,朦胧地明亮起来,假如那就是幸福的感觉,那么我现在确实是幸福的。
43、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只有我自己有那么消极的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这才是读书尤为重要的。
44、在女人和酒精的世界里,他麻醉了自我,把那个内心阴暗的自己释放了出来,舒坦了
45、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
46、太宰治诗意的离世后人眼中也不过是他第五次自杀终于成功
47、虽然《斜阳》更早一点被创作《人间失格》才是作者太宰治的遗作但我也觉得应该先读后者
48、我时常问自己:“人与人之间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吗?”
49、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拒斥粗鄙的乐观主义。
50、你可能无法体会叶藏的所作所为,而是会说:“换作是我,绝对不会这么做”
51、▋ 《白鹿原》丨温柔与粗糙,写不尽的白鹿原
52、于是乎,不光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也升华起来。
53、这本书由序言、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部分构成。其中序言和后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诉说“我”看到了主人公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中间的三篇手札与照片对应,则是用叶藏的第一人称来叙述了胆小懦弱的叶藏的经历以及他为了逃避这个世界而终日放浪形骸,最终一步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自我毁灭之路。作者太宰治以纤细的文笔,书写对人生的哀叹与嘲弄。无奈与讽刺,愤懑与惆怅,阴郁颓废的毁灭美学的悲情演绎,表现了战后日本人“精神”与“感官世界”双重萎靡的杰作。
54、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55、我甚至连神明都惧怕。我不相信神爱世人,只相信神的惩罚。在我看来,所谓信仰,不过是为了接受神灵的鞭笞而在审判台前低头。我相信地狱的存在,却绝不相信有天堂。
56、那个时代阴阳怪气,慌乱矛盾表里不一社会思潮野风一般,谁都说不来谁是正确的,谁都急切证明自己剑走偏锋,不少虽然要谨慎的大历史观来看个人,却也正是一大堆这样的个人生灭可能才推动着一个社会的车轮吧,地震空袭太多的绝望了,反倒是如川端康成这般的带着微弱温情和物哀在尘埃中让人开出美丽和希望来才称呼为不枉人世,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认同,拿下文学奖。转而也就忽然明白太宰先生笔下的近乎自传体的主人翁确是人间失格草芥不如,在这样矛盾的世间存活,野狗一般,是伤己伤人,越是求越是无,确是多数人的现状,只得一条跳进大川。那是缺少进步教育独立人格封建残存的时代。
57、直治是最直观的与太宰治生平相似的 他自杀后的遗书中也是太宰治的自我表达 他身为贵族却永远与世人相隔阂他希望贴近普通人 与叶藏一样 他的唯一的方式就是用金钱去拉拢与旁人的关系他渴望变得世俗粗鄙可他心中自持高贵不得悲哀这种方式也不过是变相展现出他是贵族的身份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而他的世俗粗鄙却又让原本与他同阶层的贵族人士不接受家族落寞后的他失去了维持现状的经济能力便这样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他在自述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更愿意相信是太宰治的心里话 “姐姐我是贵族”这里的贵族不单止世人认定的阶级上 而是真正精神的上的贵族
58、“你是我生命的一束光啊!”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一句话:我和叶藏不是一类人。读过《人间失格》的小伙伴普遍评价这本书太悲观,是太宰治自己的人生写照。他写完这本书没多久就自杀了。其实,像太宰治这样“真性情”的作家还是有很多的,写完一本书,或者演完一部电影,太入戏,最终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死了。
59、而对于我们来说,生活虽然艰辛,却依然感到幸福,因为感知幸福的能力远远大于了苦难。
60、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战栗,对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的言行也没有自信,因此只好将独自一人的懊恼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将精神上的忧郁和过敏密闭起来,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彻底变成了一个滑稽逗笑的畸形人。
61、这两个故事都太压抑了,看完后感觉心脏哪块儿卡了块石头,也没法伸手去取。人生是一场必输的赌博,每个人都会死去,我从没有因为某个人的死亡而伤心过,但却常常因为他人认真生活的模样而感动不已。
62、他恐惧长期的稳定的亲密关系,他的策略是逃走或者毁坏,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躺在妓.女的怀抱才能酣睡。
63、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
64、而大庭叶藏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是这种感觉了。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
65、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66、我们所有的经历,其实都是必须会经历的,那些也不过是生命长河里非常短暂的一些事情罢了。
67、从中得到的快乐未必如预期的巨大,但其后降临的悲哀堪称凄烈之至,超乎想象。
68、而那些活得不好的人,就不是正常的人,就是不配为人的人。如此一来,你说你正常,这种“正常”就像酒鬼说自己没醉一样,不过是疯人们的一点私见罢了。
69、你们是正常人,所以你们活得很好;你们活得很好,所以你们是正常人……
70、他本来是那个阴郁的、沉默的人,但生活已经将他规训成了一个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的人,只要有人走近,他不由自主,就想讨好别人,或者故意出丑以化解尴尬。
71、他自人山人海中而来,原来只为给我一场空欢喜。
72、叶藏从小生活在一个古板的旧式乡下家族,“大家都板着面孔吃饭,就俨然成了一种仪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规定的时间内聚集到阴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摆好饭菜,即便没有食欲,也得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嚼着饭粒”,如此压抑的气氛导致他对用餐时刻充满了恐惧。而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小叶藏如此敏感,对与人交往充满了恐惧和渴望?也许是因为生来就体弱多病,天生的性格阴郁,以及少与人接触,让他只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人之初,性本善,他从书本中学到的绝对的善恶是非中为自己戴了枷锁。当他看到世间与他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正常的。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众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视人间,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间。他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挣扎而痛苦。颇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可这只不过是他自以为的。
73、这是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绝望凄美的灵感源泉。可能有人觉得这只是几些小故事的组合,也觉得书中描述的只是一个懒人如何混迹社会,可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些,否则,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评价欣赏呢。它值得我们一看,人们的绝望往往不是因为生活本身的绝望,即使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荒谬,也要遵循生活本身的规则去努力的生活,这才是生活。
74、《人间失格》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主人公三篇“手记”的形式构成全篇,增加了阅读时的真实感。太宰治为了与小说叙事保持距离,还特意添加了一个“超叙事层”,即外加了一个“序言”与“后记”,且同样以第一人称叙事。
75、等看到良子被商人强奸,抑或与商人通奸一幕,仿佛撕碎了最后的帷幕,悲伤和惶恐如浪潮铺面袭来,打湿面孔。那动物行为的一幕,却拥有了无可比拟阻碍的力量。对于无法理解的人来说,或许那只是怪诞和戏谑。但对于同样生命中没有太阳,依靠着某个人作为生命的光活下去的我,却对那种仿佛一瞬间失去世界所带来的恐惧和绝望感同身受。
76、在这里又有一点十分奇怪,照理来说,家境优越、样貌清秀且又是一代文豪,身边永远不缺女人的身影,本应该可以幸福的过完一生。但是,他的情史异常丰富,和社会上各种女人都有过来往,其中五次自杀中有三次都是和情人一起殉情。换一句话来说,
77、最近正在读这本书,在此之前,我其实有想过到底要不要读这本书,毕竟,在网上搜了一下书评,感觉很沉重,它跟以往我所读的那些书都有不小的区别,最后,还是没能抵住诱惑,买了它,当我把它拿在手上的时候,有一种特别激动的情绪,比初恋的悸动还要更加强烈,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存在,我有理由相信,我跟这本书是有缘的。
78、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79、我的不幸,是因为没有拒绝的能力,因此一旦别人劝诱,我便觉得假如拒绝的话,会在对方的心里和自己的心里都留下一道显而易见、永远也无法修补的裂痕。
80、叶藏一面鄙夷着贵族身份又一面享受着身份赐予他的物质世界和与生俱来的优越感 他年少不知贫寒不知食物可贵所以才认为连吃饭都是世人对他的威胁他来自贵族的优越感还有一点就可以看出与之第一次跳海自杀的银座咖啡侍女常子他几乎记不得该女的名字还在书中提到“连自己殉情的人的名字都忘记这就是自己”正是这样的高贵自己人生中仅有一次的肯定的幸福竟是因为觉得常子身上凄凉的气息与他的忧郁相融合何等自傲其后在书中提起的殉情的理由也是荒唐身为贵族却只能从口袋摸出三颗铜板 突如其来的贫穷的屈辱这才促使他决定“去死” 你看这就是他自己眼中的自杀原因 而我们世人眼里所谓的殉情 不过是他传奇人生中的一笔浓墨而已
81、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说:“我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一个不说真话来讨好卖乖的孩子”。
82、《人间失格》整本书几乎都是主人公的自述,可是最后你会发现他没有他自己说的那么一无是处,他只是责己过深,否则别人回忆起他为什么会说:“ 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如果他不喝酒的话,不……即使喝酒……也是神一样的好孩子哪。”
83、书中的主人公就自述“我的不幸乃是一个缺乏拒绝能力的人的不幸。我时常陷入一种恐惧之中,以为如果别人劝我干什么而自己加以拒绝的话,就会在对方的心灵和自己的心灵中剜开一道永远无法修复的裂痕。”
84、我们每个人苟活于世,除了见诸于朋友圈的种。种正能量,总还有更多的阴暗情绪缠绕着我们。有时候你隐隐的感觉到了它,却又难以具体描摹,甚至不敢面对,便放它匆匆溜走,如果你不幸并非生性乐观之人,那么诸多颓丧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你内心肆虐。后来那些游离的阴暗情绪在深夜流出你的脑海,幻化成一本《人间失格》。
85、但是希望永远是与绝望并存的。沉溺于“丧”文化,最终会害了自己。就像莫泊桑所说:“生活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如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牙走了很长的路。”这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86、0我尝试绕开那些悲痛,却也错过了所有欢喜。
87、对于前半部分的阿叶,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觉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识人间疾苦,烦恼着不知所谓的事情。越往后看,逐渐理解,我们没有办法拿自身的经历去评价别人的苦痛。为生活也好,为身体也好,为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没有一种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种都能让他生出放弃生命的想法来。
88、自我放弃者,自我毁灭者,除了《人间失格》的叶藏,我还会想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松子的毁灭之路,不像叶藏那么激烈和疯狂,她选择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慢慢腐烂:
89、但哪怕是那么丧的书的背后,带给我们的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当我们能够从书中汲取经验,把那些负能量的东西通通丢掉,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那么也就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90、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要研究过日本历史和文学发展史,才能更深刻体会。了解生平后发现太宰治是日本一个重要而多产的作家,主导着当时二战后“无赖派”文学。本书是我读过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机会去研读日本史后,在读作者一些其他作品应该会更好。
91、多说一句,如果你的内心并不清朗,那么缓些日子再来阅读《人间失格》吧!
92、电影版的《人间失格》我是很早就看过的,依稀记得是大只记得画面阴郁,似乎讲的是一个富家子弟的沦落生活,伪装,不羁,放荡,酒精,女人是他的特写,仅仅如此而已。
93、如果说大家熟知《人间失格》是因为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话,我更愿意用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欢。
94、非法。我暗自享受着这种感觉——不如说,它令我心情欣愉。世上合法的事物反而可怕。
95、“我只是来人间凑数,爷爷不曾输给战火,父亲不曾输给贫穷,我却输给了和平年代的生活与爱情”
96、好事坏事,时光都会带走的,那些经历也都会变成往事,伤痕也都会被抚平。
97、主人公大庭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人,不了解世人复杂的思想,小时候通过搞笑取悦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女人、药物来麻痹自己,被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不断在自我否定、自我厌倦下渴望爱,寻求爱,又逃避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叶藏的人生遭遇。
98、虽说为了纵情的欢乐不惜悲哀接踵而至,可是每一次期望何尝不是一次死亡,阿叶死了很多次,于是真的死了。
99、学会取悦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不是吗?
100、他爱上了香烟铺老板的女儿良子,并誓要与她缔结婚约。当生活开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他没料到,更加巨大的痛苦正要将他重新卷入绝望之中。良子那对人过分纯洁的信任,吸引了叶藏,却也因此招致不幸,以致竟在自家受到玷污。然而相比之下,良子对人的信赖受到玷污,更加令人心痛。无论何时,高尚而纯洁的品质都是万分难能可贵的存在。从此良子对他战战兢兢,甚至连说话都会使用敬语。叶藏不禁扪心自问,难道纯真无瑕的信赖之心真的是罪恶之源吗。至此,他对这种唯一值得依傍的美好品质也产生了疑惑,一切的一切都变得越发不可理喻。吸烟,酗酒,甚至沉溺于药品之间,都将他拉入更深一层的地狱。
101、他没有把自己当做是人,所以才会有经典的那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他是被社会遗弃的边缘人物,文字就是太宰治挣扎的自我独白。
102、这本书说到底我觉得并不是倡导悲观主义,更多的是理想主义。《人间失格》读后感520xx年8月5日,我读完了《人间失格》。
103、比如,为了让父亲高兴,偷偷在笔记本上写上想要“舞狮”作为礼物(因为父亲觉得他应该喜欢这个)
104、即将忘却的时候,却飞来一只怪鸟,用喙啄破我记忆的伤口。过往的可耻和罪恶的记忆转瞬间在眼前浮现。我坐立不安,恐惧到想要大吼大叫。
105、只可惜永远无法知道最后这次离世的原因是否荒唐
106、余生,不管我们会经历什么,都要记住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搜索更多
107句人间失格最后一句话精选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